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7.如图所示,宇宙飞船进入返回轨道前,在圆轨道Ⅰ上绕地球飞行,去轨道半径为地球半径的k倍(k>1).当飞船通过轨道Ⅰ的A点时,飞船上的动力装置短暂工作,使飞船减速后沿返回轨道Ⅱ(椭圆轨道)运动,其近地点B到地心的距离近似为地球半径R.以上过程中飞船的质量均可视为不变,已知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
(1)求飞船在轨道Ⅰ运动的速度大小;
(2)质量为m的飞船与地心的距离为r时引力势能可表示为Ep=-$\frac{GMm}{r}$,式中G为引力常量,M为地球质量.在飞船沿轨道Ⅱ运动的过程中,其动能和引力势能之和保持不变,且A点与B点的速度大小与这两点到地心的距离成反比.请计算飞船经过B点时的速度大小(结果用k、g、R表示).

分析 (1)飞船在轨道Ⅰ做匀速圆周运动,根据万有引力等于向心力列式;在地面,根据重力等于万有引力列式;最后联立求解即可.
(2)飞船沿椭圆轨道Ⅱ运动过程中,通过A点与B点的速度大小与这两点到地心的距离成反比,结合能量守恒计算飞船在B点的速度.

解答 解:(1)设地球质量为M,飞船质量为m,当飞船与探测器一起绕地球做圆周运动时的速度为v0
根据万有引力定律和牛顿第二定律有:$\frac{GMm}{(KR)^{2}}$=m$\frac{{v}_{0}^{2}}{KR}$
对于地面附近的质量为m的物体有:
mg=$\frac{GMm}{{R}^{2}}$
解得:${v}_{0}=\sqrt{\frac{gR}{K}}$
(2)设飞船在轨道Ⅱ运动时过A,B点的
速度为vA,vB,由机械能守恒可得:$-G\frac{Mm}{R}+\frac{1}{2}m{v}_{B}^{2}=-\frac{GMm}{KR}+\frac{1}{2}m{v}_{A}^{2}$
                   根据题意得:vAKR=vBRK 
                       又由:GM=gR2
 联立以上各式可得:vB=$\sqrt{\frac{2kgR}{k+1}}$
答(1)求飞船在轨道Ⅰ运动的速度大小为$\sqrt{\frac{gR}{K}}$
(2)飞船经过B点时的速度大小为$\sqrt{\frac{2kgR}{k+1}}$

点评 明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结合在地表重力等于万有引力求解;探测器飞行过程中动能和势能之和守恒,根据守恒定律列式求解即可.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20.长l的线一端系住质量为m的小球,另一端固定,使小球在竖直平面内以绳的固定点为圆心恰能作完整的圆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小球、地球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
B.小球作匀速圆周运动
C.小球对绳拉力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相差6mg
D.以最低点为参考平面,小球机械能的最小值为2m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8.“嫦娥三号”探测器于2013年12月2日在中国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并送入太空,12月14日成功软着陆与月球“雨海”西北部,中国古老的“嫦娥奔月”美丽神话,现在终于变成了现实,中国称为继美国、前苏联之后第三个“登月”的国家.如图所示的是“嫦娥三号”奔月的示意图,“嫦娥三号”卫星反射后通过自带的小型火箭多次变轨,进入地月转移轨道,最终被月球引力捕获,成为绕月并在月球软着陆的卫星,开展对月球的探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因“嫦娥三号”不再绕地球运转,所以发射“嫦娥三号”的速度必须超过第二宇宙速度
B.当“嫦娥三号”被月球引力捕获后,仍然受地球引力作用
C.“嫦娥三号”在绕地球轨道不断变轨至地月转移轨道过程中需要在轨道近地点加速
D.“嫦娥三号”在绕月球轨道不断变轨至落月过程需要在近月点加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5.若太阳质量为M,地球质量为m,地球与太阳之间距离为r,万有引力常量为G,且把地球绕太阳的运动近似的看作圆周运动,则地球对太阳的吸引力为$G\frac{Mm}{{r}^{2}}$,地球公转的线速度是$\sqrt{\frac{GM}{r}}$.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能源短缺和环境恶化指的是(  )
①煤炭和石油的开采与技术有关,在当前技术条件下,煤炭和石油的开采是有限的,这叫能源短缺.
②煤炭和石油资源是有限的,以今天的开采和消耗速度,石油储藏将在百年内用尽,煤炭资源也不可能永续,这叫能源短缺.
③煤炭和石油具有很大的气味,在开采、存放和使用过程中这些气味会聚集在空气中污染空气,使环境恶化.
④大量煤炭和石油产品在燃烧时排出的有害气体污染了空气,改变了大气成分,使环境恶化.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下列关于加速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加速度越大,速度变化越大
B.速度很大的物体,其加速度可以很小,可以为零
C.速度变化率大,其加速度不一定大
D.物体的加速度为+2m/s2,则物体一定做加速运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如图所示,在倾角θ=37°的光滑斜面上距离水平面高度h=1.2m处有一质量m=1kg的物块,受到大小F=5N、方向水平向左的恒力作用,由静止开始沿斜面下滑.到达底端时撤去水平恒力,物块在水平面上滑动一段距离后停止.不计物块撞击水平面时的能量损失.物块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sin37°=0.6,cos37°=0.8,g=10m/s2.求:
(1)物块在斜面滑行时的加速度大小;
(2)物块在水平面滑行的距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将一只小瓶立于水槽中,在槽中激发水波,若想在瓶子后面比较容易地观察到水波的衍射现象,激发水波的振子振子振动频率大些好还是小些好?为什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题

7.如图所示,某小组同学利用DIS实验装置研究支架上力的分解.A、B为两个相同的双向力传感器,该型号传感器在受到拉力时读数为正,受到压力时读数为负.A连接质量不计的细绳,可沿固定的板做圆弧形移动.B固定不动,通过光滑铰链连接长0.3m的杆.将细绳连接在杆右端O点构成支架.保持杆在水平方向,按如下步骤操作:
①测量绳子与水平杆的夹角∠AOB=θ     
②对两个传感器进行调零
③用另一绳在O点悬挂一个钩码,记录两个传感器读数
④取下钩码,移动传感器A改变θ角重复上述实验步骤,得到表格.
F11.0010.5801.002
F2-0.868-0.2910.865
θ30°60°150°
根据表格A传感器对应的是表中力F1(选填“F1”或“F2”).钩码质量为0.05kg(保留一位有效数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