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题目】飞机的起飞过程是从静止出发,在直跑道上加速前进,等达到一定速度时离地.已知飞机加速前进的路程为1600m,所用的时间为40s.假设这段运动为匀加速直线运动,用a表示加速度,v表示离地时的速度,则( )
A.a=2 m/s2 , v=80 m/s
B.a=1 m/s2 , v=40 m/s
C.a=2 m/s2 , v=40 m/s
D.a=1 m/s2 , v=80 m/s

【答案】A
【解析】解:根据匀加速直线运动位移时间公式得:

x=v0t+ at2

a= = m/s2=2m/s2

根据速度时间公式得:

v=v0+at=80m/s

故选A.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位移、时间的关系的相关知识,掌握速度公式:V=V0+at;位移公式:s=v0t+1/2at2;速度位移公式:vt2-v02=2as;以上各式均为矢量式,应用时应规定正方向,然后把矢量化为代数量求解,通常选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凡是跟正方向一致的取“+”值,跟正方向相反的取“-”值.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直线a和曲线b分别是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汽车a和b的位置﹣时间(x﹣t)图线.由图可知( )

A.在时刻t1 , a车追上b车
B.在时刻t2 , a、b两车运动方向相反
C.在t1到t2这段时间内,b车的速率先减少后增加
D.在t1到t2这段时间内,b车的位移比a车的位移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一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在水平方向上共受到三个力即F1、F2和摩擦力作用,木块处于静止状态,其中F1=10N,F2=2N.若撤去力F1 , 则木块在水平方向受到的合力为( )

A.10N,方向向左
B.8N,方向向右
C.2N,方向向左
D.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14分)如图甲所示,长木板B固定在光滑水平面上;可看做质点的物体A静止叠放在B的最左端,现用F=6N的水平力向右拉物体AA经过5s运动到B的最右端,其v-t图象如图乙所示,已知AB的质量分别为lkg4kgAB间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

1)求物体AB间的动摩擦因数;

2)若B不固定,求A运动到B的最右端所用的时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几种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受到变力作用,一定做曲线运动

B.物体受到恒力作用,一定做直线运动

C.物体所受的合力方向与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时,一定做曲线运动

D.如果合力方向与速度方向在同一直线上,则物体的速度方向肯定不会改变,只是速度大小发生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以下是小丽同学在探究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实验中的操作步骤。请完成步骤中的填空:

A将一方形薄木板平放在桌面上在板面上用图钉固定好白纸将三个弹簧测力 计的挂钩用细线系在小铁环上,如图甲所示;

B先将其中两个测力计固定在图板上再沿某一水平方向拉着第三个测力计当铁环平衡时,分别记下三个测力计的示数 _______,并作出各个力的图示;

C根据_____作出的合力 如图乙所示比较 ________,由此,找出三个力的关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甲、乙、丙三个实验小组分别采用如图甲、乙、丙所示的实验装置,验证当质量一定时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与它所受的合力成正比这一物理规律已知他们使用的小车完全相同,小车的质量为M,重物的质量为m,试回答下列问题:

1丙实验中,必须平衡小车和长木板之间的摩擦力的实验小组是_______

2)实验时,必须满足M远大于m的实验小组是_________

3实验时若甲丙三组同学的操作均完全正确他们作出的 a-F图线如图丁中ABC 所示,则甲、乙、丙三组实验对应的图线依次是___________

4实验时乙组同学得到的一条纸带如图 戊所示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为 50Hz ABC为三个相邻的计数点若相邻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TAB间的距离为AC间的距离为则小车的加速度a=__________(用字母表达。若电源频率低于 50Hz 而未被发觉时,则乙组同学所测得的加速度值与真实值比较将____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关于惯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只有静止的物体才具有惯性

B.只有运动的物体才具有惯性

C.速度越大的物体惯性越大

D.质量越大的物体惯性越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以下科学家中,测出万有引力常量的是(  )

A.牛顿B.伽利略C.卡文迪许D.开普勒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