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欲测量一只G表的内阻rg和一个电源的电动势E及内阻r.要求:测量尽量准确、能测多组数据且滑动变阻器调节方便,电表最大读数不得小于量程的.待测元件及提供的其他实验器材有

A.待测电源E:电动势约1.5V,内阻在0.4﹣1.2Ω间

B.待测G表:量程500 μA,内阻在150~250Ω间

C.电流表A:量程2A,内阻约0.1Ω

D.电压表V:量程300mV,内阻约500Ω

E.定值电阻R0:R0=300Ω;

F.滑动变阻器R1:最大阻值10Ω,额定电流lA

H.电阻箱R2:0~9999Ω

J.开关S一个,导线若干

 

(1)小叶先利用伏安法测量G表内阻rg.

①图甲是小叶设计的实验电路图,其中虚线框中的元件是______;(填元件序号字母)

②说明实验所要测量的物理量_______________;

③写出G表内阻的计算表达式rg=__________________.

(2)测出rg=200Ω后,欧阳把G表和电阻箱R2串联、并将R2接入电路的阻值调到2800Ω,使其等效为一只电压表,接着利用伏安法测量电源的电动势E及内阻r.

①请你在图乙中用笔画线,将各元件连接成测量电路图;

②若利用测量的数据,作出的G表的示数IG与通过滑动变阻器R1的电流I的关系图象如图丙所示,则可得到电源的电动势E=_________v,内阻r=________Ω.(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5-2016学年黑龙江哈尔滨师范附中高二上期期中物理卷(解析版) 题型:实验题

?某同学用游标卡尺和螺旋测微器分别测量一个圆柱形电阻的直径和高度,测量结果如图甲和乙所示,测量直径时应该用______(填A、B、C)部分进行测量,该工件的直径为______mm,高度为______mm.

?他又用多用电表欧姆挡“×1”挡位测量了该电阻阻值,则该电阻阻值为______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5-2016学年山西太原五中高二上期月考物理卷(解析版) 题型:计算题

如图,两个点电荷a和b,相距40cm,电荷量分别为qa和qb,且|qa|=|9qb|,其中q1<0,q2>0。已知选无限远的电势为零,在点电荷Q的电场中,某点的电势可表示为,其中r为该点到Q的距离。求

(1)a、b连线上场强为零点的坐标(除无限远)

(2)a、b连线上电势为零点的坐标(除无限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5-2016学年辽宁实验中学分校高二上期期中物理卷(解析版) 题型:?????

如图所示的四种情况,通电导体均置于匀强磁场中,其中通电导线不受安培力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5-2016学年江西九江一中高二上期期中考试物理卷(解析版) 题型:计算题

(6分)如图所示,垂直于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有明显的圆形边界,圆心为O,半径为R,磁感应强度为B,现在在纸面内放上圆线圈,圆心在O处,半径为r(r<R),共有N匝。求:穿过这个线圈的磁通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5-2016学年湖北孝感高级中学高二上期期中物理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在同一平面有四根彼此绝缘的通电直导线,如图所示,四根导线中的电流大小关系为i1>i2>i3=i4,切断哪一导线中的电源能使O点(O点为四根导线所围正方形的中心)的磁感应强度减为最弱

A.切断i1 B.切断i2 C.切断i3 D.切断i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5-2016学年黑龙江牡丹江一中高二上学期期中物理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目前,世界上正在研究一种新型发电机叫磁流体发电机,如图表示它的原理:将一束等离子体喷射入磁场(速度方向垂直纸面进去),在磁场中有两块金属板A、B,这时金属板上就会聚集电荷,产生电压.以下正确的是( )

A.B板带正电

B.A板带正电

C.其他条件不变,只增大射入速度增大

D.其他条件不变,只增大磁感应强度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5-2016学年黑龙江牡丹江一中高二上期期中考试物理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某电场的电场线如图所示,则某点电荷在A点和B点所受电场力的大小关系是( )

A.FA>FB B. FA<FB

C.FA=FB D.电荷正负不明无法判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5-2016学年福建四地六校高一上期第一次联考物理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一辆以12m/s的速度在水平路面行驶的汽车,刹车过程中以4m/s2的加速度作匀减速直线运动,则汽车在5s内的位移是( )

A.10m B.18m C.24m D.30m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