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0.(1)有一游标卡尺,用它测量一小球的直径,如图所示的读数是3.335cm.
(2)用螺旋测微器测量一根金属丝的直径,如图所示的读数是3.265mm.

分析 游标卡尺读数的方法是主尺读数加上游标读数,不需估读,螺旋测微器的读数方法是固定刻度读数加上可动刻度读数,在读可动刻度读数时需估读;注意两种仪器读数的不同.

解答 解:(1)游标卡尺的主尺读数为3.3cm,游标尺上第3个刻度与主尺上某一刻度对齐,故其读数为0.05×7mm=0.35mm=0.035cm,
所以最终读数为:3.3cm+0.035cm=3.335 cm;
(2)螺旋测微器的固定刻度为3mm,可动刻度为26.5×0.01mm=0.265mm,所以最终读数为3mm+0.265mm=3.265mm.
故答案为:(1)3.335;(2)3.265

点评 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螺旋测微器和游标卡尺的读数方法,螺旋测微器的读数方法是固定刻度读数加上可动刻度读数,在读可动刻度读数时需估读.游标卡尺读数的方法是主尺读数加上游标读数,不需估读.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20.如图所示,要使Q线圈产生图示方向的电流,可采用的方法有(  ) 
A.闭合电键K 瞬间
B.闭合电键K后,把R的滑片右移
C.闭合电键K后,把P中的铁心从左边抽出
D.闭合电键K后,把Q靠近P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如图所示是我国发射的某卫星的飞行轨迹图的一部分.该卫星在发射过程中经过四次变轨进入同步轨道.第四次变轨示意过程如图所示.卫星先沿椭圆轨道I飞行,后在远地点P处实现变轨,进入同步轨道Ⅱ.对该卫星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椭圆轨道I上运行一周的时间小于24小时
B.在轨道I上经过P点时的速度比在轨道Ⅱ经过P点时的速度大
C.在轨道I和轨道Ⅱ上经过P点时的加速度不同
D.在轨道Ⅱ上的机械能比在轨道I上的机械能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若一束粒子由左端射入质谱仪后的运动轨迹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该束带电粒子带负电
B.速度选择器的P1极板带正电
C.在B2磁场中运动半径越大的粒子,质量越大
D.在B2磁场中运动半径越大的粒子,电荷量越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如图所示的电路中,U=120V,滑动变阻器R2的最大值为200Ω,R1=100Ω.当滑片P滑至R2的中点时,a、b两端的电压为(  )
A.40 VB.60 VC.80 VD.120 V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中国著名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何泽慧教授曾在1945年首次通过实验观察到正、负电子的弹性碰撞过程.有人设想利用电场、磁场控制正、负电子在云室中运动来再现这一过程.实验设计原理如下:在如图所示的xOy平面内,A、C二小孔距原点的距离均为L,每隔一定的时间源源不断地分别从A孔射入正电子,C孔射入负电子,初速度均为v0,方向垂直x轴,正、负电子的质量均为m,电荷量均为e(忽略电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在y轴的左侧区域加一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在y轴的右侧区域加一垂直纸面的匀强磁场(图中未画出),要使正、负电子在y轴上的P(0,L)处相碰.求:
(1)磁感应强度B的大小和方向;
(2)在P点相碰的正、负电子射入小孔的时间差△t;
(3)由A孔射入电场的正电子,有部分在运动过程中没有与负电子相碰,最终打在x正半轴上D点,求OD间距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2.如图所示,重为G的物体用两根绳子0A、OB悬挂,开始时绳OA水平,现将OA绳顺时针缓慢转过90°,且物体始终保持静止,绳OA的拉力为T1,绳OB的拉力为T2,则在此旋转过程中(  )
A.T1先减小后增大B.T1先增大后减小C.T2逐渐减小D.T2逐渐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电工穿的高压作业服是用铜丝编织的,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铜丝编织的衣服不易被拉破,所以用铜丝编织
B.电工被铜丝编织的衣服所包裹,使体内电势保持为零,对人体起到保护作用
C.电工被铜丝编织的衣服所包裹,使体内电场强度保持为零,对人体起到保护作用
D.铜丝必须达到一定的厚度才能对人体起到保护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图甲所示的电路中,电流表A1指针指满刻度,电流表A2的指针指满刻度的$\frac{2}{3}$处;图乙中,A2指针指满刻度,A1指针指满刻度的$\frac{1}{3}$处.已知A1的内阻为0.45Ω,则A2的电阻为(  )
A.0.1ΩB.0.15ΩC.0.3ΩD.0.6Ω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