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1.如图所示.物体A和B叠放在水平面上,A与B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B与水平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已知μ2=0.5μ1.A和B的重力分别为G1和G2,已知G2=2G1,用水平拉力F作用于A,使A匀速向右运动;连接A、B之间的绳子和滑轮的质量以及它们之间的摩擦不计,那么水平拉力F的大小应为3.5μ1G1

分析 对A物体分析,结合平衡条件,即可得拉力F等于B对A的滑动摩擦力和绳子对A的拉力之和;再对B受力分析,根据平衡条件即可求解.

解答 解:对A物体分析,设绳子拉力为T,根据力的平衡条件有:F=T+μ1G1
对B物体分析,根据力的平衡条件有:T=f+fA2(G1+G2)+μ1G1
由题目条件可知:μ2=0.5μ1,G2=2G1
那么,如果至少要拉动A,联立两式解得:F=2μ1G12(G1+G2)=3.5μ1G1
故答案为:3.5μ1G1

点评 本题考查受力分析的方法,解答此题关键是要掌握共点力的平衡条件和滑动摩擦力大小的计算方法.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按照玻尔理论,氢原子核外电子从半径较小的轨道跃迁到半径较大的轨道时,电子的动能减小,原子总能量也减小
B.β衰变所释放的电子是原子核内的中子转化成质子和电子所产生的
C.在康普顿效应中,当入射光子与晶体中的电子碰撞时,把一部分动量转移给电子,因此,光子散射后波长变长
D.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会随温度或压强的变化而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对下列图中物理现象的描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雾的形成是液化现象,吸收热量
B.
露的形成是熔化现象,放出热量
C.
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放出热量
D.
雪的形成是凝固现象,吸收热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图甲所示的一种离子推进器工作原理简化为如图乙所示,氙离子从腔室中飘移过栅电极C的速度大小可忽略不计,在栅电极C、D之间的电场中加速,并从栅电极D喷出.在加速氙离子(质量m、电荷量q)的过程中飞船获得推力,不计氙离子间的相互作用及重力影响.

(1)若该离子推进器固定固定在地面上实验时,在D的右侧有板长与板间距均为d的平行金属板,板间存在匀强磁场B(如图丙).从两平行板中央射入的离子恰好打在上板右边缘(Q点).求C、D之间的电压U与B的关系.
(2)若装配该种离子推进器的宇宙飞船处于悬浮状态,宇航员在飞船内经多次往复运动后回到原位置,判断飞船最终是否偏离原位置?若偏离,请计算相对原位置的距离;若不偏离,请说明理由.
(3)若悬浮状态下的推进器在某段时间内喷射的N个氙离子以速度v通过栅极D,该过程中离子和飞船获得的总动能占发动机提供能量的η倍,飞船的总质量M及获得的动力保持不变.已知发动机总功率为P,求动力大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6.一列车的质量为800t,以72km/h的速度行驶,运动中所受的阻力是车重的0.05倍.若欲使列车在200m内停下来,制动力(阻力)至少应多大?(g取10m/s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16.如图所示,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的第二象限内存在电场强度大小为E0、方向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x轴下方是竖直向上的匀强电场和垂直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的复合场区域.一带电小球从x轴上的A点以一定初速度v0垂直x轴向上射出,小球恰好以速度v0从y轴上的C点垂直y轴进入第一象限,然后从x轴上的D点进入x轴下方的复合场区域,小球在复合场区域内做圆周运动,最后恰好击中原点O,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求:
(1)带电小球的比荷$\frac{q}{m}$;
(2)x轴下方匀强电场的电场强度大小E和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B;
(3)小球从A点运动到O点经历的时间t.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3.探月工程三期飞行试验器在中国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最终进入距月球表面h的圆形工作轨道.设月球半径为R,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万有引力常量为G,则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飞行试验器在工作轨道上的加速度为($\frac{R}{R+h}$)2g
B.飞行试验器绕月球运行的周期为2π$\sqrt{\frac{R}{g}}$
C.飞行试验器在工作轨道上的绕行速度为$\sqrt{g(R+h)}$
D.月球的平均密度为$\frac{3g}{4πGR}$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题

20.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中,某同学的实验情况如图甲所示,其中A为固定橡皮条的图钉,O为橡皮条与细绳的结点,OB和OC为细绳.实验步骤如下:
A用图钉把白纸钉在水平桌面上的方木板上.
B用图钉把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A点,橡皮条的另一端拴上两个细绳套.
C 用两只弹簧测力计分别钩住细绳套,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使橡皮条与绳的结点伸长到某一位置O,如图甲所示,记录两弹簧测力计的读数,用铅笔记下此时两细绳套的方向.
D只用一只弹簧测力计通过细绳套把橡皮条的结点拉到同样的位置O,记下弹簧测力计的读数.
E改变两弹簧测力计拉力的大小和方向,再重做两次实验.
(1)以上步骤有两处错误或者重大遗漏的是CD在下面的横线上说明:
①漏记了O点位置,②漏记绳子的方向
(2)图乙是在白纸上根据实验结果画出的力的图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两个选项是BC
A.图乙中的F是力F1和F2合力的理论值,F′是力F1和F2合力的实际测量值
B.图乙中的F′是力F1和F2合力的理论值,F是力F1和F2合力的实际测量值
C.在实验中,如果将细绳也换成橡皮条,那么对实验结果没有影响
D.在实验中,如果将细绳也换成橡皮条,那么对实验结果有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物体A和物体B叠放在光滑水平面上,如图所示.已知mA=8kg、mB=2kg,A、B间的最大静摩擦力fm=16N.现用一水平向右的拉力F作用在A上,则(  )
A.当F<16 N时,A静止不动B.当F=16 N时,B对A的摩擦力等于16N
C.当F>80 N时,A静止不动D.当F=80 N时,B对A的摩擦力等于16N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