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5.如图所示,一个铜质圆环,无初速度地自位置I下落到位置Ⅱ,若圆环下落时其轴线与磁铁悬线重合,圆环面始终水平.位置I与位置Ⅱ的高度差为h,则运动时间(  )
A.等于$\sqrt{\frac{2h}{g}}$B.大于$\sqrt{\frac{2h}{g}}$C.小于$\sqrt{\frac{2h}{g}}$D.无法判定

分析 分析圆环在下降过程中穿过圆环的磁通量的变化,再由楞次定律可知圆环与磁铁间的相互作用.

解答 解:若环做自由落体运动,下落的时间:t=$\sqrt{\frac{2h}{g}}$;
因圆环从开始下降到达磁铁中间时,磁通量一直增大;而当从中间向下运动时,磁通量减小时;则由楞次定律可知,当条形磁铁靠近圆环时,感应电流阻碍其靠近,是排斥力,阻碍环的下落;
当磁铁穿过圆环远离圆环时,感应电流阻碍其远离,是吸引力,故先相互排斥,后相互吸引,阻碍环的下落;
由于环始终受到阻力,所以下落的时间延长,大于$\sqrt{\frac{2h}{g}}$.
故选:B

点评 当考查发生电磁感应时的相互作用时,可以直接利用楞次定律的第二种描述:来拒去留.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5.如图甲所示,一轻杆一端固定在O点,另一端固定一小球,在竖直面内做半径为R的圆周运动.小球运动到最高点时,杆与球间的弹力大小为FN,小球在最高点的速度大小为v,FN-v2图象如图乙所示,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frac{b}{R}$B.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frac{a}{R}$
C.小球的质量为$\frac{a}{b}$RD.小球的质量为$\frac{b}{a}$R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如图所示的皮带传动装置,四个轮均为顺时针转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C为主动轮,B、D为从动轮B.B、D为主动轮,A、C为从动轮
C.B、C为主动轮,A、D为从动轮D.A、D为主动轮,B、C为从动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3.图1为“探究求合力的方法”的实验装置.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A.在测量同一组数据F1、F2和合力F的过程中,橡皮条结点O的位置不能变化
B.弹簧测力计拉细线时,拉力方向必须竖直向下
C.两细线必须要等长
D.为减小测量误差,F1、F2方向间夹角应为90°
(2)弹簧测力计的指针如图2所示,由图可知拉力的大小为4.00 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单选)如图所示,在竖直向下的匀强磁场中有两根竖直放置的平行粗糙导轨CD、EF,导轨上放一金属棒MN.现从t=0时刻起,给金属棒通以图示方向的电流且电流强度与时间成正比,即I=kt,其中k为常量,金属棒与导轨始终垂直且接触良好.下列关于金属棒的速度v、加速度a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图象,可能正确的是(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如图所示,可视为质点的小球A、B用不可伸长的细软轻线连接,跨过固定在地面上、半径为R的光滑圆柱,A的质量为B的3倍.当B位于地面时,A恰与圆柱轴心等高.将A由静止释放,(A落地时,立即烧断细线)B上升的最大高度是(  )
A.$\frac{4R}{3}$B.$\frac{3R}{2}$C.$\frac{5R}{3}$D.2R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如图所示,重力G=20N的物体,在动摩擦因数为0.1的水平面上向左运动,同时受到大小为10N,方向向右的水平力F的作用,则物体所受摩擦力大小和方向是(  )
A.2N,水平向左B.2N,水平向右C.10N,水平向左D.10N,水平向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如图所示,两个质量分别为m1=1kg、m2=4kg的物体置于光滑的水平面上,中间用轻质弹簧秤连接.两个大小分别为F1=30N、F2=20N的水平拉力分别作用在m1、m2上,则达到稳定状态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弹簧秤的示数是10 N
B.弹簧秤的示数是25 N
C.在突然撤去F1的瞬间,m1的加速度大小为13m/s2
D.在突然撤去F2的瞬间,m2的加速度大小为7m/s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如图所示为两个物体A和B在同一直线上沿同一方向同时开始运动的v-t图线,已知在第3s末两个物体在途中相遇,则(  )
A.A、B两物体是从同一地点出发
B.3s内物体A的平均速度比物体B的大
C.A、B两物体在减速段的加速度大小之比为3:1
D.t=1s时,两物体第一次相遇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