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2.质子与中子发生核反应,生成氘核,放出能量,写出核反应方程${\;}_{1}^{0}P{+}_{0}^{1}n$→${\;}_{1}^{1}H$.若质子的质量为m1,中子的质量为m2,氘核的质量为m3,真空中光速为c,则氘核的比结合能为$\frac{1}{2}({m}_{1}+{m}_{2}-{m}_{3}){c}^{2}$.

分析 核反应过程中,质量数与核电荷数守恒,据此写出核反应方程式;根据质能方程求出核反应释放出的能量,则核反应释放出的能量与核子数之比是结合能.

解答 解:由质量数与核电荷数守恒可知,核反应方程式为:${\;}_{1}^{0}P{+}_{0}^{1}n$→${\;}_{1}^{1}H$,
根据质能方程可知,质子与中子发生核反应,生成氘核的过程中放出的能量Q=△mc2=$({m}_{1}+{m}_{2}-{m}_{3}){c}^{2}$,
氘核的比结合能为:Q′=$\frac{Q}{2}$=$\frac{1}{2}({m}_{1}+{m}_{2}-{m}_{3}){c}^{2}$
故答案为:${\;}_{1}^{0}P{+}_{0}^{1}n$→${\;}_{1}^{1}H$;$\frac{1}{2}({m}_{1}+{m}_{2}-{m}_{3}){c}^{2}$.

点评 应用质量数与核电荷数守恒可以写出核反应方程式,知道结合能的概念是正确求出结合能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2.如图所示元件为某种型号的半导体,这种半导体内导电的粒子为自由电子,每个载流子所带电量的绝对值为e,n为单位体积内载流子数.已知元件长为a、宽为b、厚为c,现将该半导体材料板放在匀强磁场中,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方向沿y轴正方向.当有大小为I、沿x轴正方向的恒定电流通过该材料板时,会在与z轴垂直的两个侧面之间产生霍尔电势差UH,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材料上表面的电势高于下表面的电势
B.在其他条件不变时通过材料的电流I越大霍尔电势差越大
C.在其他条件不变时材料的宽度b越大霍尔电势差越大
D.在其他条件不变时该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越大霍尔电势差越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甲、乙两物体质量之比m1:m2=1:4,速度大小之比v1:v2=4:1,那么这两个物体的动能之比Ek1:Ek2为(  )
A.1:1B.1:4C.4:1D.2: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20.一个静止的铀核$\left.\begin{array}{l}{232}\\{92}\end{array}\right.$U(原子质量为232.0372u)放出一个α粒子(原子质量为4.0026u)后衰变成钍核$\left.\begin{array}{l}{228}\\{90}\end{array}\right.$Th(原子质量为228.0287u).已知原子质量单位1u=1.67×10-27kg,1u等于931McV.
①写出核衰变反应方程;
②求该核衰变反应中释放处的核能;
③假设反应中释放出的核能全部转化为钍核和α粒子的动能,则钍核获得的动能有多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下列有关原子结构和原子核的认识,其中正确的是(  )
A.γ射线是高速运动的电子流
B.氢原子辐射光子后,其绕核运动的电子动能增大
C.太阳辐射能量的主要来源是太阳中发生的重核裂变
D.${\;}_{83}^{210}$Bi的半衰期是5天,100个${\;}_{83}^{210}$Bi原子经过10天后还剩下25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7.在做“用油膜法估测分子大小”的实验中,将4mL的纯油酸溶液滴入20L无水酒精溶液中充分混合,注射器中1mL的上述混合溶液可分50滴均匀滴出,将其中的1滴滴入盛水的浅盘里,待水面稳定后,将玻璃板放在浅盘上,在玻璃板上描出油膜的轮廓,随后把玻璃板放在坐标纸上,其形状如图所示,坐标纸上正方形小方格的边长为1cm.试解答下列问题:(以下结果均取一位有效数字)
①油酸膜的面积是8×10-3m2
②每一滴油酸酒精溶液中含有纯油酸的体积是4×10-6 mL;
③根据上述数据,估测出油酸分子的直径是5×10-10 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题

4.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用图1所示装置来测定当地重力加速度,主要操作如下:
①安装实验器材,调节试管夹(小铁球)、光电门和纸杯在同一竖直线上;
②打开试管夹,由静止释放小铁球,用光电计时器记录小铁球在两个光电门间的运动时间t,并用刻度尺(图上未画出)测量出两个光电门之间的高度h,计算出小铁球通过两光电门间的平均速度v;
③保持光电门1的位置不变,改变光电门2的位置,重复②的操作.测出多组(h,t),计算出对应的平均速度v;

④画出v-t图象.
请根据实验,回答如下问题:
(1)设小铁球到达光电门1时的速度为v0,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g.则小铁球通过两光电门间平均速度v的表达式为v=v0+$\frac{1}{2}$gt.(用v0、g和t表示)
(2)实验测得的数据如下表:
实验次数123456
h(cm)10.0020.0030.0040.0050.0060.00
t(s)0.0690.1190.1590.1950.2260.255
v(m•S-11.451.681.892.052.212.35
请在图2的坐标纸上画出v-t图象.
(3)根据v-t图象,可以求得当地重力加速度g=9.7m/s2,试管夹到光电门1的距离约为6.2 cm.(以上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一架质量m=5.0×103kg的喷气式飞机从静止开始沿直线滑跑,受到竖直向上的升力F1=kv2,式中k为比例系数.当飞机滑跑s=500m时,刚好达到起飞速度60m/s.假设在滑跑过程中,飞机受到的阻力大小恒为飞机重力的0.02倍,发动机的牵引力恒定,重力加速度g=10m/s2,则(  )
A.在滑跑过程中飞机的加速度大小为3.6m/s2
B.飞机在滑跑过程中,发动机的功率恒定
C.在滑跑过程中牵引力对飞机做功的平均功率为5.7×105W
D.比例系数k=$\frac{125}{9}$N•s2•m-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2010年上海世博会上,拉脱维亚馆的风洞飞行表演令参观者大开眼界.如图(a)所示,圆柱体形状的风洞底部产生风速、风量保持不变的竖直向上的气流,表演者在风洞内通过身姿调整可改变所受向上的风力大小,以获得不同的运动效果.假设人体受风力大小与有效面积成正比,水平横躺时受风力有效面积最大.当人体与竖直方向成一定角度倾斜使受风力有效面积为最大值的一半时,恰好可以静止或匀速运动.已知表演者质量60kg,重力加速度g=10m/s2,无风力时不计空气阻力.

(1)表演者以水平横躺的姿势通过挂钩与轻绳连接悬停在距风洞底部高度h=3.6m处,某时刻释放挂钩,表演者保持姿势不变自由下落.为保证表演者不触及风洞底部,求从开始下落至开始风力的最长间隔时间.
(2)某次表演中,表演者从风洞最底端变换不同姿态上升过程的V-t图象如图(b)所示,估算0-3s过程风力对表演者所做的功.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