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8.关于下列四幅图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原子中的电子绕原子核高速运转时,运行轨道的半径是任意的
B.
光电效应实验说明了光具有粒子性
C.
电子束通过铝箔时的衍射图样证实了电子具有波动性
D.
原子核式结构模型很好地解释了大角度散射实验现象

分析 由玻尔理论可知,电子绕原子核高速运转轨道的半径是特定的;卢瑟福通过分析α粒子散射实验结果,得出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根据电子束通过铝箔后的衍射图样,说明电子具有波动性;光电效应说明光具有粒子性;从而即可求解.

解答 解:A、根据玻尔理论,原子中的电子绕原子核高速运转轨道的半径是特定的.故A错误.
B、光电效应实验证明了光具有粒子性.故B正确.
C、电子束通过铝箔时的衍射图样证实了电子具有波动性.故C正确.
D、α粒子散射实验发现少数α粒子发生了较大偏转,说明原子的质量绝大部分集中在很小空间范围.故D正确.
本题选择不正确的,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了原子结构、光电效应、电子衍射、氢原子能级等基础知识点,关键要熟悉教材,牢记这些基础知识点.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如图所示,半径为r、圆心为O1的圆形区域内存在垂直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在磁场右侧有竖直放置的平行金属板M和N,两板间距离为L,在M、N板中央各有一个小孔02、O3,O1,O2,O3在同一水平直线上,与平行金属板相接的是两条竖直放置间距为L的足够长的光滑金属导轨,导体棒PQ与导轨接触良好,与阻值为R的电阻形成闭合回路(导轨与导体棒的电阻不计),该回路处在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方向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中,整个装置处在真空室中,有一束电荷量为+q、质量为m的粒子流(不计重力及粒子间相互作用),以速率v0从圆形磁场边界上点E沿半径方向射入圆形磁场区域,最后从小孔O3射出.∠EO1O2=120°.现释放导体棒PQ,其下滑h后开始匀速运动,此后从E点射入的粒子恰好不能从O3射出,而从圆形磁场的F点射出,已知∠FO1O2=120°求:
(1)棒下落h的整个过程中,电阻上产生的电热.
(2)粒子从E点到F点所用的时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某课外小组通过如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测量动摩擦因数,将一木板用垫块垫高形成斜面,在木板底端B处固定一个光电门(连接上光电计时器用以测量物体通过该处的速度),实验时滑块由A处静止释放,测出滑到B点的速度v.改变垫块的数量,从而改变木板的倾斜程度,但始终保持释放点A到B点的水平距离不变
(1)木板倾斜程度更大时,为了保证(即B、C间的距离)L=0.6m不变,滑块下滑到底端B点的位移将变大(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滑块与木板间的滑动摩擦因数?=$\frac{1}{2}$,重复实验.他们最后做出了如图2所示的h-v2图象.图象与纵轴的交点为0.3.
(3)若所用木板更粗糙一些,重复上述实验步骤,得到的图象的斜率将不变(填“增大”、“减小”、“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如图所示,质量M=8kg的小车放在水平光滑的平面上,在小车左端加一水平推力F=8N,当小车向右运动的速度达到1.5m/s时,在小车前端轻轻地放上一个大小不计,质量为m=2kg的小物块,物块与小车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小车足够长(取g=10m/s2).求:
(1)放上小物块瞬间,小物块与小车的加速度大小;
(2)经多长时间两者达到相同的速度?
(3)从小物块放上小车开始,经过t=1.5s小物块通过的位移大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如图1,小球从高处下落到竖直放置的轻弹簧上,刚接触轻弹簧的瞬间速度是5m/s,接触弹簧后小球速度v和弹簧缩短的长度△x之间关系如图2所示,其中A为曲线的最高点.已知该小球重为2N,弹簧在受到撞击至压缩到最短的过程中始终发生弹性形变.在小球向下压缩弹簧的全过程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小球的动能先变大后变小B.小球速度最大时受到的弹力为2N
C.小球的机械能先增大后减小D.小球受到的最大弹力为12.2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某同学用如图甲的装置来测定滑块与导轨间的动摩擦因数.在气垫导轨上安装了两个光电门l、2,滑块上固定一遮光条,滑块用细线跨过定滑轮与钩码相连.

(1)用游标卡尺测光电门遮光条的宽度d,图乙中游标卡尺读数为0.225cm.滑块在轨道上做匀加速运动时,先后通过光电门1、2所用的时间分别为t1、t2,两光电门间的距离为L,用d、t1、t2、L 表示滑块运动的加速度a=$\frac{{d}^{2}}{2L}$($\frac{1}{{t}_{2}^{2}}$-$\frac{1}{{t}_{1}^{2}}$);
(2)要使细线中拉力近似等于钩码重力,滑块质量M与钩码质量m应满足M远大于m关系.
(3)满足(2)后,调整气垫导轨水平,断开气源时,测得滑块在轨道上运动的加速度为a1;不改变钩码的质量,接通气源,测得滑块在轨道上运动的加速度为a2,用a1、a2、g 表示滑块与导轨间的动摩擦因数μ=$\frac{{a}_{2}-{a}_{1}}{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1930年英国物理学家考克饶夫和瓦尔顿建造了世界上第一台粒子加速器,他们获得了高速运动的质子,用来轰击静止的锂7(${\;}_{3}^{7}$Li)原子核,形成一个不稳定的复合核后分解成两个相同的原子核.
①写出核反应方程式;
②已知质子的质量为m,初速度为v0,反应后产生的一个原子核速度大小为$\frac{3}{4}$v0,方向与质子运动方向相反,求反应后产生的另一个原子核的速度以及反应过程中释放的核能(设反应过程释放的核能全部转变为动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某同学用如图1所示的电路测量多用表的内阻和内部电池的电动势.
(1)多用电表右侧表笔为黑(填“红表笔”和“黑表笔”).将多用电表选择旋钮调至欧姆挡“×1”,将红黑表笔短接,调节欧姆调零旋钮,使指针指在右侧满刻度处.
(2)移动滑动变阻器R的触头,分别读出五组电压表(内阻较大,可视为理想表)和欧姆表示数U、R,并将计算得出的$\frac{1}{U}$、$\frac{1}{R}$记录在表格中,并在坐标纸上作出了$\frac{1}{U}$-$\frac{1}{R}$图线,如图2,其中第四次测量时欧姆表的示数如图3,其阻值为30.0Ω. 
12345
$\frac{1}{U}$2.501.701.251.000.85
$\frac{1}{R}$0.180.100.060.02
(3)根据图线得出多用表内部电池的电动势为1.50V,多用电表欧姆挡“×1”时内电阻为16.0Ω.(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4)若改用已使用较长时间的多用表(电池电动势变小,内阻变大).但仍能调零后测电阻,其测得电阻R值与原来相比变大(填“偏大”、“不变”或“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5.如图甲所示,O为振源,OP=s,t=0时刻O点由平衡位置开始振动,产生向右沿直线传播的简谐横波,图乙为从t=0时刻开始描绘的P点的振动图象.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
A.这列波的周期为t2-t1
B.这列波的传播速度v=$\frac{s}{{t}_{2}-{t}_{1}}$
C.这列波的波长λ=$\frac{s({t}_{2}-{t}_{1})}{{t}_{1}}$
D.t=0时刻,振源O振动的方向沿y轴正方向
E.t1时刻,P点的振动方向沿y轴负方向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