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如图所示是游乐场中过山车的实物图片,左图所示是过山车的简化模型图.在模型图中水平倾角都为α=37°,斜轨道AB、CD、EF与竖直光滑圆形(圆弧)轨道圆滑连接.B、C、D、E、F为对应的切点.其中两个圆轨道半径分别为R1=6.0m和R3=3.0m,中间圆弧轨道的半径为R2.且两圆形轨道的最高点P、Q与A、D、E点平齐.现使小车(视作质点)从A点以一定的初速度沿斜面向下运动.已知斜轨道面与小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24,g=10m/s2,sin37°=0.6,cos37°=0.8,tan18.5=1/3.问:
(1)若小车恰好能通过第一个圆形轨道的最高点P处,则其在A点的初速度v应为多大?
(2)若在(1)问情况下小车能安全到达E点,则能否安全通过第三个圆形轨道的Q点?
(3)若小车在A点的初速度为m/s,且R2=10m则小车能否安全通过整段轨道?

【答案】分析:(1)小车恰好能通过第一个圆形轨道的最高点P处,知道在P点小车的重力提供向心力,可求出P点的速度.根据几何关系求出AB的距离,然后对A到P运用动能定理求解.
(2)求出通过Q点的最小速度,然后对A到Q过程运用动能定理求出Q的速度,与Q点的最小速度进行比较,即可判断能否安全通过第三个圆形轨道的Q点.
(3)小车在A点的初速度为m/s,首先与第一问中的初速度比较,看能否安全通过第一个圆轨道;求出G点的最大速度,因为速度过大,会脱离轨道,然后对A到G运用动能定理求出G点的速度,与G点的最大速度进行比较,来判断能否安全通过.
解答:解:(1)小车恰好过P点,故有             mg=
 
   小车由A到P的过程,由动能定理有
     
由几何关系可得
                      
由上面三个式子,并代入数据得
             
(2)设小车能够通过Q点,则A到Q由动能定理得
-μmgcosα(2SAB+SEF)=   
其中 
代入数据可得
      m/s  
而车恰好能过Q点时,在Q点的速度为    

故小车能安全通过第三圆轨道      
(3)小车以v=10m/s的初速度从P点下滑时,因为有
所以,小车可以通过第一圆形轨道       
设小车到中间圆弧最高点G的速度为vG,则A到G由动能定理得
-μmgcosα2SAB-mgh=   
其中  h=R2(1-cosα)
代入数据可得     
小车在最高点要不脱离轨道必须满足
所以小车在中间轨道上有脱离轨道的危险.即小车不能安全通过整段轨道.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在内轨道的最高点有最小速度,在外轨道的最高点有最大速度,否则会脱离轨道.以及会适当地选择研究过程,运用动能定理进行求解.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如图所示是游乐场中过山车轨道的模型图.图中半径分别为R1=2.0m和R2=8.0m的两个光滑圆形轨道,固定在倾角为θ=37°斜轨道面上的A、B两点,且与斜轨道之间圆滑连接,两圆形轨道的最高点C、D均与P点平齐.现使小车(视为质点)从P点以一定的
初速度沿斜面向下运动.已知斜轨道面与小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
16
,g=10m/s2,sin37°=0.6,cos37°=0.8.问:
(1)若小车恰好能通过第一个圆形轨道的最高点C,则它在P点的初速度应为多大?(2)若小车在P点的初速度为15m/s,则小车能否安全通过两个圆形轨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如图所示是游乐场中过山车的模型图,图中半径分别为R1=2.0m和R2=8.0m的两个光滑圆形轨道,固定在倾角为θ=37°斜轨道面上的A、B两点,且两圆形轨道的最高点C、D均与P点平齐,圆形轨道与斜轨道之间圆滑连接,现使小车(视为质点)从P点以一定的初速度沿斜面向下运动,已知斜轨道面与小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
16
,g=10m/s2,sin37°=0.6,cos37°=0.8.问:
(1)若小车恰能通过第一个圆形轨道韵最高点C,则在C点速度多大?PA距离多人?
(2)若小车恰好能通过第一个圆形轨道的最高点C,P点的初速度应为多大?
(3)若小车在P点的初速度为15m/s,则小车能否安全通过两个圆形轨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如图所示是游乐场中过山车的实物图片,可将过山车的一部分运动简化为图12的模型图.模型图中光滑圆形轨道的半径R=8.0m,该光滑圆形轨道固定在倾角为θ=37°斜轨道面上的Q点,圆形轨道的最高点A与倾斜轨道上的P点平齐,圆形轨道与斜轨道之间圆滑连接.现使质量为m的小车(视作质点)从P点以一定的初速度v0=12m/s沿斜面向下运动,不计空气阻力,取g=10m/s2,sin37°=0.6,cos37°=0.8.若小车恰好能通过圆形轨道的最高点A处,则:
(1)小车在A点的速度为多大?(结果用根式表示)
(2)小车在圆形轨道运动时对轨道的最大压力为多少?
(3)求斜轨道面与小车间的动摩擦因数多大?(结果用分数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2011?浙江一模)如图所示是游乐场中过山车的实物图片,左图所示是过山车的简化模型图.在模型图中水平倾角都为α=37°,斜轨道AB、CD、EF与竖直光滑圆形(圆弧)轨道圆滑连接.B、C、D、E、F为对应的切点.其中两个圆轨道半径分别为R1=6.0m和R3=3.0m,中间圆弧轨道的半径为R2.且两圆形轨道的最高点P、Q与A、D、E点平齐.现使小车(视作质点)从A点以一定的初速度沿斜面向下运动.已知斜轨道面与小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24,g=10m/s2,sin37°=0.6,cos37°=0.8,tan18.50=1/3.问:
(1)若小车恰好能通过第一个圆形轨道的最高点P处,则其在A点的初速度v0应为多大?
(2)若在(1)问情况下小车能安全到达E点,则能否安全通过第三个圆形轨道的Q点?
(3)若小车在A点的初速度为10
2
m/s,且R2=10m则小车能否安全通过整段轨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12分)如图所示是游乐场中过山车的模型图.图中半径分别为R1=2.0m和R2=8.0m的两个光滑圆形轨道,固定在倾角为θ=37°斜轨道面上的AB两点,且两圆形轨道的最高点CD均与P点平齐,圆形轨道与斜轨道之间圆滑连接.现使小车(视为质点)从P点以一定的初速度沿斜面向下运动.已知斜轨道面与小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6,g=10m/s2,sin37°=0.6,cos37°=0.8.问:

(1)若小车恰好能通过第一个圆形轨道的最高点C,则它在P点的初速度应为多大?

(2)若小车在P点的初速度为15m/s,则小车能否安全通过两个圆形轨道?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