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5.探究能力是物理学研究的重要能力之一,有同学通过设计实验探究绕轴转动而具有的转动动能与哪些因素有关.他以圆形砂轮为研究对象,研究其转动动能与质量、半径、角速度的具体关系.砂轮由动力带动匀速旋转测得其角速度ω,然后让砂轮脱离动力,用一把弹性尺子与砂轮接触使砂轮慢慢停下,设尺子与砂轮间的摩擦力大小恒为10/π牛(不计转轴与砂轮的摩擦),分别取不同质量、不同半径的砂轮,使其以不同的角速度旋转进行实验,得到数据如下表所示:
(1)由上述数据推导出转动动能Ek与质量m、角速度ω、半径r的关系式为EK=kmω2r(比例系数用k表示).
(2)以上实验运用了物理学中的一个重要的实验方法是控制变量法.
半径r/cm质量m/kg角速度ω(rad/s)圈数转动动能Ek/J
4128
41318
41432
42216
43224
44232
81216
121224
161232

分析 (1)物理学中对于多因素(多变量)的问题,常常采用控制因素(变量)的方法,把多因素的问题变成多个单因素的问题.每一次只改变其中的某一个因素,而控制其余几个因素不变,从而研究被改变的这个因素对事物影响,分别加以研究,最后再综合解决,这种方法叫控制变量法.
(2)砂轮受到摩擦力作用做减速运动最终停下来,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等于砂轮的动能,根据表中实验数据求出砂轮的动能;然后分析实验数据找出推导出转动动能Ek与质量m、角速度ω、半径r的关系式.

解答 解:(1)砂轮停下时,砂轮边缘某点转过的弧长s=2πn,其中n是砂轮转过的圈数,砂轮克服摩擦力做的功等于砂轮动能的变化量,由能量守恒率可知:EK=Wf=fs=$\frac{10}{π}$×2πn=20n(cm)=0.2n(m),实验时砂轮的动能如下表所示:

半径r/cm质量/m0角速度(rad/s)圈数转动动能/J
41281.60
413183.60
414326.40
422163.20
432244.80
442326.40
812163.20
1212244.80
1612326.40
①根据第一、二、三组数据,半径、质量相同,角速度不同,发现角速度变为原来的2倍,转动动能变为原来的4倍,角速度变为原来的$\frac{3}{2}$倍,转动动能变为原来的$\frac{9}{4}$倍,可知转动动能与角速度的二次方成正比.②根据第一、四组数据,半径、角速度相同,质量不同,发现质量变为原来的2倍,转动动能变为原来的2倍,可知转动动能与质量成正比.③由第七九两组数据可知,质量、角速度相同,半径不同,发现半径变为原来的2倍,转动动能变为原来的2倍,可知转动动能与半径的成正比,综上所述,转动动能与质量、半径成正比、与角速度的二次方成正比,表达式为:
EK=kmω2r(k为比例系数);
(2)分析的过程中总要控制一些量不变,故答案为:控制变量法.
故答案为:(1)kmω2r;(2)控制变量法.

