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2.如图1所示,在x轴上的A、B两点相距3m,以此二点为振源,使它们的振动情况完全相同,在x轴上传播的波长均为2.0m,振幅均为0.05m,则可知在x轴上(  )
A.坐标为1.0m处质点的振幅为0B.坐标为1.0m处质点的振幅为0.1m
C.坐标为2.5m处质点的振幅为0D.坐标为2.5m处质点的振幅为0.1m

分析 简谐波传播过程中各个质点的振幅相等;根据波的叠加原理分析各个质点振幅.

解答 解:AB、由题知相邻质点间的间距为1m.A、B两点的振动情况完全相同,1.0m与A、B间距之差大小为1m,等于半个波长,振动减弱,振幅为0,故A正确,B错误;
CD、2.5m与A、B间距之差大小为2m,等于一个波长,振动加强,振幅为A=2×0.05m=0.1m,故C错误,D正确.
故选:AD.

点评 波的叠加满足矢量法则,例如当该波的波峰与波峰相遇时,此处相对平衡位置的位移为振幅的二倍;当波峰与波谷相遇时此处的位移为零.加强区与减弱区的区域不变,但它们的位移随着时间的推移在不断变化,然而它们的振幅也不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2.如图所示,竖直平面内的轨道是由一直轨道和半圆形轨道组合而成,一滑块以初速度v0=15m/s从A处冲上半圆形轨道,由于轨道上有摩擦的作用,让滑块恰能通过最高处B点,最后落至水平轨道C位置.若滑块质量m=1kg,半圆轨道半径R=2.5m(不计空气阻力,g取10m/s2)求:
(1)滑块在位置A处对轨道的压力多大;
(2)滑块运动到最高位置B处的速度;
(3)滑块落至水平轨道C处时,离A处的水平距离多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3.实验表明,弹簧中的弹力与其形变量成正比.如图所示,劲度系数为k1的轻质弹簧两端分别与质量为m1、m2的物块1、2栓接,劲度系数为k2的轻质弹簧上端与2栓接,下端压在桌面上(不栓接),整个系统处于平衡状态.现施力将物块1缓慢地竖直上提,直到下面那个弹簧的下端刚脱离桌面.在此过程中,物块1的高度上升了(m1+m2)g($\frac{1}{{k}_{1}}$+$\frac{1}{{k}_{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0.如图所示,是某电阻的I-U 图线.由图可知,该电阻的阻值为4000Ω.如果在这个电阻两端加上4V的电压,则在20s内通过电阻横截面的电荷量为0.02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7.如图所示的两个电阻的U-I图,则它们的电阻大小的关系是R1<R2(填“>”、“=”、“<”),相同电流强度条件下功率关系P1<P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7.某同学做“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定电池的电动势和内电阻”实验,根据实验数据得到如图所示的U-I图线. 由图可知,该电源电动势为2V;该电源的内电阻为1Ω; 图线上P点对应的电路外电阻为1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经历一缓慢的绝热膨胀过程,气体的内能增大
B.由于液体表面分子较密集,分子间引力大于斥力,因此产生液体的表面张力
C.一定质量的气体,在体积不变时,分子平均每秒与容器壁碰撞次数随着温度降低而减小
D.第二类永动机是不能制造出来的,尽管它不违反热力学第一定律,但它违反热力学第二定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甲、乙两车的位移一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其中甲车图象为过坐标原点的倾斜直线,乙车图象为顶点在坐标原点的抛物线.若两车均从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乙车做变加速直线运动
B.甲车做匀速直线运动
C.t=t0时甲、乙两车速度相等
D.t=t0时间内,两车距离先增大后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9.小红和小明为物理兴趣小组的成员,他们在学完牛顿运动定律后,想要运用已学知识探究滑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实验装置如图1,一表面粗糙的木板固定在水平桌面上,一端装有定滑轮;木板上有一滑块,其一端与电场打点计时器的纸带相连,另一端通过跨过定滑轮的细线与托盘相连(托盘和砝码的质量要比滑块的质量小很多).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源的频率为50Hz.
(一)小红为测得滑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进行了如下实验,在托盘中放入适量砝码,滑块开始做匀加速运动,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小点.

(1)图2为纸带的一部分,根据图中数据计算的加速度a=4.02m/s2(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2)为测量动摩擦因数,下列物理量还应测量的有CD.(填入所选物理量前的字母)
A、木板的长度l       B、木板的质量m1     C、滑块的质量m2
D、托盘和砝码的总质量m3                       E、滑块运动的时间t
(3)通过测量、计算得出的动摩擦因数会比真实的动摩擦因数偏大(填“偏大”或“偏小”).
(二)小明觉得小红的方法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比较多,因而容易导致较大的误差,他认真观察、分析了小红的实验原理,重新调节了细绳的长度和桌子的高度后,发现打出的纸带上的点后面有一段越来越密,如图3所示,每两个点间还有4个点没有画出来.

(4)小明觉得只需要分析后面的这些点就能很快的求出滑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求得的结果μ=0.225(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