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6.某同学为了准确的测量一节干电池的电动势E和内电阻r,进行了如下探究:
Ⅰ.误差分析:课本上设计电路图如图1所示,事实上电表为非理想表,上述的电压表测量值存在着一定误差,此误差属于系统(填“系统误差”或“偶然误差”)

Ⅱ.该同学分析上述误差是电压表有分流作用引起,且无法通过更换电表来消除这种误差.该同学通过实验原理的改进,设计如图2所示实验电路图,步骤如下:
(1)闭合开关S,通过调节滑动变阻R1、R2,可以使电流表G的示数为0,则此时电流A1、A2的示数分别I10、I20,电压V1、V2的示数分别U10、U20,则流过电源的电流I1=I10+I20,电源的路端电压U1=U10+U20
(2)再次调节R1、R2,使电流表G的示数为0,电流表A1、A2的示数分别I11、I21,电压表V1、V2的示数分别U11U21,流过电源的电流I2,电源的路端电压U2
(3)由上述测量的物理量,可以得出电动E=$\frac{{U}_{2}{I}_{1}-{U}_{1}{I}_{2}}{{I}_{1}-{I}_{2}}$内r=$\frac{{U}_{2}-{U}_{1}}{{I}_{1}-{I}_{2}}$;(U1、U2、I1、I2表示)由于本实验不必考虑电表带来的误差,测量值与真实值是相等的.

分析 I、分析实验原理,明确误差来源;
II、(1)分析电路结构,根据串并联电路的规律可明确电流和路端电压;
(3)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列式,联立方程可求得电动势和内电阻.

解答 解:I、由于电流表的分压作用而使电压表示数出现误差;本误差属于设计原因造成的误差,故为系统误差;
II、(1)因电流计电流为零,故说明上下两点等势,则路端电压等于两电压表示数之和,故有:U=U10+U20
而由并联电路规律可知,流过电源的电流等于两支路电流之和;故有:I=I10+I20
(3)根据两次测量数据,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得:
E=U1+I1r;
E=U2+I2r
联立解得:
E=$\frac{{U}_{2}{I}_{1}-{U}_{1}{I}_{2}}{{I}_{1}-{I}_{2}}$
r=$\frac{{U}_{2}-{U}_{1}}{{I}_{1}-{I}_{2}}$
故答案为:I、电压表,系统误差;II.(1)I10+I20,U10+U20;(2)$\frac{{U}_{2}{I}_{1}-{U}_{1}{I}_{2}}{{I}_{1}-{I}_{2}}$; $\frac{{U}_{2}-{U}_{1}}{{I}_{1}-{I}_{2}}$

点评 本题考查测量电动势和内电阻的两种方法,一种是采用图象分析,一种是利用列方程的方法求解;要注意本题中由于消除了电表内阻的影响,由方程法求出的数据也是准确的.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4.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一次实验中,如图甲所示,质量m=1kg的重物自由下落,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的点,图乙中O点为打出的起始点,且速度为零.(其中一段纸带图中未画出)选取在纸带上连续打出的点A、B、C、D、E、F、G作为计数点.其中测出D、E、F点距起始点O的距离如图所示.已知打点计时器打点周期为T=0.02s.(g取10m/s2

(1)图乙中纸带的左端与重物相连(填左或右);
(2)打点计时器打下计数点E时,物体的速度vE=3.3 m/s;
(3)从起点0到打下计数点E的过程中物体的重力势能减少量△EP=5.54 J(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此过程中物体动能的增加量△EK=5.45 J (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
(4)实验的结论是在误差允许范围内,重物的机械能守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7.如图甲所示,半径R=0.4m的光滑半圆形轨道固定于竖直平面内,圆形轨道的最低点与水平面相切,轻弹簧的左端固定,右端与质量m=1kg的物块接触(无栓接),将物块向左压缩弹簧至A点后,由静止释放,弹簧将物块弹出后,物块向右运动至B点前已经与弹簧脱离,并沿圆弧轨道恰好能通过最高点C点.物块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且μ随离A点的距离L按图乙所示规律变化,A、B两点间距L=2m,取g=10m/s2.求:
(1)物块到C端的速度的大小;
(2)物块经过圆弧轨道最低点时对轨道的压力;
(3)物块释放前弹簧的弹性势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题

