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题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居里夫妇发现了铀和含铀矿物的天然放射现象

B.根据玻尔理论可知,氢原子辐射出一个光子后,氢原子的电势能减小,核外电子的运动速度增大。

C.德布罗意在爱因斯坦光子说的基础上提出物质波的概念,认为一切物体都具有波粒二象性。

D.卢瑟福通过对α粒子散射实验的研究,揭示了原子核的组成

E.赫兹在实验时无意中发现了一个使光的微粒理论得以东山再起的重要现象——光电效应。

【答案】BCE

【解析】

试题分析:法国物理学家贝克勒尔发现了铀和含铀矿物的天然放射现象,故A说法错误;氢原子辐射出一个光子后,使核外电子跃迁到离原子核更近的轨道上运动,此过程中静电力做正功,所以氢原子的电势能减小,核外电子的运动半径减小,由可知电子运动速度将增大,故B说法正确;C项说法符合物理学史,C正确;卢瑟福通过对α粒子散射实验的研究提出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故D项说法不正确;赫兹于1887年发现光电效应现象,故E说法正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物体的加速度有两个表达式a=a=,关于这两个表达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a=可知a与△v成正比,与△t成反比

B. a=可知a与F成正比,与m 成反比

C. 前一式表示a是描述速度变化的快慢,后一式表明a由F与m共同决定的

D. 两式均为矢量式,前一式中a与△v方向相同,后一式中a与F方向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小灯泡灯丝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变大,某同学利用实验探究这一现象。所提供的器材有:

代号

A

电流表(A1 量程0 - 0.6A,内阻约0.125Ω

B

电流表(A2 量程0 - 3A,内阻约0.025Ω

C

电压表(V1 量程0 - 3V,内阻约3kΩ

D

电压表(V2 量程0 - 15V,内阻约15kΩ

E

滑动变阻器(R 1)总阻值约10Ω

F

滑动变阻器(R 2)总阻值约200Ω

G

电池(E)电动势3.0V,内阻很小

H

导线若干,电键K

该同学选择仪器,设计电路并进行实验,通过实验得到如下数据:

I/A

0

0.12

0.21

0.29

0.34

0.38

0.42

0.45

0.47

0.49

0.50

U/V

0

0.20

0.40

0.60

0.80

1.00

1.20

1.40

1.60

1.80

2.00

①请你推测该同学选择的器材是:电流表为 ,电压表为 ,滑动变阻器为 (以上均填写器材代号)。

②请你推测该同学设计的实验电路图并画在图甲的方框中。

③请在图乙的坐标系中画出小灯泡的I U曲线。

④若将该小灯泡直接接在电动势是 1.5 V,内阻是 2.0 Ω的电池两端,小灯泡的实际功率为 W。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用一根长杆和两个定滑轮的组合装置来拉动放置在光滑斜面上的重物,长杆的一端放在地面上通过铰链连结形成转轴,其端点恰好处于左侧滑轮正下方O点处,杆长为L,O点到左侧定滑轮的竖直距离为L,不计滑轮的大小,在杆的另一端拴一细绳,通过两个滑轮后拴在斜面上的重物上,连接重物的绳与斜面平行,现在杆的另一端用力,使其逆时针匀速转动,由竖直位置以角速度ω转至水不(转过了 90°角).斜面的倾角为30°,斜面足够长,在杆转过900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重物M先做加速运动后做减速运动

B. B.重物M的最大速度是

C. 斜面体对地面的压力先增大后减小

D. 地面对斜面体的摩擦力先向左后向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同一个物体,不管以什么为参考系,其运动状态一定是相同的

B. 质点是一种理想模型,实际上并不存在

C. 在直线运动中,位移和路程相同

D. 当加速度减小时,物体就做减速运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在地面附近,存在着一有界电场,边界MN将空间分成上下两个区域,在区域中有竖直向上的匀强电场,在区域I中离边界某一高度由静止释放一质量为m的带电小球A,如图甲所示,小球运动的v﹣t图象如图乙所示,不计空气阻力,则( )

A. 小球受到的重力与电场力之比为35

B. t=5s时,小球经过边界MN

C. 在小球向下运动的整个过程中,重力做的功大于电场力做功

D. 1s4s过程中,小球的机械能先减小后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为了安全,在行驶途中,车与车之间必须保持一定的距离.因为,从驾驶员看见某一情况到采取制动动作的时间里,汽车仍然要通过一段距离(称为反应距离);而从采取制动动作到车完全停止的时间里,汽车又要通过一段距离(称为制动距离)。下表给出了汽车在不同速度下的反应距离和制动距离等部分数据。请分析这些数据,表格未给出的数据X、Y应是:( )

A. X = 45,Y = 48 B. X = 45,Y = 40

C. X = 50,Y = 48 D. X = 50,Y = 4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引力波是指时空弯曲中的涟漪,通过波的形式从辐射源向外传播。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将201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美国科学家雷纳·韦斯、巴里·巴里什和基普·索恩,以表彰他们为“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项目和发现引力波所作的贡献。请推断,20世纪初,其科学理论与引力波的预测联系密切的科学家是

A. 牛顿

B. 爱因斯坦

C. 普朗克

D. 玻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在倾角θ=37°的足够长的固定斜面上,物体A和小车B正沿着斜面上滑,A的质量 mA=0.50kg ,B的质量为mB=0.25kg ,A始终受到沿斜面向上的恒定推力F的作用,当A追上B时,A的速度为vA=1.8m/s ,方向沿斜面向上,B的速度恰好为零。A、B相碰,相互作用时间很短,相互作用力很大,碰撞后的瞬间,A的速度变为v1=0.6m/s ,方向沿斜面向上,再经T=0.6s,A的速度大小变为v=1.8m/s,在这一段时间内,A、B没有再次相碰,已知A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15,B与斜面间的摩擦斩不计。

(1)A、B第一次碰撞后B的速度

(2)恒定推力F的大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