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7.如图所示的电路中,A1和A2是完全相同的灯泡,线圈L的电阻可以忽略,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合上开关K接通电路时,A2先亮,A1后亮,最后一样亮
B.断开开关S切断电路时,A1和A2都要过一会儿才熄灭
C.断开开关S切断电路时,A2立刻熄灭,A1过一会熄灭
D.合上开关S接通电路时,A1和A2始终一样亮

分析 当开关接通和断开的瞬间,流过线圈的电流发生变化,产生自感电动势,阻碍原来电流的变化,根据楞次定律及串联电路的特点来分析.

解答 解:A、D、合上开关K接通电路时,A2立即正常发光,线圈中电流要增大,由于自感电动势的阻碍,灯泡A1中电流只能逐渐增大,则A2先亮,A1后亮,最后稳定后,一样亮.故A正确,D错误.
 B、C、断开开关S切断电路时,A2原来的电流立即减小为零,由于线圈中产生自感电动势,两灯泡串联和线圈组成回路,回路中电流从A1原来值逐渐减小到零,则A1和A2都要过一会儿才熄灭.故B正确,C错误.
故选:AB

点评 自感现象是特殊的电磁感应现象,同样遵守电磁感应的普遍规律楞次定律,对本题这种类型问题就是利用楞次定律来分析.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如图所示,将平行板电容器两极板分别与电池正、负极相接,两板间一带电液滴恰好处于静止状态.现贴着下板迅速插入一定厚度的金属板,则在插入过程中(  )
A.电路将有逆时针方向的短暂电流B.电容器的带电量减小
C.带电液滴仍将静止D.带电液滴将向下做加速运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如图所示是氢原子的能级图,现有大量处于n=3激发态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所辐射的光子中,只有一种能使某金属产生光电效应.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该光子一定是氢原子从激发态n=3跃迁到n=2时辐射的光子
B.若氢原子从激发态n=4跃迁到基态,辐射出的光子一定能使该金属产生光电效应
C.该光子一定是氢原子从激发态n=2跃迁到基态时辐射的光子
D.若氢原子从激发态n=4跃迁到n=3,辐射出的光子一定能使该金属产生光电效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普朗克曾经大胆假设:振动着的带电微粒的能量只能是某一最小能量值ε的整数倍,这个不可再分的最小能量值ε叫做能量子
B.由玻尔理论可知,氢原子的核外电子由较高能级跃迁到较低能级时,要辐射一定频率的光子,同时电子的动能减小,电势能增大
C.α粒子散射实验中少数α粒子发生了较大偏转,这是卢瑟福猜想原子核式结构模型的主要依据之一
D.在光电效应实验中,用同种频率的光照射不同的金属表面,从金属表面逸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Ek越大,则这种金属的逸出功W0越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2.如图所示,物体质量为m=10kg,受到与水平方向成37°角的力F=50N作用,从静止开始运动了s=5m,(已知,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1,sin37°=0.6).则
(1)求各力对物体做功的大小;
(2)合力对物体做的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匀速直线运动的合运动的轨迹必是直线
B.两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合运动的轨迹必是直线
C.一个匀变速直线运动和一个匀速直线运动的合运动的轨迹一定是曲线
D.两个初速度为0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合运动的轨迹一定是曲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我国于2012年10月25日在西昌卫星发射第16颗北斗导航卫星,这是第二代北斗导航工程的最后一颗卫星.这次发射的北斗导航卫星是一颗地球同步卫星,如图所示,若第16颗北斗导航卫星先沿椭圆轨道1飞行,后在远地点P处点火加速,由椭圆轨道1变成地球同步圆轨道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卫星在轨道2运行时的速度大于7.9km/s
B.卫星沿轨道2运动的过程中,有可能经过北京的正上空
C.卫星沿轨道2运动的周期一定比沿轨道1运动的周期大
D.卫星从轨道1的P点到轨道2上的P点时加速度变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6.某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测物块与长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图中长木板固定在水平桌面上,光滑的四分之一圆弧轨道与长木板的上表面在O点相切,一竖直标尺紧贴圆弧轨道左侧放置,圆弧曲面与标尺竖直面相切.
(1)在A点由静止释放物块,物块经圆弧轨道滑上长木板,最后停在a点,改变滑块释放的位置于B点,物块最后停在长木板上的b点,量出A、B间的高度h,a、b间的距离L,重力加速度为g,则物块与长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frac{h}{L}$.
(2)为了减小实验误差,多次改变物块释放的位置,测出每次物块释放的位置离A点的高度h,最后停在长木板上的位置离O点的距离x,作出x-h图象,则作出的图象应该是过原点(填“过原点”或“不过原点”)的一条倾斜的直线,求出图象的斜率为k,则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frac{1}{k}$.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用20N的水平外力F拉一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质量为10kg的物体,物体开始运动时计为0时刻,第5s末撤出外力F,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第1s末物体的速度为1m/sB.第6s末物体的速度为10m/s
C.前10s内物体的位移为50mD.前10s内物体的位移为75m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