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光的波长越长,其波动性越显著;波长越短,其粒子性越显著
B.一个氢原子从m=3的激发态跃迁到基态时,最多能产生3个不同频率的光子
C.光电效应实验揭示了光具有粒子性
D.发现中子的核反应方程是${\;}_{4}^{9}$Be+${\;}_{2}^{4}$He→${\;}_{5}^{12}$C+${\;}_{0}^{1}$n
E.根据玻尔理论可知,氢原子辐射出一个光子后,氢原子的电势能增大,核外电子的运动速度减小

分析 波动性是否显著与波长的长短有关;
一个氢原子从m=3的激发态跃迁到基态时,最多只能辐射2个;
光电效应实验揭示了光具有粒子性;
根据质量数与质子数守恒,即可判定;
氢原子辐射出一个光子后,氢原子的电势能减小,核外电子的运动速度增大.

解答 解:A、光的波长越长,其波动性越显著;波长越短,其粒子性越显著,故A正确;
B、一个氢原子从n=3的激发态跃迁到基态时,最多能产生2个不同频率的光子,若是一批氢原子从n=3的激发态跃迁到基态时,最多能产生3个不同频率的光子,故B错误;
C、光电效应实验揭示了光具有粒子性,故C正确;
D、根据质量数与质子数守恒,则发现中子的核反应方程是${\;}_{4}^{9}$Be+${\;}_{2}^{4}$He→${\;}_{6}^{12}$C+${\;}_{0}^{1}$n,故D错误.
E、根据玻尔理论可知,氢原子辐射出一个光子后,电子从高轨道跃迁到低轨道,电子与原子核之间的距离变小,库仑力做正功,氢原子的电势能减小;电子与原子核之间的距离变小,由库仑力提供向心力可得,核外电子的运动速度增大,故E错误;
故选:AC.

点评 本题比较简单,考查有关波动性与粒子性的知识,注意影响各自性质的因素,对于这部分知识一定加强记忆,注意平时的积累,同时掌握一个原子与一批原子辐射种类的区别.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甲、乙两车从同一地点沿相同方向由静止开始做直线运动,它们运动的加速度随时间变化图象如图所示.关于两车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0~4s内甲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乙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B.在0-2s内两车间距逐渐增大,2s~4s内两车间距逐渐减小
C.在t=2s时甲车速度为3m/s,乙车速度为4.5m/s
D.在t=4s时甲车恰好追上乙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一倾角为θ=45°的斜面固定于地面,斜面顶端离地面的高度h0=1m,斜面底端有一垂直于斜面的固定挡板.在斜面顶端自由释放一质量m=0.09kg的小物块(视为质点).小物块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设小物块与挡板碰撞过程中无能量损失.重力加速度g=10m/s2
(1)求小物块第一次与挡板碰撞前的速度;
(2)求小物块运动的总路程;
(3)求停止运动前,小物块对挡板的总冲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图示为新修订的驾考科目二坡道定点停车示意图,规则规定汽车前保险杠停在停车线正上方为满分,超过或不到停车线0.5m以内为合格,某次考试中考生听到开考指令后在平直路面上的A点以恒定功率P0=9.6kW启动,经t=3s车头保险杠行驶到坡底B点时达最大速度v0,车头过B点后考生加大油门使汽车继续保持v0匀强前行,在定点停车线前适当位置松开油门、踩下离合器,汽车无动力滑行,待速度减为零时立即踩下刹车,结束考试,已知汽车行驶中所受阻力为车重的0.2倍,该车速同考生的总质量m=1.2×103kg,该坡道倾角的正弦值为0.3,坡道底端B点到停车线C的距离为L=11m.重力加速度g=10m/s2,试求:
(1)最大速度v0和A、B间距x;
(2)汽车前保险杠在离坡道底端B点多远处踩下离合器,才能保证考试得满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用“落体法”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时,利用了如图1所示的装置,完成了如下操作:
将连接重物的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的限位孔,接通电源,待打点计时器工作稳定后,释放纸带,重复多次操作,从其中挑选出一条比较清晰的纸带,如图2所示.在纸带上选取一系列的计数点O、1、2、…、6,已知两相邻计数点间还有一个点,并用刻度尺依次测出相邻两计数点间的距离,依次为h1、h2、h3、h4、h5、h6,重力加速度用g表示.

