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4.库仑定律的公式:F=$\frac{{{kq}_{1}q}_{2}}{{r}^{2}}$,万有引力的公式:F=$\frac{{{Gm}_{1}m}_{2}}{{r}^{2}}$.

分析 本题考查了库仑定律和万有引力的公式,比较简单,根据记忆可直接解答.

解答 解:库仑定律的内容为:真空中两个静止的点电荷之间的作用力与这两个电荷所带电量的乘积成正比,和它们距离的平方成反比,作用力的方向沿着这两个点电荷的连线,同名电荷相斥,异名电荷相吸.表达式为:F=$\frac{{{kq}_{1}q}_{2}}{{r}^{2}}$.
万有引力定律内容为:自然界中任何两个物体都是相互吸引的,引力的大小与两物体的质量的乘积成正比,与两物体间的距离的二次成反比,作用力在两个物体的连线上.公式为:F=$\frac{{{Gm}_{1}m}_{2}}{{r}^{2}}$
故答案为:F=$\frac{{{kq}_{1}q}_{2}}{{r}^{2}}$;F=$\frac{{{Gm}_{1}m}_{2}}{{r}^{2}}$

点评 解决该题关键要掌握库仑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的内容,根据库仑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的内容得出公式.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如图所示,一不可伸长的轻质细绳跨过定滑轮后,两端分别悬挂质量为m1和m2的物体A和B.若滑轮有一定大小,质量为m且分布均匀,滑轮转动时与绳之间无相对滑动,不计滑轮与轴之间的磨擦.设细绳对A和B的拉力大小分别为T1和T2,已知下列四个,关于T1的表达式中有一个是正确的,请你根据所学的物理知识,通过一定的分析,判断正确的表达式是(  )
A.T1=$\frac{(m+2{m}_{2}){m}_{1}g}{m+2({m}_{1}+{m}_{2})}$B.T1=$\frac{(m+2{m}_{1}){m}_{1}g}{m+4({m}_{1}+{m}_{2})}$
C.T1=$\frac{(m+4{m}_{2}){m}_{1}g}{m+2({m}_{1}+{m}_{2})}$D.T1=$\frac{(m+4{m}_{1}){m}_{2}g}{m+4({m}_{1}+{m}_{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5.用一细绳拉一小车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运动,若细绳忽然断开,则小车将做匀速直线运动,这时小车在水平方向上受到的力为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如图甲所示,水平直线MN上方有竖直向下的匀强电场,场强大小E=π×103 N/C,MN下方有垂直于纸面的磁场,磁感应强度B随时间t按如图乙所示规律做周期性变化,规定垂直纸面向外为磁场正方向.t=0时将一重力不计、比荷$\frac{q}{m}$=106C/kg的正点电荷从电场中的O点由静止释放,在t1=1×10-5s时恰通过MN上的P点进入磁场,P点左方d=124cm处有一垂直于MN且足够大的挡板.已知 sin53°=cos37°=0.8,sin37°=cos53°=0.6.求:

(1)电荷从P点进入磁场时速度的大小υ0
(2)电荷在t2=8×10-5 s时与P点的距离△s;
(3)电荷从O点出发运动到挡板所需时间t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质量为2kg的某物体放在光滑水平面上,受到一水平拉力为8N,物体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求物体4秒内的位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9.动能定理的公式:${W}_{合}=\frac{1}{2}m{{v}_{2}}^{2}-\frac{1}{2}m{{v}_{1}}^{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一带负电的粒子垂直磁场方向进入磁感应强度B=1T,已知粒子的$\frac{m}{q}$=10-5kg/c,v=3×105m/s,(粒子重力不计),求:
(1)带电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半径
(2)带电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如图所示,一根质量分布均匀的木杆竖直立在水平地面上,在木杆倾倒过程中底部没有滑动.以地面为重力势能零点,则动能恰好与重力势能相等时,木杆与水平地面间的夹角为(  )
A.15°B.30°C.45°D.6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一个电量q=-1×10-8C的电荷在电场中A点的电势能?A=7×10-6J,B点的电势能?B=-2×10-6J.求:
(1)A与B两点的电势;
(2)A与B两点的电势差;
(3)将电荷q′=3×10-6C从A移到B电场力所做的功.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