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如图所示,固定于水平面上的金属架CDEF处在竖直向下的匀强磁场中,金属棒MN沿框架以速度v向右做匀速运动.t=0时,磁感应强度为B0,此时MN到达的位置使MDEN构成一个边长为l的正方形.为使MN棒中不产生感应电流,从t=0开始,磁感应强度B应怎样随时间t变化?请推导出这种情况下B与t的关系式.


解析:要使MN棒中不产生感应电流,应使穿过线圈平面的磁通量不发生变化

在t=0时刻,穿过线圈平面的磁通量

Φ1=B0S=B0l2

设t时刻的磁感应强度为B,此时磁通量为

Φ2=Bl(l+vt)

由Φ12

B=.

答案:B=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如图甲所示,电阻不计的“”形光滑导体框架水平放置,导体框处在竖直向上的匀强磁场中,磁感应强度为B=1T,有一导体棒AC横放在框架上且与导体框架接触良好,其质量为m=0.2kg,电阻为R=0.8,现用绝缘轻绳拴住导体棒,轻绳的右端通过光滑的定滑轮绕在电动机的转轴上,左端通过另一光滑的定滑轮与物体D相连,物体D的质量为M=0.2kg,电动机内阻r=1。接通电路后电压表的读数恒为U=10V,电流表读数恒为I=1A,电动机牵引原来静止的导体棒AC平行于EF向右运动,其运动位移x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其中OM段为曲线,MN段为直线。

(取g=10m/s2)求:

(1)电动机的输出功率;

(2)导体框架的宽度;

(3)导体棒在变速运动阶段产生的热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AB是竖直平面内的四分之一圆弧轨道,在下端B与水平直轨道相切,如图所示。一小球自A点起由静止开始沿轨道下滑。已知圆轨道半径为R,小球的质量为m,不计各处摩擦。求

(1)小球运动到B点时的动能

(2)小球下滑到距水平轨道的高度为R时的速度大小和方向

(3)小球经过圆弧轨道的B点和水平轨道的C点时,所受轨道支持力NB、NC各是多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在物理学发展过程中,观测、实验、假说和逻辑推理等方法都起到了重要作用.下列叙述符合史实的是(  )

A.奥斯特在实验中观察到电流的磁效应,该效应揭示了电和磁之间存在联系

B.安培根据通电螺线管的磁场和条形磁铁的磁场的相似性,提出了分子电流假说

C.法拉第在实验中观察到,在通有恒定电流的静止导线附近的固定导线圈中,会出现感应电流

D.楞次在分析了许多实验事实后提出,感应电流应具有这样的方向,即感应电流的磁场总要阻碍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的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一足够长的铜管竖直放置,将一截面与铜管的内截面相同,质量为m的永久磁铁块由管上端放入管内,不考虑磁铁与铜管间的摩擦,磁铁的运动速度(  )

A.越来越大

B.逐渐增大到一定值后保持不变

C.逐渐增大到一定值时又开始减小,到一定值后保持不变

D.逐渐增大到一定值时又开始减小到一定值,之后在一定区间变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如图(甲)所示,Q是单匝金属线圈,MN是一个螺线管,它的绕线方法没有画出,Q的输出端a、b和MN的输入端c、d之间用导线相连,P是在MN的正下方水平放置的用细导线绕制的软弹簧线圈.若在Q所处的空间加上与环面垂直的变化磁场,发现在t1至t2时间段内弹簧线圈处于收缩状态,在图(乙)中,所加磁场的磁感应强度的变化情况可能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一有界匀强磁场区域如图(甲)所示,质量为m、电阻为R的矩形线圈abcd边长分别为L和2L,线圈一半在磁场内,一半在磁场外,开始时磁感应强度为B. t=0时刻磁场开始均匀减小,线圈中产生感应电流,在安培力作用下运动,其vt图像如图(乙)所示,图中斜向虚线为过O点速度图线的切线,数据由图中给出,不考虑重力影响,求:

(1)磁场的磁感应强度的变化率;

(2)t2时刻回路的电功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如图,连接两个定值电阻的平行金属导轨与水平面成θ角,R1=R2=R,匀强磁场垂直穿过导轨平面.有一导体棒MN质量为m,棒的电阻也为R,棒与导轨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导体棒MN沿导轨向上滑动,当上滑的速度为v时,定值电阻R2消耗的电功率为P.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此时重力的功率为mgvcos θ

B.此装置消耗的机械功率为μmgvcos θ

C.导体棒受到的安培力的大小为6P/v

D.导体棒受到的安培力的大小为8P/v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从某一高度平抛一物体,当抛出2S后它的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成45°角,落地时速度方向与水平成60°角。求:(1)抛出时的速度;(2)落地时的速度;(3)抛出点距地面的高度.(g取10m/s2) (12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