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4.在力学理论建立的过程中,有许多伟大的科学家做出了贡献.关于科学家和他们的贡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牛顿应用理想斜面实验总结出了牛顿第一定律
B.亚里士多德认为力的真正效应总是改变物体的速度,而不仅仅是使之运动
C.牛顿最早指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D.胡克认为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下,弹簧的弹力才与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

分析 本题考查物理学史,可根据伽利略、开普勒、牛顿等科学家的成就进行解答.

解答 解:AC、伽利略应用理想斜面实验总结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故AC错误.
B、亚里士多德认为力的真正效应是维持物体的速度,而不仅仅是使之运动,故B错误.
D、胡克认为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弹力才与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 对于物理学史属于常识性问题,关键在于平时要加强记忆,注意积累.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知道阿伏加德罗常数和某物质的摩尔体积就可估算出分子体积
B.若分子间距增大,则分子间的斥力变小引力变大
C.一定质量的某理想气体,在温度升高时其内能一定增大
D.一滴液态金属在失重条件下呈球状,是由液体的表面张力所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5.关于物体的速度和加速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火箭点火升空的瞬间,火箭的速度和加速度可能都为零
B.火炬手登上珠峰顶时,所在位置的重力加速度要小于9.8 m/s2
C.高速行驶的磁悬浮列车的加速度有可能为零
D.轿车速度变为100 km/h时紧急刹车,这里轿车的速度100 km/h是指平均速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关于物体的运动和加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做直线运动的物体,加速度方向一定不变
B.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加速度可能不变
C.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加速度不变
D.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不变,其运动状态就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如图所示,一物体在变化的外力F作用下运动的v-t图象为余弦曲线,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在0~t2时间内,外力一直做正功
B.在0~t2时间内,外力做功为零
C.在tl~t2时间内,外力的功率逐渐增大
D.在tl~t2时间内,物体加速度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9.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下列物体中不可以当作质点处理的是(  )
A.中国乒乓球队队员马林在第29届北京奥运会上获得男单金牌,在研究他发出的乒乓球
B.研究一列火车通过长江大桥所需的时间
C.研究哈雷彗星绕太阳公转
D.用GPS定位系统研究汽车位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如图所示,质量为m2的物体2放在车厢的水平底板上,用竖直细绳通过光滑定滑轮与质量为m1的物体1相连,车厢沿水平直轨道向右行驶,此时与物体1相连的细绳与竖直方向成θ角,由此可知(  )
A.车厢的加速度大小为gsinθ?
B.绳对m1的拉力大小为$\frac{{m}_{1}g}{cosθ}$?
C.底板对物体2的支持力大小为?(m1-m2)g
D.底板对m2的摩擦力大小为$\frac{{m}_{2}g}{tan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下列关于物理学发展史的表述,其中观点正确的是(  )
A.伽利略发现行星运动三大定律B.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
C.法拉第首先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D.奥斯特首次测出元电荷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为了“探究外力做功与物体动能变化的关系”,某同学查资料得知,弹簧的弹力做功与形变量的关系为Ep=$\frac{1}{2}$kx2,其中k是弹簧的劲度系数,x是弹簧长度的变化量.
该同学设计实验如下:
首先进行如图甲所示的实验:将轻质弹簧竖直挂起来,在弹簧的另一端挂上小铁球m,静止时测得弹簧的伸长量为d.
在此步骤中,目的是要确定物理量弹簧劲度系数k,用m、d、g表示为$\frac{mg}{d}$.
接着进行如图乙所示的实验:将这根弹簧放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一端固定,另一端被小铁球压缩,测得压缩量为x,释放弹簧后,小铁球被推出去,从高为h的水平桌面上抛出,小铁球在空中运动的水平距离为L.则小铁球做平抛运动的初动能Ek0=$\frac{{mg{L^2}}}{4h}$.弹簧对小铁球做的功W=$\frac{{mg{x^2}}}{2d}$.(用m、x、d、g表示).对比W和Ek0的关系,就可以得出:在实验误差允许范围内,外力所做的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