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题目】CS史密斯在1954年对硅和锗的电阻率与应力变化特性测试中发现,当受到应力作用时电阻率发生变化.这种由于外力的作用而使材料电阻率发生变化的现象称为“压阻效应”.压阻效应被用来制成各种压力、应力、应变、速度、加速度传感器,把力学量转换成电信号,半导体压阻传感器已经广泛地应用于航空、化工、航海、动力和医疗等部门.某兴趣小组在研究某长薄板电阻Rx的压阻效应时,找到了如图所示器材(已知Rx的阻值变化范围大约为几欧到几十欧):

A.电源E(3V,内阻约为1Ω)
B.电流表A1(0.6A,内阻r1=5Ω)
C.电流表A2(0.6A,内阻r2约为1Ω)
D.开关S,定值电阻R0
(1)为了比较准确地测量电阻Rx的阻值,请根据所给器材画出合理的实物连接图(部分导线已画出,电表A1、A2已标出);
(2)在电阻Rx上加一个竖直向下的力F时,闭合开关S,A1的示数为I1 , A2的示数为I2 , 则Rx=(用字母表示);
(3)Rx与压力F的关系如图l所示,某次测量时电表A1、A2的示数分别如图2、图3所示,则这时加在薄板电阻Rx上的压力为 N.

【答案】
(1)

解:测电阻阻值需要测出电阻两端电压与通过电阻的电流,实验给出两个电流表,可以用已知内阻的电流表与待测电阻并联,实验可以不使用电压表,测出电阻两端电压,另一个电流表串联在电路中测电路电流,电路图如图所示:


(2)
(3)1.5
【解析】解:(1)测电阻阻值需要测出电阻两端电压与通过电阻的电流,实验给出两个电流表,可以用已知内阻的电流表与待测电阻并联,实验可以不使用电压表,测出电阻两端电压,另一个电流表串联在电路中测电路电流,电路图如图所示:

(2.)电阻两端电压U=I1r1 , 通过电阻的电流I=I2﹣I1 , 电阻阻值RX= = ;(3)由图3所示电流表可知,其分度值为0.02A,示数:I1=0.26A,由图4所示电流表可知,其分度值为0.02A,示数为:I2=0.36A,
电阻阻值:Rx= = =13Ω,由图2所示图像可知,Rx=13Ω时压力F=1.5N;
所以答案是:(1)电路图如图所示;(2) ;(3)1.5.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近代天文学的独立宣言”指的是

A.《天体运行论》B.《关于托勒密和哥白尼两大世界体系的对话》

C.《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D.《物种起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边长为L的金属框abcd放置在匀强磁场中,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方向平行于ab边向上,当金属框绕ab边以角速度ω逆时针转动时,a、b、c、d四点的电势分别为φa、φb、φc、φd .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金属框中无电流,φad
B.金属框中电流方向沿a﹣d﹣c﹣b﹣a,φa<φd
C.金属框中无电流,Ubc=﹣
D.金属框中无电流,Ubc=﹣BL2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中E=10V,R1=4Ω,R2=6Ω,C=30μF电池内阻不计,求:

(1)闭合开关S , 求稳定后通过R1的电流;
(2)然后将开关S断开,求这以后流过R1的总电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17世纪,伽利略就通过实验分析指出:在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若没有摩擦,将保持这个速度一直运动下去,从而得出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的原因,这是采用了实验和逻辑推理相结合的方法.在物理学的重大发现中科学家们创造出了许多物理学研究方法,下列关于物理学研究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卡文迪许扭秤实验应用了微元的思想方法
B.E= 运用了比值定义的方法
C.速度v= ,当△t非常小时可表示t时刻的瞬时速度,应用了极限思想方法
D.在探究加速度、力和质量三者之间关系的实验中,应用了控制变量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R1=2Ω,R2=R3=4Ω,当电键Ka时,R2上消耗的电功率为4W,当电键Kb时,电压表示数为4.5V.试求:

(1)当电键Ka时,通过电源的电流和电源两端的电压;
(2)电源的电动势和内电阻.
(3)当电键Kc时,求电源输出功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A、B两物体叠放在水平地面上,已知A、B的质量分别为mA=10kg,mB=20kg,A、B之间,B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0.5.一轻绳一端系住物体A,另一端系于墙上,今用外力将物体B匀速向右拉出,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37°.

(1)画出A物体的受力分析图;
(2)求所加水平力F的大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表是四种交通工具的速度改变情况,假设均为匀变速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初始速度(m/s)

经过时间(s)

末速度(m/s)

5

5

10

0

10

10

0

10

20

0

20

30


A.甲的初速度最大,加速度最大
B.乙的速度变化最小
C.丙的速度变化最快
D.丁的末速度最大,加速度最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一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从某时刻开始计时,即t=0,在此后连续两个2s内物体通过的位移分别为4m和8m,求:
(1)物体的加速度大小.
(2)t=0时物体的速度大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