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8.利用如图实验装置探究重物下落过程中动能与重力势能的转化问题.
(1)实验操作步骤如下,请将步骤B补充完整:

A.按实验要求安装好实验装置;
B.使重物靠近打点计时器,接着先接通电源,后放开纸带,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下一系列的点;
C.图2为一条符合实验要求的纸带,O点为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第一点.分别测出若干连续点A、B、C…与O点之间的距离h1、h2、h3….
(2)已知打点计时器的打点周期为T,重物质量为m,重力加速度为g,结合实验中所测得的h1、h2、h3,可得重物下落到B点时的速度大小为$\frac{{{h}_{3}-h}_{1}}{2T}$,纸带从O点下落到B点的过程中,重物增加的动能为$\frac{{m({{h}_{3}-h}_{1})}^{2}}{{8T}^{2}}$,减少的重力势能为mgh2
(3)取打下O点时重物的重力势能为零,计算出该重物下落不同高度h时所对应的动能Ek和重力势能Ep,建立坐标系,横轴表示h,纵轴表示Ek和Ep,根据以上数据在图3中绘出图线Ⅰ和图线Ⅱ.已求得图线Ⅰ斜率的绝对值k1=2.94J/m,图线Ⅱ的斜率k2=2.80J/m.重物和纸带下落过程中所受平均阻力与重物所受重力的比值为0.050.(保留2位有效数字)
(4)通过对k1和k2的比较分析,可得到的结论是(只要求写出一条):k2小于k1,动能的增量小于重力势能的减少量.

分析 (1)实验时为了提高纸带的利用率,应先接通电源后释放纸带;
(2)根据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求出B点的速度,从而得出动能的增加量,根据下降的高度求出重力势能的减小量.
(3)若机械能守恒,因为初位置的机械能为零,则每个位置动能和重力势能的绝对值应该相等,图线不重合的原因是重物和纸带下落过程中需克服阻力做功.根据动能定理,结合图线的斜率求出阻力与重物重力的比值.

解答 解:(1)如果先释放纸带后接通电源,有可能会出现小车已经拖动纸带运动一段距离,电源才被接通,那么纸带上只有很小的一段能打上点,大部分纸带没有打上点,纸带的利用率太低;所以应当先接通电源,后让纸带运动.
(2)B点的瞬时速度vB=$\frac{{{h}_{3}-h}_{1}}{2T}$,
则重物动能的增加量△Ek=$\frac{1}{2}$mvB2=$\frac{{m({{h}_{3}-h}_{1})}^{2}}{{8T}^{2}}$,重力势能的减小量为△Ep=mgh2
重力势能的减小量为△Ep=mgh2
(3)取打下O点时重物的重力势能为零,因为初位置的动能为零,则机械能为零,每个位置对应的重力势能和动能互为相反数,即重力势能的绝对值与动能相等,而图线的斜率不同,原因是重物和纸带下落过程中需要克服阻力做功.
根据图中的数据可以计算计算图线Ⅱ的斜率k2=2.80 J/m.
根据动能定理得,mgh-fh=$\frac{1}{2}$mv2,则mg-f=$\frac{\frac{1}{2}{mv}^{2}}{h}$,图线斜率k1=mg,
图线斜率k2=$\frac{\frac{1}{2}{mv}^{2}}{h}$,知k1-f=k2,则阻力f=k1-k2
所以重物和纸带下落过程中所受平均阻力与重物所受重力的比值为$\frac{{{k}_{1}-k}_{2}}{{k}_{1}}$=0.050.
(4)从上面的分析可知,k2小于k1,动能的增量小于重力势能的减少量.
故答案为:(1)接通电源;放开纸带      (2)$\frac{{{h}_{3}-h}_{1}}{2T}$;$\frac{{m({{h}_{3}-h}_{1})}^{2}}{{8T}^{2}}$;      mgh2
(3)0.050
(4)k2小于k1,动能的增量小于重力势能的减少量.

点评 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实验的原理,验证重力势能的减小量与动能的增加量是否相等.以及知道通过求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表示瞬时速度.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8.在做“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的大小”的实验中,下列实验步骤正确的有(  )
A.应该将纯油酸直接滴在水面上
B.可以用试管向水面倒油酸溶液少许
C.油酸溶液配制好后不要长时间放置,以免改变浓度,产生误差
D.滴入油酸溶液后不能马上读数,要等待油膜充分展开,面积不再改变时才开始读数
E.在计算油膜面积时,凡是占到方格一部分的都要计入方格的总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9.如图所示,放在粗糙水平地面上的物体A,在斜向上的拉力F的作用下,沿水平面向右作匀速直线运动,则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A一定受到四个力的作用
B.物体A可能受到三个力的作用
C.物体A 可能受到两个力的作用
D.物体A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为Fcos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液体中悬浮微粒的布朗运动是作无规则运动的液体分子撞击微粒而引起的
B.物体的温度越高,其分子的平均动能越大
C.物体里所有分子动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D.只有传热才能改变物体的内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如图甲所示,一物体静止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t=0时刻开始受到水平向右的恒力F1=8N的作用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在t=4s时刻撤去F1,同时加一水平向左的恒力F2=12N,此后该力一直作用在物体上,0~5s运动图象如图乙所示,求:
(1)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
(2)物体在6s末的速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3.质点做直线运动的v-t图如图所示,则(  )
A.前6s内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B.2s~4s内质点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C.3s末质点的速度为零,且改变运动方向
D.2s末质点的速度大小是4m/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可以采用如图1所示的甲或乙方案来进行.
(1)比较这两种方案,甲(选填“甲”或“乙”)方案好些,理由该方案摩擦阻力小,误差小,操作方便

(2)如图2是该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测得每两个计数点间的距离如图中所示,已知每两个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T=0.1s.物体运动的加速度a=4.83m/s2;该纸带是采用乙(选填“甲”或“乙”)实验方案得到的,简要写出判断依据因为物体的加速度比g小得多
(3)如图3是采用甲方案时得到的一条纸带,在计算图中N点速度时,几位同学分别用下列不同的方法进行,其中正确的是BC
A.vN=gnT               B.vN=$\frac{xn+xn+1}{2T}$
C.vN=$\frac{dn+1-dn-1}{2T}$          D.vN=g(n-1)T
(4)若甲实验中所用重物的质量m=1㎏,打点时间间隔为0.02s,打出的纸带如图4所示,O、A、B、C、D为相邻的几点,测的OA=0.18cm、OB=0.76cm、OC=1.71cm、OD=3.04cm,查出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9.80m/s2,则重物在B点时的动能EAB=0.0722 J.从开始下落到B点的过程中,重物的重力势能减少量是0.0745J,由此得出的结论是在实验误差允许的范围内减少的物体重力势能等于其增加的动能,物体自由下落过程中机械能守恒.(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嫦娥三号”探测器环绕月球运行的轨道半径为r,如果轨道半径r变大,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线速度变大B.角速度变小C.向心加速度变大D.周期变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真空中有两个点电荷,相距10cm,它们的电荷量分别是+5.0×10-9C和-4.0×10-9,问:
(1)这两个电荷的相互作用力是引力还是斥力?
(2)这两个电荷的相互作用力多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