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20.图甲为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图中打点计时器的电源为50Hz的交流电源,打点的时间间隔用△t表示.在小车质量未知的情况下,某同学设计了一种方法用来研究“在外力一定的条件下,物体的加速度与其质量间的关系”.

(1)完成下列实验步骤中的填空:
①平衡小车所受的阻力:小吊盘中不放物块,调整木板右端的高度,用手轻拨小车,直到打点计时器打出一系列等间距的点.
②按住小车,在小吊盘中放入适当质量的物块,在小车中放入砝码.
③打开打点计时器电源,释放小车,获得带有点迹的纸带,在纸带上标出小车中砝码的质量m.
④按住小车,改变小车中砝码的质量,重复步骤③.
⑤在每条纸带上清晰的部分,每5个间隔标注一个计数点.测量相邻计数点的间距s1,s2,…求出与不同m相对应的加速度a.
⑥以砝码的质量m为横坐标,$\frac{1}{a}$为纵坐标,在坐标纸上作出$\frac{1}{a}$-m关系图线.若加速度与小车和砝码的总质量成反比,则$\frac{1}{a}$与m应成线性关系(填“线性”或“非线性”).
(2)完成下列填空:
①本实验中,为了保证在改变小车中砝码的质量时,小车所受的拉力近似不变,小吊盘和盘中物块的质量之和应满足的条件是远小于小车和砝码的总质量.
②设纸带上三个相邻计数点的间距为s1、s2和s3.a可用s1、s3和△t表示为a=$\frac{{s}_{3}-{s}_{1}}{50△{t}^{2}}$.图乙为用米尺测量某一纸带上的s1、s3的情况,由图可读出s1=24.2mm,s3=47.3mm,由此求得加速度的大小a=1.16m/s2
③图丙为所得实验图线的示意图.设图中直线的斜率为k,在纵轴上的截距为b,若牛顿定律成立,则小车受到的拉力为$\frac{1}{k}$,小车的质量为$\frac{b}{k}$.

分析 (1)①平衡摩擦力的标准为小车可以匀速运动,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点迹间隔均匀;⑥由牛顿第二定律得出表达式,从而进行判断.
(2)为了保证在改变小车中砝码的质量时,小车所受的拉力近似不变,小吊盘和盘中物块的质量之和应该远小于小车和砝码的总质量.
根据连续相等时间内的位移之差是一恒量得出加速度.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出$\frac{1}{a}$-m的表达式,结合图线的斜率和截距进行求解.

解答 解:(1)平衡摩擦力的标准为小车可以匀速运动,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点迹间隔均匀.
由a=$\frac{F}{m}$得,$\frac{1}{a}=\frac{m}{F}$,知$\frac{1}{a}$与m应成线性关系.
(2)①设小车的质量为M,小吊盘和盘中物块的质量为m,设绳子上拉力为F,
以整体为研究对象有mg=(m+M)a
解得a=$\frac{mMg}{M+m}=\frac{mg}{1+\frac{m}{M}}$,故有M>>m,即只有M>>m时才可以认为绳对小车的拉力大小等于小吊盘和盘中物块的重力.
②根据${s}_{3}-{s}_{1}=2a{T}^{2}$得,T=5△t,则a=$\frac{{s}_{3}-{s}_{1}}{50△{t}^{2}}$,由图可读出s1=24.2mm,s3=47.3mm,代入数据解得a=1.16m/s2
③设小车质量为M,小车受到外力为F,由牛顿第二定律有F=(m+M)a;
所以$\frac{1}{a}=\frac{m}{F}+\frac{M}{F}$,则$\frac{1}{a}-m$图象的斜率为$\frac{1}{F}$,故F=$\frac{1}{k}$,纵轴截距为b=$\frac{M}{F}=kM$,
则M=$\frac{b}{k}$.
故答案为:(1)①等间距 ⑥线性 (2)①远小于小车和砝码的总质量(填“远小于小车的质量”也可以) ②$\frac{{s}_{3}-{s}_{1}}{50△{t}^{2}}$,24.2(23.9~24.5之间) 47.3(47.0~47.6之间) 1.16(1.13~1.19之间) ③$\frac{1}{k}$,$\frac{b}{k}$

点评 实验问题要掌握实验原理、注意事项和误差来源;遇到涉及图象的问题时,要先根据物理规律写出关于纵轴与横轴的函数表达式,再根据斜率和截距的概念求解即可.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关于电流和电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电流的方向与导体中正电荷的定向移动方向相同
B.金属导体温度降低时,由于自由电子的热运动减慢,所以电流减小
C.对给定的导体,由R=U可知,通过导体的电流I越大,导体的电阻R越小
D.两个定值电阻连接后的总电阻一定比其中某个电阻的阻值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当使用多用电表测量物理量时,多用电表表盘示数如图所示.

