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1.许多科学家在物理学发展中做出了重要贡献,下列叙述中符合物理学史的是(  )
A.卡文迪许通过扭秤实验,总结并提出了真空中两个静止点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B.库伦发现了点电荷的相互作用规律,安倍通过油滴实验测定了元电荷的数值
C.牛顿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并通过实验测出了引力常量
D.法拉第经过多年的实验探索终于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

分析 根据物理学史和常识解答,记住牛顿、卡文迪许、法拉第等著名物理学家的主要贡献即可.

解答 解:A、库仑在前人的基础上,通过实验得到真空中点电荷的相互作用规律,故A错误;
B、库伦发现了点电荷的相互作用规律,密立根通过油滴实验测定了元电荷的数值,故B错误;
C、牛顿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卡文迪许通过实验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故C错误;
D、法拉第经过多年的实验探索终于在1832年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物理学史,是常识性问题,对于物理学上重大发现、发明、著名理论要加强记忆,这也是考试内容之一.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关于电磁波的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磁波在真空中的速度为c=2.00×108m/s
B.在电磁波谱中,紫外线的频率比γ射线的频率小
C.只有高温的物体才能发射红外线
D.手机只能接收电磁波,不能发射电磁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2.2012年11月25日,歼15舰载机成功阻拦着陆“辽宁号”航母后,又沿航母舰首14°上翘跑道滑跃式起飞,突破了阻拦着舰、滑跃起飞关键技术.甲板上的阻拦索具有关键作用,阻拦索装置完全由我国自主研制制造,在战机着舰时与尾钩完全咬合后,在短短数秒内使战机速度从数百公里的时速减少为零,并使战机滑行距离不超过百米.(取g=10m/s2

(1)设歼 15飞机总质量m=2.0×104kg,到达着陆甲板水平部分后在阻拦索的作用下,速度由v0=50m/s减为零,要求滑行距离在50m到100m之间,水平方向其他作用力不计,此过程可视为匀减速运动.求阻拦索对飞机的水平作用力的范围.
(2)若航母飞行甲板水平,前端上翘,水平部分与上翘部分平滑连接,连接处D点可看作圆弧上的一点,圆弧半径为R=100m(如图2所示).已知飞机起落架能承受的最大作用力为飞机自重的11倍,求飞机安全起飞经过D点的最大速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关于运动的描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的速度为零,加速度一定为零B.物体的速度增大,加速度必定变大
C.匀变速运动的物体,速率均匀变化D.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速率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6.如图甲所示,将封有一定质量空气的密闭塑料袋从海拔500m、气温为18℃的山脚下带到海拔3200m、气温为10℃的山顶上,情形如图乙所示.图甲(选填“甲”或“乙”)中袋中气体分子平均动能大.从甲图到乙图过程中,袋内气体减小的内能大于(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气体放出的热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关于参考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参考系就是不动的物体
B.任何情况下,只有地球才是最理想的参考系
C.在空中运动的物体不能作为参考系
D.选择不同的参考系观察同一物体的运动,可能有不同的观察结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如图所示电路中,灯LA、LB完全相同,带铁芯的线圈L的电阻可忽略,则(  )
A.S闭合瞬间,LA、LB同时发光,接着LA熄灭,LB更亮
B.S闭合瞬间,LA不亮,LB立即亮
C.S闭合瞬间,LA、LB都不立即亮
D.稳定后再断开S的瞬间,LB不能立即熄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题

20.在研究平抛物体运动的实验中,用一张印有小方格的纸记录轨迹,小方格的边长为L=1.25cm,若小球在平抛运动过程中的几个位置如图中的a、b、c、d所示.(g取9.8m/s2) 
(1)小球平抛的初速度v0的数值为1.4 m/s.
(2)在图中找出小球的抛出点,画出小球的运动轨迹和以抛出点为坐标原点的x、y坐标轴.抛出点O在a点左侧4L处(以L表示),a点上方$\frac{1}{2}L$处(以L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用比值法定义物理量是物理学中一种常用方法,以下物理量表达式中不属于比值法定义的是(  )
A.电源电动势$E=\frac{{{W_{\;}}}}{q}$B.导体电阻$R=\frac{{{U_{\;}}}}{I}$
C.电容器的电容$C=\frac{{{ε_r}S}}{4πKd}$D.电流强度$I=\frac{{{q_{\;}}}}{t}$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