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6.一玩具小车在平直路上运动的位移-时间(x-t)图象如图所示,由图可知(  )
A.第15s末汽车距出发点的位移为20mB.前10s内汽车的速度为3m/s
C.前10s内汽车的加速度为3m/s2D.前25s内汽车做单方向直线运动

分析 解决本题要注意利用位移时间图象的特点:从图象上直接可以知道某一时刻物体的位置,图象的斜率代表物体的速度,速度的正负代表运动的方向.

解答 解:A、根据位移时间图象可知t=15s时,物体的位移为30m.故A错误.
B、图象的斜率代表物体的速度,则前10s内汽车的速度为V1=$\frac{30}{10}$=3m/s,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汽车的加速度为0,故B正确,C错误.
D、由于前10s内汽车的速度为V1═3m/s,t=15s后物体速度为V2=$\frac{20-30}{25-15}$=-1m/s,负号表明汽车开始沿x负方向运动.所以前25s内汽车不是单向直线运动.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 解决图象类题目要注意看纵坐标,分清是速度图象还是位移图象,这是解题的关键和基础.位移图象的斜率代表物体运动的速度,而速度图象的斜率代表物体的加速度.速度图象拐点代表物体的速度减小,位移图象的拐点代表物体运动方向发生变化.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如图所示,ab是水平面上一个圆的直径,在ab的正上方有一根通电导线ef,且ef平行于ab,当ef竖直向上平移时,穿过这个圆面的磁通量将(  )
A.逐渐变大B.逐渐变小
C.始终为零D.不为零,但始终保持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如图所示,真空中带电量为Q的等量异种点电荷放置在A、B两点,O是AB连线的中点,OP垂直于AB,P到正电荷的连线与AB成θ角,O到正点电荷的距离为d,则P点场强为$\frac{{2kQ{{cos}^3}θ}}{d^2}$,O点场强为$\frac{2kQ}{d^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如图所示是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装置,实验中使用半径相等的钢质小球1和2,且小球1的质量大于小球2的质量.
(1)实验的几个操作步骤如下(请填空):
①安装好实验装置,调节斜槽使其末端出口处在水平方向方向上,并记下重垂线所指的位置O.
②不放小球2,让小球1从斜槽上A点由静止滚下,并落在地面上.重复多次,用尽可能小的圆把小球的所有落点都圈在里面,其圆心就是小球落点的平均位置.
③把小球2放在斜槽前端边缘处的B点,让小球1从A点由静止滚下,使它们碰撞.重复多次,并使用与第一步同样的方法分别标出碰撞后两小球落点的平均位置.
④用刻度尺分别测量三个落地点的平均位置离O点的距离,即线段OM、OP、ON的长度.
(2)在上述实验中,
①P点是第2步中小球1的落点的平均位置;N点是实验中第3步中小球2落点的平均位置.
②如果小球1和2的质量分别为m1和m2,请写出本实验要验证的表达式m1•$\overline{OP}$=m1•$\overline{OM}$+m2•$\overline{ON}$,.
③三个落地点距O点的距离OM、OP、ON与实验所用的小球质量是否有关?有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在研究平抛运动的实验中,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①
①使斜槽末端的切线保持水平
②每次使小球从不同的高度滚下
③钢球与斜槽间必须是光滑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打点计时器是利用交流(填交流或直流)电源进行计时的仪器,若电源频率为50HZ则它们每隔0.02秒打一个点,其中电磁打点计时器所用电压为4-6伏,电火花打点计时器所用电压为220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8.如图所示,地球绕OO′轴自转,则下列正确的是(  )
A.A、B两点的角速度相等B.A、B两点线速度相等
C.A、B两点的转动半径相同D.A、B两点的转动周期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5.如图1为“用DIS(位移传感器、数据采集器、计算机)研究加速度和力的关系”的实验装置.

(1)在该实验中必须采用控制变量法,应保持小车总的质量不变.平衡摩擦力后,用钩码所受的重力作为小车所受的合外力F,用DIS测小车的加速度a.
(2)改变所挂钩码的数量,多次重复测量.在某次实验中根据测得的多组数据可画出a-F关系图线(如图2所示).此图线的AB段明显偏离直线,造成此误差的主要原因是C
A.小车与轨道之间存在摩擦
B.导轨保持了水平状态
C.所挂钩码的总质量太大
D.所用小车的质量太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6.某同学在做测定木板与木块间的动摩擦因数的实验时,设计了两种实验方案.
方案A:木板固定,用弹簧秤拉动木块.如图(a)所示.
方案B:木块固定,用手拉动木板,如图(b)所示.除了实验必需的弹簧秤、木板、木块、细线外,该同学还准备了质量为200g的配重若干个.(g=10m/s2
①上述两种方案中,你认为更合理的是方案B,原因是B方案中拉物体不需要一定保持匀速;
②该同学在木块上加放配重,改变木块对木板的正压力.记录了5组实验数据.如表所示,则可测出木板与木块间的动摩擦因数0.25
实验次数12345
配重(个数)01234
弹簧秤读数/N0.501.001.501.802.50
木块重/N2.00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