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如图11所示,在一次救灾工作中,一架沿水平直线飞行的直升机A,用悬索(重力可忽略不计)救护困在湖水中的伤员B.在直升机A和伤员B以相同的水平速度匀速运动的同时,悬索将伤员吊起,在某一段时间内,AB之间的距离以l=Ht2(式中H为直升机A离地面的高度,各物理量的单位均为国际单位制单位)规律变化,则在这段时间内                     (    )

A.悬索的拉力等于伤员的重力       

B.伤员处于超重状态

C.从地面看,伤员做加速度大小、方向均不变的曲线运动

D.从地面看,伤员做速度大小增加的直线运动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中
(1)某小组同学用如图1所示装置,采用控制变量方法,来研究在小车质量不变的情况下,小车加速度与小车受力的关系.下列措施中正确的是
 

A.平衡摩擦力的方法就是将木板一端垫高,在塑料小桶中添加砝码,使小车在绳的拉力作用下能匀速滑动
B.每次改变小车所受的拉力时,不需要重新平衡摩擦力
C.实验中应先放小车,然后再开打点计时器的电源
D.在每次实验中,应使小车和砝码的质量远大于砂和小桶的总质量
(2)如图2所示是某一次打点计时器打出的一条记录小车运动的纸带.取计数点A、B、C、D、E、F、G.纸带上两相邻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T=0.10s,用刻度尺测量出各相邻计数点间的距离分别为AB=1.50cm,BC=3.88cm,CD=6.26cm,DE=8.67cm,EF=11.08cm,FG=13.49cm,则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大小a=
 
m/s2,打纸带上C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大小vC=
 
m/s.(结果保留二位有效数字)
(3)某同学测得小车的加速度a和拉力F的数据如下表所示:(小车质量保持不变)
F/N 0.20 0.30 0.40 0.50 0.60
a/m/s2 0.30 0.40 0.48 0.60 0.72
①请根据表中的数据在(图3)坐标图上作出a-F图象
②图象不过坐标原点的原因可能是
 
精英家教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如图10所示,在一次消防演习中,消防员练习使用挂钩从高空沿滑杆由静止滑下,滑杆由AO、BO两段直杆通过光滑转轴连接于O处,消防员通过O处瞬间没有机械能的损失.AO长为L1=5 m,BO长为L2=10 m.两个竖直墙壁M、N间距d=11 m,滑杆A端固定于M上,离地面高为18 m不动,且能绕结点自由转动.B端固定在N上.为了安全,消防员到达对面墙N时的速度大小不能超过6 m/s,挂钩与两段滑杆间动摩擦因数均为μ=0.8.(g=10 m/s2

图10

(1)求滑杆端点A、B间的最大竖直距离;

(2)若测得BO与墙N间夹角γ=53°,求消防员在两滑杆上运动时加速度的大小及方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2年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4 12.3波长、频率和波速练习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010年1月12日海地发生了7.3级地震,造成了重大人员伤亡,其中有我国的八名烈士,此次地震波中的横波和纵波传播速率分别约为4 km/s和9 km/s.一种简易地震仪由竖直弹簧振子P和水平弹簧振子H组成,如图11所示,在一次地震中,震源在地震仪下方,观察到两振子相差5 s开始振动,则(  )

图11

A.P先开始振动,震源距地震仪约36 km

B.P先开始振动,震源距地震仪约25 km

C.H先开始振动,震源距地震仪约36 km

D.H先开始振动,震源距地震仪约25 k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2010年1月12日海地发生了7.3级地震,造成了重大人员伤亡,其中有我国的八名烈士,此次地震波中的横波和纵波传播速率分别约为4 km/s和9 km/s.一种简易地震仪由竖直弹簧振子P和水平弹簧振子H组成,如图11所示,在一次地震中,震源在地震仪下方,观察到两振子相差5 s开始振动,则

图11


  1. A.
    P先开始振动,震源距地震仪约36 km
  2. B.
    P先开始振动,震源距地震仪约25 km
  3. C.
    H先开始振动,震源距地震仪约36 km
  4. D.
    H先开始振动,震源距地震仪约25 km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