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4.有一个质量为m的小木块,由碗边滑向碗底,碗内表面是半径为R的圆弧,由于摩擦力的作用,木块运动的速率不变,则(  )
A.它的加速度为零B.它所受合力为零
C.它加速度方向指向圆心D.它的加速度大小恒定

分析 物块下滑过程速率保持不变,做匀速圆周运动,加速度不等于零,合外力不等于零.合外力提供向心力,大小不变,向心加速度大小不变,方向指向圆心,随时间变化

解答 解:AB、物块下滑过程速率保持不变,做匀速圆周运动,加速度不等于零,合外力不等于零.故AB错误.
CD、物块所受合外力提供向心力,合外力的大小不变,向心加速度大小不变,但方向指向圆心,故CD正确;
故选:CD

点评 本题其实就是匀速圆周运动问题,考查对其基本物理量的理解能力,比较容易.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根据玻尔的原子模型,氢原子核外电子在第一轨道和第三轨道运行时(  )
A.速度之比为3:1B.轨道半径之比为1:3
C.周期之比为1:8D.动能之比为8: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5.弹簧振子以O点为平衡位置在B、C两点之间做简谐运动,B、C相距20cm.某时刻振子处于B点,经过0.5s,振子首次到达C点,则该振动的周期和频率分别为1.0s、1.0Hz;振子在5s内通过的路程及5s末的位移大小分别为200cm、10c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中,采用如图所示的装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垫高长木板一端,调节倾角,直到小车在托盘和砝码的拉动下做匀速直线运动,以平衡小车运动中受到的摩擦力
B.在探究加速度与外力的关系时,应该改变小车的质量
C.在探究加速度a与拉力F的关系时,为了直观判断二者间的关系,应作出a-1/F图象
D.当小车的质量远大于托盘和砝码的总质量时,可以近似认为细线对小车的拉力大小等于托盘和砝码的总重力大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题

9.“探究加速度与物体质量、物体受力的关系”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在平衡摩擦力后,挂上砝码盘,打出了一条纸带如图乙所示.计时器打点的时间间隔为0.02s.从比较清晰的点起,每5个点取一个计数点,量出相邻计数点之间的距离(图中已标出),该小车的加速度a=0.17 m/s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改变所挂钩码的数量,多次重复测量,在某次实验中根据测得的多组数据可画出a-F关系图线(如图丙所示).
①分析此图线的OA段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小车的质量一定,加速度a与合力F成正比
②此图线的AB段明显偏离直线,造成此误差的主要原因是C
A.小车与轨道之间存在摩擦
B.导轨保持了水平状态
C.所挂钩码的总质量太大
D.所用小车的质量太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为了利用海洋资源,海洋工作者有时根据水流切割地磁场所产生的感应电动势来测量水的流速.假设海洋某地磁场的竖直分量为B=0.5×10-5T,水流是南北流向.如图所示将两个极竖直插入此处海水中,且保持两电极的连线垂直水流方向.若两相距L=20m,两个电极浸入水中的深度为0.6m,与两电极相连的灵敏电压表(可以看成理想电表)的读数为U=2mV,则海水的流速大小为(  )
A.20m/sB.3m/s
C.4m/sD.条件不足,无法比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生活中离不开物理,物理知识在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电饭锅是利用力传感器原理
B.光控路灯是利用光敏电阻传感器
C.变压器是利用了互感现象原理
D.电磁炉是利用交流电的涡流现象原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3.如图所示,带箭头的线段表示某一电场的电场线,在电场力作用下(不计重力)一带电粒子经过A点飞向B点,径迹如图中虚线所示,以下正确的是(  )
A.A、B两点相比较,A点电势高B.粒子在A点时加速度大
C.粒子带正电D.粒子在B点的动能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三根光滑的坚固的细金属杆焊接成一等腰三角形ABC,过C的转轴竖直且与三角形的底边AB垂直,将光滑的小环套在三角形的腰BC上(小环可以沿BC自由滑动),三角形以角速度ω1、ω2绕转轴匀速转动时,小环在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轨迹分别如图中的虚线所示,(  )
A.ω2>ω1
B.以ω2转动时小环的加速度比以ω1转动时小环的加速度大
C.以ω2转动时小环的线速度比以ω1转动时小环的线速度大
D.以ω2转动时小环的向心力比以ω1转动时小环的向心力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