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5.(1)某同学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主要步骤如下:
A.在桌面上放一块方木板,在方木板上铺一张白纸,用图钉把白纸钉在方木板上;
B.用图钉把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另一端拴上两条细绳套;
C.用两只弹簧秤通过细绳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使结点达到某一位置O,记下O点的位置,记录下两个弹簧秤的示数;
D.按选好的标度,用铅笔和刻度尺作出两个弹簧测力计的拉力F1和F2的图示,并用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出合力F′;
E、用一个弹簧测力计,通过细绳套拉橡皮条使其伸长,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记下细绳的方向,按同一标度作出这个力的图示F;
F.比较力F′与F的大小和方向,得出结论.
上述步骤中,有重要遗漏内容的步骤序号是C和E;
遗漏内容分别是C中未记下两条细绳的方向和E中未说明把橡皮条的结点拉到位置O.
(2)(5分)某同学在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时,用A、B两个弹簧秤同时拉结点到O点位置,此时两弹簧秤的读数分别是FA=5.70N和FB=4.50N.以1cm表示1N的比例,用作图法求出FA、FB的合力F的大小和方向(保留作图痕迹),其合力F的大小为7.60N.

分析 (1)步骤C中只有记下两条细绳的方向,才能确定两个分力的方向,进一步才能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合力;步骤E中只有使结点到达同样的位置O,才能表示两种情况下力的作用效果相同;
(2)根据力的图示法作出力的图示;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以FA和FB为边做出平行四边形,其对角线即为合力的理论值大小.

解答 解:(1)本实验为了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采用的方法是作力的图示法,作出合力和理论值和实际值,然后进行比较,得出结果.所以,实验时,除记录弹簧秤的示数外,还要记下两条细绳的方向,以便确定两个拉力的方向,这样才能作出拉力的图示.步骤C中未记下两条细绳的方向;步骤E中未说明把橡皮条的结点拉到位置O.
(2)根据力的图示法作出图象,如图所示:
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出FA和FB的合力F,如图所示,由图示可得合力:F=7.60N
故答案为:(1)C;E;C中未记下两条细绳的方向;E中未说明把橡皮条的结点拉到位置O;
(2)如图所示;7.60N

点评 本实验关键理解实验原理,根据实验原理分析实验步骤中有无遗漏或缺陷,因此掌握实验原理是解决实验问题的关键,要掌握作力的图示的方法,难度适中.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1)在探究加速度a与合外力F、质量M之间的关系时,采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遮光片宽度d很窄且不变,每次释放小车(质量为M)时x保持不变,若认为悬挂物重力mg等于小车受到的F,则必须使小车和悬挂物质质量满足条件m<<M,同时在开始实验前还应该平衡摩擦力,每次挡光片过光电门,数字计时器能计录挡光时间△t.
(2)展开实验时采用控制变量思想:
A.保持小车质量M不变,改变悬挂物重mg,若$\frac{1}{△{t}^{2}}$∝mg(用M、x、d、△t、g中的字符表达)就可以知道a∝F
B.保持悬挂物重力mg不变,改变小车质量M,若△t2∝M(用m、x、d、△t、g中的字符表达)就可以知道
a∝$\frac{1}{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如图所示,两个长木板AB、BC静止在水平地面上,其中AB固定在地面上,BC与地面间光滑,两个长木板质量均为M=4kg.一质量m=2kg的物块P以速度v0=8m/s滑上长度L=7m的长木板AB.已知物块P与长木板AB、AC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0.2,重力加速度g=10m/s2.求:
(1)物块P滑到B点时的速度v1
(2)要使物块P不从BC上滑下,长木板BC的最短长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如图所示为某工厂的一条自动生产线.一质量为m=200kg的货物(货物可视为质点),从光滑圆弧轨道ABC的A点由静止释放,再经过传送带运送到平台D处.圆弧轨道半径R=1.0m,圆心O与A点连线水平,C端与平台D处高度差为2.5m.传送带和水平面件的夹角为θ=37°,传送带与货物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75,传送带在电动机带动下以v0=1.0m/s的速度沿顺时针方向匀速运动(取g=10m/s2,sin37°=0.6,cos37°=0.8.).求:
(1)货物到达C端时的速度;
(2)货物在传送带上运行的时间(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0.在物理学的发展过程中,许多物理学家的科学发现推动了人类历史的进步.下列表述符合物理学史实的是(  )
A.普朗克为了解释黑体辐射现象,第一次提出了能量量子化理论
B.贝克勒尔通过对天然放射性的研究,发现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
C.玻尔大胆提出假设,认为实物粒子也具有流动性
D.爱因斯坦为了解释光电效应的规律,提出了光子说
E.卢瑟福通过对α粒子散射实验的研究,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取水平地面为重力势能零点.一物块从某一高度水平抛出,在抛出点其动能与重力势能恰好相等.不计空气阻力.该物块落地时的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  )
A.30°B.45°C.60°D.7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将地球看成是做匀速转动的圆球体,地球半径为R,地球自转的周期为T,则赤道上某点的线速度v=$\frac{2πR}{T}$,角速度ω=$\frac{2π}{T}$.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1)根据电场强度的定义式E=F/q.在国际单位制中,电场强度的单位应是A
A、牛/库      B、牛/焦     C、焦/库    D、库/牛
(2)关于磁感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A、两条磁感线可以相交
B、磁感线是磁场中实际存在的线
C、磁感线总是从N极出发,到S极终止
D、磁感线的疏密程度反映磁场的强弱
(3)电饭锅在220v额定电压下工作达到额定功率700w时,通过电饭锅的电流约为A
A、3.2A     B、3.5A     C、2.8A     D、3.4A
(4)如图所示是一个按正弦规律变化的交变电流的现象,根据图象可知该正弦交变电流的周期是B
A、0.02s      B、0.04s      C、0.06s     D、20s
(5)“北斗”导航卫星向地面发射频率为1.5×109Hz的电磁波,其波长为0.2m(真空中光速为3×108m/s).电磁波在进入地球大气层后频率不变(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6)假设在真空中有两个带正电的点电荷,电荷量均为Q=1C,它们之间的距离r=3m.静电力常量K=9.0×109N•m2/c2.求:
(1)这两个点电荷之间的静电力是引力还是斥力;
(2)这两个点电荷之间的静电力F大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某金属在一束频率为v1的光照射下,恰能发生光电效应.改用另一束强度相同、频率为v2(v2>v1)的光照射时.则(  )
A.逸出的光电子初动能增加,光电子数增加
B.逸出的光电子初动能增加,光电子数减少
C.逸出的光电子初动能增加,光电子数不变
D.逸出的光电子初动能不变,光电子数增加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