4.测量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提供的器材如下:
A.待测电源(电动势约为8V、内阻约为2Ω)
B.电压表V(0~3V,内阻约为3kΩ)
C.电流表A(0~1A)
D.电阻箱R(0~99999.9Ω)
E.滑动变阻器(0~20Ω)
F.滑动变阻器(0~100Ω)
G.开关、导线若干

(1)采用图甲所示电路测量电压表的内RV,调节电阻箱R,使电压表指针满偏,此时电阻箱示数为R1;再调节电阻箱R,使电压表指针指在满刻度的一半处,此时电阻箱示数为R2
①电压表内阻RVR2-2R1
②关于上述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AD.
A.实验中电源可使用待测电源
B.闭合开关S前,应将电阻箱阻值调到最小
C.调节电压表满偏时,电阻箱的阻值是逐渐增大的
D.实验中忽略了电源的内阻,会使测量值偏大
(2)若测得电压表内阻RV=3010Ω,与之串联R=6020Ω的电阻,将电压表的量程变为9V.
(3)为测量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乙电路连接完整,实验中,滑动变阻器选择E(选填“E”或“F”),并指出产生实验误差的一个原因(写出一项):电压表分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1.已知一质量为m的物体静止在北极与赤道对地面的压力差为△N,假设地球是质量分别均匀的球体,半径为R.则地球的自转周期为(设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  )
A.地球的自转周期为T=2π$\sqrt{\frac{mR}{△N}}$
B.地球的自转周期为T=π$\sqrt{\frac{mR}{△N}}$
C.地球同步卫星的轨道半径为${(\frac{mg}{△N})}^{\frac{1}{3}}$R
D.地球同步卫星的轨道半径为2${(\frac{mg}{△N})}^{\frac{1}{3}}$R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如图所示为氢原子的能级示意图,一群氢原子处于n=3的激发态,在向较低能级跃迁的过程中向外发出光子,用这些光子照射逸出功为2.49eV的金属钠,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这群氢原子能辐射出三种频率不同的光,其中从n=3跃迁到n=2所发出的光波长最短
B.这群氢原子在辐射光子的过程中电子绕核运动的动能减小
C.金属钠表面所发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11.11 eV
D.金属钠表面所发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9.60 eV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8.如图所示,13个完全相同的扁长木块紧挨着放在水平地面上,每个木块的质量所m=0.4kg、长度L=0.5m,它们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1,原来所有木块处于静止状态,第1个木块的左端上方放一质量M=1kg的小铅块(可视为质点〕,它与木块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0.2,现突然给铅块一向右的初速度v0=5m/s,使其开始在木块上滑行.已知物体所受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相等,重力加速度g=10m/s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铅块在第10个木块上运动时,能带动它右面的木块一起运动
B.铅块刚滑上第12个木块左端时的速度大小为$\sqrt{3}$m/s
C.铅块在第12个木块上滑动时第12个木块的加速度大小为2m/s2
D.小铅块最终能滑上并停在第13个木块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某一深井它的深度100m,井口正上方的井架高为15m,以井口为坐标原点,竖直向上为坐标轨正方向.则井底和井架的坐标分别为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题

4.(1)如图甲所示,在做“用双缝干涉测光的波长”实验时,光具座上放置的光学元件有光源、遮光筒和其它元件,已知a、b、c、d各装置中,a为滤光片,d为光屏,则b、c两个装置的名称是下列选项中的A(填“A”或“B”),如果把光屏向远离双缝的方向移动,相邻两亮条纹中心的距离将增大(填“增大”或“减小”).
A.b单缝、c双缝           B.b双缝、c单缝

(2)“研究电磁感应现象”的实验如图乙所示,若连接滑动变阻器的两根导线接在接线柱C和D上,在开关刚刚闭合时电流表指针右偏,则开关闭合后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向接线柱C移动时,电流表指针将左偏(填“左偏”、“右偏”或“不偏”),将线圈A从线圈B中拔出时电流表指针将左偏(填“左偏”、“右偏”或“不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