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2.某同学在做“利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实验中,先测得摆线长为97.50cm,摆球直径为2.00cm,然后用秒表记录了单摆振动50次所用的时间为99.9s.如果他测得的g值偏小,可能的原因是(  )
A.测摆线长时摆线拉得过紧
B.实验中误将49次全振动数为50次
C.开始计时,秒表过迟按下
D.摆线上端未牢固地系于悬点,振动中出现松动,使摆线长度增加了

分析 用摆线长度、摆球的直径、振动次数和所用时间推导出重力加速度的表达式,通过分析各物理量的大小对g的测量值的影响,即可得知各选项的正误.

解答 解:摆线的长度用L表示,摆球的直径用d表示,振动的次数用n表示,所用的时间用$\frac{4{π}^{2}{n}^{2}(L+\frac{d}{2})}{{t}^{2}}$表示,由单摆的周期公式T=2π$\sqrt{\frac{L+\frac{d}{2}}{g}}$=$\frac{t}{n}$得:
g=$\frac{4{π}^{2}{n}^{2}(L+\frac{d}{2})}{{t}^{2}}$
A、测摆线长时摆线拉得过紧,代入的L值要比单摆摆动时的大,由上式可知g的测量值偏大,选项A错误
B、实验中误将49次全振动数为50次,代入的n值变大,由上式可知g的测量值偏大,选项B错误
C、开始计时,秒表过迟按下,代入的时间t值偏小,由上式可知g值的测量值偏大,选项C错误.
D、摆线上端未牢固地系于悬点,振动中出现松动,使摆线长度增加了,即为单摆的实际摆长比测量值答,代入的是测量值,所以由上式可知,g值偏小,选项D正确.
故选:D

点评 对于用单摆测量重力加速度的误差分析:
(1)本实验系统误差主要来源于单摆模型本身是否符合要求,即:悬点是否固定,是单摆还是复摆,球、线是否符合要求,振动是圆锥摆还是在同一竖直平面内振动以及测量哪段长度作为摆长等等.只要注意了上面这些方面,就可以使系统误差减小到远远小于偶然误差而忽略不计的程度.
(2)本实验偶然误差主要来自时间(即单摆周期)的测量上.因此,要注意测准时间(周期).要从摆球通过平衡位置开始计时,并采用倒计时的方法,不能多记振动次数.为了减小偶然误差,应进行多次测量然后取平均值. 
(3)本实验中长度(摆线长、摆球的直径)的测量时,读数读到毫米位即可(即使用卡尺测摆球直径也需读到毫米位).时间的测量中,秒表读数的有效数字的末位在“秒”的十分位即可.
对于用单摆测量重力加速度的误差来源:
(1)悬点不固定,导致摆长改变.实验时保持悬点不变.    
(2)摆长太短,一般需选择1米左右. 
(3)摆长测量时候只测量线长.正确应该是:竖直悬挂,用米尺测出摆线长l,用游标卡尺测出摆球直径d. 摆长L=l+$\frac{d}{2}$. 
(4)摆到最高点或任意某位置开始计时,单摆做类似圆锥摆运动. 正确应该:从平衡位置开始计时,保持单摆在同一竖直平面内摆动. 
(5)摆角太大,正确应该:摆角控制在5°内,尽量做简谐振动.    
(6)秒表读数误差,秒表计时太短. 一般而言,测30~50次全振动时间比较合适.实验中,我们应尽量减小实验误差,摆长选择约为1米左右,要求相对误差≤0.5%,累积多次全振动时间求周期和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7.如图是用自由落体法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时得到的一条纸带,有关尺寸已在图中注明,取n点来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下面列举一些计算n点速度的方法,其中正确的是(  )
A.n点是第n个点,则vn=gnTB.n点是第n个点,则vn=g(n-1)T
C.vn=$\frac{{x}_{n}+{x}_{n+1}}{2T}$D.vn=$\frac{{h}_{n+1}-{h}_{n-1}}{2T}$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如图所示,木板A质量mA=1kg,足够长的木板B质量mB=4kg,质量为mC=4kg的木板C置于木板B上,水平地面光滑,B.C之间存在摩擦,开始时B、C均静止,现使A以v0=12m/s的初速度向右运动,与B碰撞后以4m/s的速度弹回(A与B碰撞时间极短)(g=10m/s2),
(1)求B与A碰撞后瞬间的速度;
(2)如B.C间动摩擦因数μ=0.2,求碰撞后C在B上滑行距离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对质点运动的描述,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当物体受到的合外力为零时,物体仍然可以做曲线运动
B.某时刻质点的速度为零则此时刻质点的加速度一定为零
C.平抛运动是加速度不变的运动
D.匀速圆周运动是加速度不变的运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如图所示,一个内壁光滑的绝热的圆柱形薄气缸,缸内有一个绝热活塞(活塞体积不计)将气缸分割成A、B两部分.活塞与桶壁无摩擦,不漏气.筒的顶部轻轻放上一质量与活塞K相等的导热性能良好的盖,盖与筒的上端边缘接触良好(无漏气缝隙).当B中气体温度t=27℃时,活塞上方A中盛有压强为pA=1.0×105Pa理想气体,下方B中盛有压强为pB=1.2×105Pa的理想气体,B中气体体积占总容积的$\frac{1}{10}$.现对B中气体缓慢加热,当达到平衡时,B中气体体积变为总容积的$\frac{2}{5}$.问B内气体温度t′是多少摄氏度?(已知到期压强为p0=1.0×105Pa.假设在加热过程中气缸与活塞K均不会被熔化,环境温度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7.液体与固体接触的位置会形成液体附着层,使得水在玻璃试管中的液面与器壁接触的位置向下弯曲,水银在玻璃试管中的液面与器壁接触的位置向上弯曲.关于上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附着层的分子比内部密集,表现为浸润
B.水附着层的分子比内部稀疏,表现为浸润
C.水银附着层的分子比内部密集,表现为浸润
D.水银附着层的分子比内部稀疏,表现为不浸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4.有一门旧式大炮水平发射一枚质量为10kg的炮弹,炮弹飞出的速度是600m/s,炮身的质量为2000kg,求:大炮后退的速度?如果炮后退中所受阻力是它重力的50%,大炮能后退多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U}_{92}^{238}$经过多次α衰变和多次β衰变成${Pb}_{82}^{206}$变后,则${U}_{92}^{238}$变成${Pb}_{82}^{206}$的衰变方程为${\;}_{92}^{238}$U→${\;}_{82}^{206}$Pb+8${\;}_{2}^{4}$He+6${\;}_{-1}^{0}$e若${U}_{92}^{238}$的质量为m1,${Pb}_{82}^{206}$的质量为m2,α粒子的质量为mα,β粒子的质量mβ,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为c,则上述衰变过程中释放的核能为(m1-m2-8mα-6mβ)c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2.一定量的理想气体从状态M可以经历过程1或者过程2到达状态N,其p-V图象如图所示.在过程1中,气体始终与外界无热量交换;在过程2中,气体先经历等容变化再经历等压变化.对于这两个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气体经历过程1,其温度降低
B.气体经历过程1,其内能减小
C.气体在过程2中一直对外放热
D.气体在过程2中一直对外做功
E.气体经历过程1的内能改变量与经历过程2的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