点评 研究某一物理量与几个量的关系时,必须控制其它量不变,去改变一个量,找出它们的关系,然后再控制其它量不变,再去改变一个量,再找出关系,依此类推,最终就能找出这一物理量与其他量的关系.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学习物理除了知识的学习外,还要领悟并掌握处理物理问题的思想与方法.下列关于物理学中的思想方法叙述正确的是(  )
A.在探究求合力方法的实验中使用了控制变量法的思想
B.伽利略在研究自由落体运动时采用了微元法
C.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中使用了理想化模型的思想方法
D.在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然后把各小段的位移相加,这里采用了微元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如图1所示的演示实验,假设从某时刻t=0开始,质量为0.1kg的红蜡块在玻璃管内每1s上升的距离都是30cm,从t=0开始,初速度为零的玻璃管向右匀加速平移,每1s通过的水平位移依次是5cm、15cm、25cm、35cm.在图表中,y表示蜡块竖直方向的位移,x表示蜡块随玻璃管通过的水平位移,t=0时蜡块位于坐标原点,坐标纸上每小格表示10cm.则:
(1)在图2中标出t等于1s、2s、3s、4s时蜡块的位置,并用平滑的曲线描绘蜡块的轨迹;
(2)红蜡块在上升过程中受到玻璃管的弹力是多大?
(3)红蜡块4s末的速度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3.求加速度(以初速度方向为正)
(1)一辆汽车从车站出发做匀加速运动,经10s速度达到108km/h.
(2)以40m/s的速度运动的汽车,从某时刻起开始刹车,经8s停下.
(3)沿光滑水平地面以10m/s运动的小球,撞墙后以原速大小反弹,与墙壁接触时间为0.2s.
(1)a1=3m/s2
(2)a2=-5m/s2   
(3)a3=-100m/s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0.如图所示,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由A向B状态变化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体积变大B.气体向外放热
C.分子平均动能不变D.气体对外界做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下列情况中的物体,不可以看作质点的是(  )
A.研究跳水运动员的空中姿态时
B.研究神州六号围绕地球的飞行轨迹
C.研究从北京开往上海的一列火车的运行速度
D.研究公转时的地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关于向心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由于做圆周运动而产生了一个向心力
B.向心力只改变圆周运动速度的方向
C.做圆周运动的物体其向心力即为其所受的合外力
D.向心力是指向圆心方向的合力,是根据力的作用性质命名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如图所示,半径R=0.8m的光滑$\frac{1}{4}$圆弧轨道固定在光滑水平面上,在轨道末端c点紧靠(不相连)一质量M=3kg的长木板,长木板上表面与圆弧轨道末端的切线相平,距离木板右侧1m处有一固定在地面上的木桩,轨道上方的A点与轨道圆心D的连线长也为R,且AO连线与水平方向夹角θ=30°.一个可视为质点、质量为m=lkg的小物块,从A点由静止开始下落后打在圆弧轨道的B点,假设在该瞬间碰撞过程中,小物块沿半径方向的分速度立刻减为零,而沿切线方向的分速度不变,此后小物块将沿圆弧轨道下滑,已知小物块与长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0.3,(g取10m/s2).求:

(1)小物块运动到B点时的速度大小;
(2)长木板第一次与木桩碰撞时的速度大小;
(3)假设长木板与木桩和圆弧轨道间的每一次碰撞过程都不损失机械能,为使小物块不滑出长木板,木板的长度至少为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某学习小组做“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的实验如图1所示,图中小车是在一条橡皮筋作用下弹出的,沿木板滑行,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记为W.当用2条、3条…完全相同的橡皮筋并在一起进行第2次、第3次…实验时(每次实验中橡皮筋伸长的长度都保持一致),每次实验中小车获得的速度根据打点计时器所打在纸带上的点进行计算.

(1)除了图中已有的实验器材外,还需要导线、开关、刻度尺和交流(填“交流”或“直流”)电源.
(2)实验中,小车会受到摩擦力的作用,可以使木板适当倾斜来平衡摩擦力,则下面操作正确的是D
A.放开小车,能够自由下滑即可
B.放开小车,能够匀速下滑即可
C.放开拖着纸带的小车,能够自由下滑即可
D.放开拖着纸带的小车,能够匀速下滑即可
(3)若木板水平放置,小车在两条橡皮筋作用下运动,当小车速度最大时,关于橡皮筋所处的状态与小车所在的位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
A.橡皮筋处于原长状态
B.橡皮筋仍处于伸长状态
C.小车在两个铁钉的连线处
D.小车已过两个铁钉的连线
(4)在正确操作的情况下,打在纸带上的点并不都是均匀的,为了测量小车获得的速度,应选用纸带的GJ部分进行测量(根据如图2所示的纸带回答).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