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6.某同学用伏安法测一节干电池的电动势E和内电阻r,所给的器材如图1,有电池、开关、电流表、滑动变阻器,以及一个多用电表(图中未给出):

①在未接入电路之前,让滑动触片移到某位置,用多用电表欧姆档接左上右下两端,当多用电表选择开关是×10档时发现指针偏转过大,这时应将选择开关换成“×1”( 选填“×100”或“×1”),然后进行重新欧姆调零.重新测量发现读数如图3,则此时电阻R=12Ω.
②根据实验要求连接实物电路图1;
③重复实验得到多组R,I值得到的$\frac{1}{I}$-R图象如图4所示,有图可得E=4V,r=4Ω.

分析 本题①的关键是明确当欧姆表的指针偏角过大时说明待测电阻的阻值较小,所选的倍率过大,应选择较小的倍率,注意每次选档后都应重新调零;题②根据电路图连线即可;题③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求出有关$\frac{1}{I}$与R的函数表达式,再根据斜率和截距的概念求解即可.

解答 解:①欧姆表的指针偏角过大,说明待测电阻的阻值过小,应选择较小的倍率,所以应将开关换成×1,注意每次换挡后都应重新调零;欧姆表的读数为:R=12×1Ω=12Ω;  
②实物连线图如图所示:

③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应有:E=IR+Ir,变形为$\frac{1}{I}$=$\frac{1}{E}•R+\frac{r}{E}$
再根据函数斜率和截距的概念应有$\frac{1}{E}=k=\frac{4-1}{12}=\frac{1}{4}$,
解得:E=4V
由$\frac{r}{E}=b=1$,得:r=4Ω;
故答案为:(1)×1,重新欧姆调零,12;(2)如图;(3)4,4

点评 应明确:①当欧姆表的指针偏角过大时,说明待测电阻的阻值过小,所选的倍率过大,应选择小一档的倍率,反之亦然;②遇到根据图象求解的问题,首先根据相应的物理规律写出公式,然后再整理出有关纵轴与横轴物理量的函数表达式,再根据斜率和截距的概念即可求解.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9.一同学利用水平气垫导轨做“探究碰撞时动量变化规律”的实验时,测出一个质量为0.8kg的滑块甲以0.4m/s的速度与另一个质量为0.4kg,速度为0.2m/s的滑块乙迎面相撞,碰撞后滑块乙的速度大小变为0.3m/s,此时滑块甲的速度大小为0.15m/s,方向与它原来的速度方向相同(选填“相同”或“相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如图所示,将一小球从斜面上方的P点沿不同的方向以相同的速率抛出,不计空气阻力,关于小球从抛出到落到斜面的过程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水平抛出到达斜面的时间最短
B.竖直向下抛出到达斜面的时间最短
C.垂直斜面向下抛出到达斜面的时间最短
D.平行于斜面向上抛出到达斜面的时间最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4.质量M=2kg的物体在光滑的水平面上运动,其分速度Vx和Vy随时间变化的图线如图甲、图乙所示,则(  )
A.物体的初速度为V=5m/sB.物体受到的合力1.0N
C.t=8s时物体的速度V=5m/sD.t=4s时物体的位移s=20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如图,A、B两物体叠放在水平地面上,处于静止状态,现给B物体施加一个斜向上方的力F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B受到地面的支持力减小B.物体A受到物体B的支持力减小物体
C.物体B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增大D.物体A受到物体B的摩擦力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1.如图,将小砝码置于桌面上的薄纸板上,用水平向右的拉力将纸板迅速抽出,砝码的移动很小.这就是大家熟悉的惯性演示实验.若砝码和纸板的质量分别为M和m.各接触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砝码与纸板左端的距离及桌面右端的距离均为d.现用水平向右的恒定拉力F拉动纸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纸板相对砝码运动时,纸板所受摩擦力的大小为μ(M+m)g
B.要使纸板相对砝码运动,F一定大于2μ(M+m)g
C.若砝码与纸板分离时的速度小于$\sqrt{μgd}$,砝码不会从桌面上掉下
D.当F=μ(2M+3m)g时,砝码恰好到达桌面边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某兴趣小组为了尽量精确测量某电阻Rx的阻值设计了如图1所示的电路.已知各元件规格如下:
电压表V:量程0-3V,内阻约为3KΩ
电流表A:量程0-200mA,内阻为4.0Ω
滑动变阻器R:最大阻值5Ω
定值电阻:R1=2.0Ω
电源:电动势E约为3V,内阻较小

(1)为了保护各元件安全,开光闭合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该滑至滑动变阻器的最左端(选“左”或“右”).
(2)多次实验后,该小组在U-I坐标系下将电压表和电流的各组读数描点后用直线拟合,得到如图2所示U-I图,则待测电阻Rx阻值为53Ω(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若不考虑实验的偶然误差,则该实验的测量结果与Rx的真实阻值相比,测量值偏小(选“偏大”或“偏小”或“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如图所示,有一光滑、不计电阻且较长的“$\prod$“平行金属导轨,间距L=1m,导轨所在的平面与水平面的倾角为37°,导轨空间内存在垂直导轨平面的匀强磁场.现将一质量m=0.1kg、电阻R=2Ω的金属杆水平靠在导轨处,与导轨接触良好.(g=10m/s2,sin37°=0.6,cos37°=0.8)
(1)若磁感应强度随时间变化满足B=2+0.2t(T),金属杆由距导轨顶部l m处释放,求至少经过多长时间释放,会获得沿斜面向上的加速度;
(2)若匀强磁场大小为定值,对金属杆施加一个平行于导轨斜面向下的外力F,其大小为产F=v+0.4(N),v为金属杆运动的速度,使金属杆以恒定的加速度a=10m/s2沿导轨向下做匀加速运动,求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B的大小;
(3)若磁感应强度随时间变化满足B=$\frac{2}{{0.1+0.1{t^2}}}$(T),t=0时刻金属杆从离导轨顶端S0=1m处静止释放,同时对金属杆施加一个外力,使金属杆沿导轨下滑且没有感应电流产生,求金属杆下滑5m所用的时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卢瑟福提出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建立的基础是α粒子的散射实验
B.发现天然放射现象的意义在于使人类认识到原子核具有复杂的结构
C.比结合能越大,原子核中核子结合的越牢固,原子核越稳定
D.原子核内的某一核子与其他核子间都有核力作用
E.氢原子的核外电子,在由离核较远的轨道自发跃迁到离核较近的轨道的过程中,放出光子,电子动能增加,原子的电势能增加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