(1)若此时选择开关对准×100Ω挡,则被测电阻的阻值为2800Ω.若用多用电表测量另一个电阻的阻值发现指针偏离最左端角度很大,则应该换用倍率更低(填“高”或“低”)的挡位,换挡后还要欧姆调零,用完电表后把选择开关拨到OFF挡或者交流电压最高挡.
(2)图2是一个多量程多用电表的简化电路图,测量电流、电压和电阻各有两个量程.当转换开关S旋到位置3时,可用来测量电阻;当S旋到位置1、2时,可用来测量电流,其中S旋到位置1时量程较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8.假设地球可视为质量均匀分布的球体.已知地球表面两极处的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0、地球的半径为R,地球自转的周期为T,引力常量为G.则可知(  )
A.地球的质量为 $\frac{{g}_{0}{R}^{2}}{G}$
B.地球表面赤道处的重力加速度大小为 $\frac{4{π}^{2}R}{{T}^{2}}$
C.近地卫星在轨道运行的加速度大小为 $\frac{4{π}^{2}R}{{T}^{2}}$
D.地球同步卫星在轨道运行的加速度大小为$\root{3}{\frac{16{g}_{0}{R}^{2}{π}^{2}}{{T}^{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5.如图所示,A、B两质点以相同的水平速度v0抛出,A在竖直面内运动,落地点P1,B沿光滑斜面运动,落地点为P2,不计空气阻力,比较P1、P2 在x轴方向上距抛出点的远近关系及落地瞬时速度的大小关系,则有(  )
A.P1较近B.P1、P2一样远
C.A落地时,速率大D.A、B落地时,速率一样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如图所示,在x轴上,坐标为0处固定一个电量为-Q的负点电荷,坐标为+1处固定一个电量为+4Q的正点电荷.那么,在x坐标轴上,电场强度方向沿x轴正方向的点所在区域是(-1,0)和(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2.骑自行车的人沿着直线从静止开始运动,运动后,在第1s、第2s、第3s、第4s内,通过的路程分别为1m、2m、3m、4m,有关其运动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前4 s内的平均速度是2.5 m/sB.在第3、4 s内平均速度是3.5 m/s
C.第3 s末的瞬时速度一定是3 m/sD.第2s内的平均速度是1m/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9.2012年11月,“歼15”舰载机在“辽宁号”航空母舰上着舰成功.图(a)为利用阻拦系统让舰载机在飞行甲板上快速停止的原理示意图.飞机着舰并成功钩住阻拦索后,飞机的动力系统立即关闭,阻拦系统通过阻拦索对飞机施加一作用力,使飞机在甲板上短距离滑行后停止.某次降落,以飞机着舰为计时零点,飞机在t=0.4s时恰好钩住阻拦索中间位置,其着舰到停止的速度一时间图线如图(b)所示.假如无阻拦索,飞机从着舰到停止需要的滑行距离约为1 000m.已知航母始终静止,重力加速度的大小为g.则(  )
A.在0.4 s~2.5 s时问内,阻拦索的张力几乎不随时间变化
B.从着舰到停止,飞机在甲板上滑行的距离约为无阻拦索时的$\frac{1}{10}$
C.在滑行过程中,飞行员所承受的加速度大小不会超过2.5g
D.在0.4 s~2.5 s时间内,阻拦系统对飞机做功的功率逐渐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如图所示,直线a和曲线b分别是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汽车a和b的位移一时间(x-t)图线,由图可知(  )
A.在时刻tl,a车与b车相遇
B.在时刻t2,a、b两车运动方向相反
C.在tl到t2这段时间内,b车的位移比a车小
D.在tl到t2这段时间内,b车的速率一直比a车的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