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3分)多用表调到欧姆档时,其内部等效电路下列哪个是正确的(说明:下列四个图中左边均为红表笔,右边均为黑表笔)(     )

C

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欧姆表的原理可知其内部有电源,有滑动变阻器调节其内阻,并且黑表笔接电源的正极,由此可判断选项C正确.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欧姆表原理图的理解.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题

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时,为了达到实验的目的,除了有打点计时器、纸带、小车、钩码、细绳、一端附有滑轮的长木板外,还需要的仪器是         。得到一条纸带如图所示. 每隔4个点取1个计数点,A、B、C、D、E、F、G为计数点, x1 ="1.20cm," x 2 ="1.60cm," x 3 ="1.98cm," x 4 =2.38cm,  x 5 =2.79cm,  x 6 =3.18cm.

①计算运动物体在B、E两点的瞬时速度. vB=     m/s, vE=     m/s。
②在上图中作出v-t图象
③试计算运动物体的加速度a=      m/s2
(计算时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题

在研究摩擦力的实验中,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一放在水平桌面上的小木块,小木块的运动状态及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如下表所示(每次实验时,小木块与桌面的接触面相同).则由此表分析可知

(1)木块受到的最大静摩擦力     (填“大于” 、“等于”或“小于”) 0.5 N;
(2)在这五次实验中,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有     次是相同的、该摩擦力大小为      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题

(9分)某实验小组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来验证钩码和滑块所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

⑴实验前需要调整气垫导轨底座使之水平,利用现有器材如何判断导轨是否水平?
                                                                                     
⑵已知遮光条的宽度d=0.52cm,实验时将滑块从图示位置由静止释放,由数字计时器读出遮光条通过光电门的时间t=1.2×102s,则滑块经过光电门时的瞬时速度是       m/s,在本次实验中还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有:钩码的质量m、                  (文字说明并用相应的字母表示)。
⑶本实验通过比较                  在实验误差允许的范围内相等(用测量的物理量符号表示,重力加速度g为已知),从而验证了系统的机械能守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题

有一个小灯泡上标有“3V,0.2A”字样,现要测该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有下列器材可供选用:
A、电压表(0-3V,内阻1KΩ)
B、电压表(0-15V,内阻Ω)
C、电流表(0-0.3A,内阻2Ω)
D、电流表(0-0.6A,内阻0.5Ω)
E、滑动变阻器(10Ω,1A)
F、滑动变阻哭器(1000Ω,0.5A)
G、直流电源(6V,内阻不计)
另有开关一个,导线若干。
(1)实验中滑动变阻器应选————————。(只填器材的字母代号)。
(2)在下面的虚线框中画出实验电路图,要求电流、电压能从零开始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题

某学习小组在“探究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中.
(1)其中的两个实验步骤分别是:
A.在水平放置的方木板上固定一张白纸,用图钉把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方木板上,另一端拴上两个绳套,通过细绳同时用两个弹簧测力计(弹簧测力计与方木板平面平行)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使它与细绳的结点到达某一位置O点,在白纸上用铅笔记下O点的位置和读出两个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和F2.
B.只用一只弹簧测力计,通过细绳拉橡皮条,使它的伸长量与两个弹簧测力计拉时相同,读出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和记下细绳的方向.
请指出以上步骤中的错误或疏漏:
A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学习小组纠正了(1)中的问题后,某次实验中两个弹簧测力计的拉力F1、F2已在左图中画出,图中的方格每边长度表示2 N,O点是橡皮条的结点,请用两个直角三角板严格作出合力F的图示,并求出合力的大小为________ N.

(3)右图是马诗雨同学在白纸上根据实验结果作出的力的示意图,F 和F′中________是F1和F2合力的实际测量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0分)如图甲所示是某同学设计的“探究加速度a与力F、质量m的关系”的实验装置图,实验中认为细绳对小车拉力F等于砂和砂桶总重力,小车运动加速度可由纸带求得。

⑴该同学对于该实验的认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该实验应用了等效替代的思想方法
B.该实验应用了控制变量的思想方法
C.实验时应先释放小车后接通电源
D.实验中认为细绳对小车拉力F等于砂和砂桶总重力,其前提必须保证砂和砂桶总质量远远大于小车的质量
⑵如图乙所示是该同学在某次实验中利用打点计时器打出的一条纸带,A、B、C、D、E、F是该同学在纸带上选取的六个计数点,其中计数点间还有若干个点未标出,设相邻两个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T。该同学用刻度尺测出AC间的距离为s1,BD间的距离s2,则打B点时小车运动的速度vB       ,小车运动的加速度a=       

⑶某实验小组在实验时保持砂和砂桶质量不变,改变小车质量m,分别得到小车加速度a与质量m及对应的数据如表中所示.根据表中数据,在图丙坐标纸中作出F不变时a与的图象。

次数
1
2
3
4
5
6
小车加速度a/m·s2
1.72
1.49
1.25
1.00
0.75
0.50
小车质量m/kg
0.29
0.33
0.40
0.50
0.71
1.00
/kg1
3.50
3.00
2.50
2.00
1.40
1.0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题

(6分)实验中用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加速度与力和质量的关系,通过改变小托盘和砝码总质量m来改变小车受到的合外力,通过加减小车中的砝码来改变小车总质量M.打点计时器所用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
图乙为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中的一部分,取0、1、2、3、4、5、6为计数点,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4个打点未画出.从纸带上测出 x1=3.20cm,x2=4.74cm,x3=6.30cm, x4=7.85cm,x5=9.41cm,x6=10.96cm.
(1)由上述数据计算出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     m/s2(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2)本实验的目的是为研究加速度、质量、合外力三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故实验中应采用的实验研究方法是                        .
(3)若在研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时得到了如图丙所示的图像,则该图像不过原点原因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题

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可以研究自由落体运动.实验中需要调整好仪器,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松开纸带,使重物下落,打点计时器会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的点。

(1)为了测得重物下落的加速度,还需要的实验器材有________。(填入正确选项前的字母)
A.天平    B.秒表    C.刻度尺
(2)若实验中所得到的重物下落的加速度值小于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值,而实验操作与数据处理均无错误,写出一个你认为可能引起此误差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