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4.如图所示,水平面AB与可动平面BC相切于点B.一质量为m=1kg的物块(可视为质点)静止于A点,AB之间的距离s=2m,物块与AB段、BC段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0.5,重力加速度g取10m/s2
(1)对物块施加F=11N的水平拉力,使物块从静止开始向右运动,到达B点时撤去拉力,物块恰好运动到C点,求BC段的长度;
(2)若将可动平面BC绕B点逆时针旋转37°后固定(AB段和BC段仍平滑连接),要使物块仍能运动C点,则在AB段对物块施加的水平F′至少多大?

分析 (1)物块在AB段匀加速直线运动,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列式求解加速度,根据速度位移关系公式列式求解末速度;在BC段同样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列式求解加速度,根据速度位移关系公式列式求解BC间距;
(2)将可动平面BC绕B点逆时针旋转37°后固定,对BC过程,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列式求解加速度,根据速度位移公式求解B点速度;对AB过程,根据速度位移公式求解加速度,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列式求解拉力.

解答 解:(1)物块在AB段匀加速直线运动,由牛顿第二定律,有:
F-μmg=ma1
解得:
a1=6m/s2
则到达B点时速度为vB,由2a1x=vB2
v=$\sqrt{2{a}_{1}x}$=2$\sqrt{6}$m/s
滑上BC后,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μmg=ma2
刚好到达C点,故有:
2a2L=vB2
解得BC长度:
L=2.4m
(2)将BC倾斜,滑上BC后,由牛顿第二定律,有:
mgsin37°+μmgcos37°=ma3
解得:
a3=10m/s2
物体仍能刚好到达c端,根据速度位移关系公式,有:
vB2=2a3L
在AB段,根据速度位移关系公式,有:
vB2=2ax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F-μmg=ma
联立解得:
F=17N
答:(1)对物块施加F=11N的水平拉力,使物块从静止开始向右运动,到达B点时撤去拉力,物块恰好运动到C点,则BC段的长度为2.4m;
(2)若将可动平面BC绕B点逆时针旋转37°后固定(AB段和BC段仍平滑连接),要使物块仍能运动C点,则在AB段对物块施加的水平F′至少为17N.

点评 本题关键是明确物体的受力情况和运动情况,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列式求解加速度,根据运动学公式列式求解各个运动学参量,不难.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光滑水平面的左端有一固定的倾斜轨道,轨道面都是光滑曲面,曲面下端与水平面相切,如图所示.开始时有一个小滑块A放置在倾斜轨道上,距水平面的高度为h,A从静止滑下,与静止在水平面上的另一个小滑块B发生对心碰撞,碰撞时间极短.第一次碰撞后小滑块A将返回顷斜轨道,最高点能够到达距水平面$\frac{1}{4}$h处.已知小滑块A的质量为m、小滑块B的质量为5m,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求第一次碰撞过程中系统损失的机械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5.如图所示,MN两侧有磁感应强度分别为B1和B2的匀强磁场,且 B1=3B2,有一带电粒子以速度 v,从两个磁场的交界处垂直和界面进入磁场B1,并在其中做匀速圆周运动,当粒子进入磁场B2后,粒子的运动情况是(  )
A.仍做匀速圆周运动,速率不变,但轨道半径变为原来的 3 倍
B.仍做匀速圆周运动,轨道半径不变,但速率减为原来的$\frac{1}{3}$倍
C.仍做匀速圆周运动,且周期不变
D.仍做匀速圆周运动,且周期变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一质量m=2.0×10-6kg,电荷量为q=-5×10-8C的带电微粒,从平行带电板A的上方高h=30cm处自由落下,经A板小孔进入两板间的匀强电场中,两极板相距d=20cm,为使微粒不至于碰到B板(见图),A,B间的电压大小至少为多少?(g取10m/s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如图所示,a、b分别是甲、乙两辆车从同一地点沿同一直线同时运动的速度图象,t0时刻两图象相交,由图象可以判断(  )
A.两车只有t0时刻速率相等B.两车在t0时刻相遇
C.2s后甲、乙两车的加速度大小相等D.两车在t0时刻相距最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如图所示,匀强磁场中有一由半圆弧及其直径构成的导线框,总电阻为r,半径为R,开始时,半圆直径与磁场边缘重合;磁场方向垂直于半圆面(纸面)向里,磁感应强度大小随时间的变化关系为B=kt(k为已知常数).从t=0时刻开始,该线框绕过圆心O、垂直于半圆面的轴匀速转动,则当导线框转过$\frac{π}{4}$时,线框中感应电流的大小和方向是(  )
A.$\frac{kπ{R}^{2}}{4r}$逆时针B.$\frac{kπ{R}^{2}}{2r}$逆时针C.$\frac{kπ{R}^{2}}{8r}$顺时针D.$\frac{3kπ{R}^{2}}{8r}$顺时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探究求合力的方法”的实验情况如图甲所示,其中A为固定橡皮筋的图钉,O为橡皮筋与细绳的结点,OB和OC为细绳.图乙是在白纸上根据实验结果画出的图示.

(1)某次实验中,拉OC细绳的弹簧秤指针位置如图甲所示,其读数为2.80N,乙图中的F与F′两力中,方向一定沿AO方向的是F′.
(2)关于此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D
A.两个分力F1,F2的方向一定要垂直
B.两个分力F1,F2间夹角要尽量大些
C.两次拉橡皮筋时,需将橡皮筋结点拉至同一位置
D.拉橡皮筋时,弹簧秤、橡皮筋、细绳应贴近木板且与木板平面平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如图,每个电阻均为R,则AB间的总阻值为2.75R.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如图所示,电路(a)、(b)中,电阻R和自感线圈L的电阻值相同且较小.在接通K或断开K时,下列判断中正确的(  )
A.在电路(a)中,接通K时,S将马上变亮
B.在电路(a)中,断开K时,S将变得更亮,然后渐渐变暗
C.在电路(b)中,断开K时,S将变得更亮,然后渐渐变暗
D.在电路(b)中,接通K时,S将渐渐变亮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