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如图所示,是伽利略著名的斜面理想实验,实验设想的步骤有:
①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小球在该斜面上仍然要达到原来的高度.
②两个对接的斜面,让静止的小球沿一个斜面滚下,小球将滚上另一个斜面.
③继续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最后使它成水平面,小球将永远运动下去.
④如果没有摩擦,小球将上升到原来释放时的高度.
请将上述步骤按照正确的顺序排列_____(填写序号).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火星探测器升空后,先在地球表面附近以线速度v环绕地球周围飞行,再多次调整速度进入地火转移轨道,最后再一次调整速度以线速度在火星表面附近环绕火星圆周飞行。若认为地球和火星都是质量分布均匀的球体,已知火星与地球的半径之比为1:2,密度之比为5:7,设火星与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分别为
和
,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一般的转动机械上都标有“转速×××r/min”,该数值是转动机械正常工作时的转速,不同的转动机械上标有的转速一般是不同的,下列有关转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转速越大,说明该转动机械正常工作时转动的线速度一定越大
B. 转速越大,说明该转动机械正常工作时转动的角速度一定越大
C. 转速越大,说明该转动机械正常工作时转动的周期一定越大
D. 转速越大,说明该转动机械正常工作时转动的频率一定越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绝缘粗糙的水平面上相距为6L的A、B两处分别固定电荷量不等的正电荷,两电荷的位置坐标如图(甲)所示,已知A处电荷的电量为+Q。图(乙)是A、B连线之间的电势φ与位置x之间的关系图象,图中x=L点对应图线的最低点, x= -2L处的纵坐标φ=2φ0;x=2L处的纵坐标φ=,若在x= -2L处的C点由静止释放一个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带电物块(可视为质点),物块随即向右运动(假设此带电物块不影响原电场分布)。求:
(1)固定在B处的电荷的电量QB;
(2)小物块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应多大,才能使小物块恰好到达x=2L处;
(3)若小物块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小物块运动到何处时速度最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一质点由静止开始按如图所示的规律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质点在2t0的时间内始终沿正方向运动,且在2t0时距离出发点最远
B. 质点做往复运动,且在2t0时回到出发点
C. 质点在时的速度最大,且最大的速度为
D. 质点在2t0时的速度最大,且最大的速度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当滑动变阻器R3的滑片向右移动一小段距离后,电压表V1和电压表V2的示数变化量分别为和
(均取绝对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电压表 V1的示数变大,电压表V2的示数变小,且有
B. 电压表 V1的示数变小,电压表V2的示数变大,且有
C. 电容器的左极板带正电,且两极板之间的电场强度减小
D. 电源的输出功率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平行金属导轨与水平面成θ角,导轨与固定电阻R1和R2相连,匀强磁场垂直穿过导轨平面,有一导体棒ab,质量为m,导体棒的电阻与固定电阻R1和R2的阻值均相等,与导轨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导体棒ab沿导轨向上滑动,当上滑的速度为v时,受到安培力的大小为F,此时( )
A.电阻R1消耗的热功率为
B.电阻R2消耗的热功率为
C.整个装置因摩擦而消耗的热功率为μmgvcosθ
D.整个装置消耗机械能的功率为(F+μmgcosθ)v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有一个小灯泡上标有“
”的字样,某同学为了测量小灯泡在不同电压下的电动率,从实验室找到以下器材:
A.电流表头G(,内阻为
)
B.电流表A(,内阻约为
)
C.电阻箱()
D.滑动变阻器R(,
)
E.学生电源(直流,内阻不计)
F.开关.导线若干
(1)由于表头量程偏小,该同学首先需将表头改装成量程为的电压表,则应该将表头与电阻箱_____(填“并联”或“串联”),并将该电阻箱阻值调为______
。
(2)接着该同学用改装后的电压表测量小灯泡在不同电压下的电功率,请在虚线方框中画出实验原理图____________。
(3)某次测量,电流表指针偏转如图甲所示,则电流表的示数为________A。
(4)该小组描绘出的伏安特性曲线如图乙所示,若将2只相同的小灯泡串联后,直接与电动势为.内阻为
的电源组成闭合回路,每个小灯泡的功率约为___________W(保留两位小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光滑水平面上有一直角坐标系,质量m=4 kg的质点静止在坐标原点O处.先用沿x轴正方向的力F1=8 N作用了2 s;然后撤去F1,并立即用沿y轴正方向的力F2=24 N作用1 s,则质点在这3 s内的轨迹为图中的( ).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