(1)根据所学的知识分析下列选项,其中符合事实的为AE.
A.图1中的打点计时器所用的电源为频率为50Hz的交流电
B.接通电源前,应使重物远离打点计时器,并保持纸带竖直
C.由于纸带和打点计时器之间存在摩擦力,因此为了减少摩擦力所做的功,应选取较短的纸带
D.在处理实验数据时,必须测出重物的质量
E.实验时应选用体积较小、密度较大的重物
(2)如果重物的质量用m表示,打点计时器的打点频率用f表示,则打点计时器从打下计数点1到打下计数点5的过程中,重物动能的增加量为$\frac{m{f}^{2}}{32}(({h}_{5}+{h}_{6})^{2}-({h}_{1}+{h}_{2})^{2})$,重力势能的减少量为mg(h2+h3+h4+h5).(用以上测量数据或已知的物理量表示)
(3)假设以0点所在的水平面为重力势能的零势能面,求出打下1、2、3、4、5、6时重物的重力势能和动能的值,以重力势能和动能的大小为纵坐标,以重物下落的高度为横坐标,在图3中描绘出的图线为A、B,则动能的大小与下落高度的关系图线为B(填“A”或“B”).两图线没有重合的原因是纸带与打点计时器间有摩擦阻力,或存在空气阻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某研究小组设计了一种“用一把尺子测定动摩擦因数”的实验方案.如图所示,A是可固定于水平桌面上任意位置的滑槽(滑槽末端与桌面相切),B是质量为m的滑块(可视为质点).

第一次实验,如图(a)所示,将滑槽末端与桌面右端M对齐并固定,让滑块从滑槽最高点由静止滑下,最终落在水平地面上的P点,测出滑槽最高点距离桌面的高度h、M距离地面的高度H、M与P间的水平距离x1
第二次实验,如图(b)所示,将滑槽沿桌面向左移动一段距离并固定,让滑块B再次从滑槽最高点由静止滑下,最终落在水平地面上的P′点,测出滑槽末端与桌面右端M的距离L、M与P′间的水平距离x2
(1)在第二次实验中,滑块到M点的速度大小为x2$\sqrt{\frac{g}{2H}}$.(用实验中所测物理量的符号表示,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
(2)(多选)通过上述测量和进一步的计算,可求出滑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下列能引起实验误差的是BCD.(选填序号)
A.h的测量     B.H的测量     C.L的测量     D.x2的测量
(3)若实验中测得h=15cm、H=25cm、x1=30cm、L=10cm、x2=20cm,则滑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结果保留1位有效数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如图所示,光滑接触面上,球和棒均静止.对球和棒的弹力分析正确的是(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两相同气缸A、B的长度均为L=30cm,C是可在气缸内无摩擦滑动的,体积不计的活塞,D为阀门,整个装置均由导热材料制成.起初阀门关闭,A内有压强pA=2.0×105Pa的氮气.B内有压强pB=1.0×105Pa的氧气.阀门打开后,活塞C向右移动,最后达到平衡.求平衡后活塞C移动的距离x及平衡后B中气体的压强px(假定氧气和氮气均为理想气体,连接气缸的管道体积可忽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在做“测量电源电动势和内阻”实验时,可供使用的实验器材如下:
A.待测电池(内阻较小)                B.电压表V(量程0-3V,内阻3kΩ)
C.变阻箱(0-99.9Ω)                  D.定值电阻R0(阻值2.0Ω)
E.开关与导线若干

(1)根据上述器材,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出了如图所示的两种测量电路.为了提高测量准确度,应选择a电路图(用代号表示).
(2)根据所设计的电路图,闭合开关K,调节电阻箱的阻值,读出电压表相对应的示数,得到表中所示的数据.其中第4组数据的变阻箱和电压表示数如图c和如图d所示,请读出并填在表中.
123456
R/Ω40.020.012.06.05.0
U/V1.891.781.661.431.35

(3)为了比较准确地得出实验结果,该研究小组准备用图象来处理实验数据,图象的纵坐标表示电压表的读数U,为了能使图象为一条直线,则该研究小组应用$\frac{U}{R}$来表示横坐标,根据表中实验数据在图e提供的图象中作图,可以利用图象求出E=2.0V,r=0.4Ω.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