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6.如图甲所示,两足够长的平行导轨间距为L=0.4m,导轨上端连接一阻值为R=0.2Ω的电阻,导轨平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θ=37°,导轨所在空间以直线MN为边界分为上、下两个区域,下区域中存在垂直导轨平面向上的匀强磁场,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为B0=0.5T.质量为m=0.2kg、电阻为r=0.2Ω的导体棒跨在两导轨上并与导轨接触良好. t=0时刻开始,导体棒从磁场边界MN处在平行导轨向下的力F作用下由静止开始运动,力F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t=2s以后磁感应强度大小开始变化(磁感应强度始终不为零),但导体棒始终做匀加速运动.若全过程中电阻R产生的热量为8.5J,取g=10m/s2,sin37°=0.6,cos37°=0.8.求:

(1)导体棒与导轨之间的动摩擦因数:
(2)0~2s内拉力F做的功;
(3)t=2s以后,磁感应强度随时间t变化的函数关系式.

分析 (1)当拉力分别为1.2N、2.8N时,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列方程求解动摩擦因数;
(2)求出整个过程中克服安培力做的功,根据运动学公式求解2s末的速度和2s内的位移,根据动能定理求解拉力做的功;
(3)根据共点力的平衡条件列方程求解磁感应强度随时间t变化的函数关系式.

解答 解:(1)设加速度为a,动摩擦因数为μ,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F1-μmgcosθ=ma,
当拉力为2.8N时,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F2-μmgcosθ-B0IL=ma,
其中I=$\frac{E}{R+r}=\frac{{B}_{0}Lv}{R+r}=\frac{{B}_{0}Lat}{R+r}$,其中t=2.0s,
联立解得:a=8m/s2,μ=0.25;
(2)0~2s内电阻R产生的热量为8.5J,则导体棒上产生的热量为8.5J,
整个过程中克服安培力做的功W=2Q=2×8.5J=17J;
2s末的速度v=at=16m/s,位移x=$\frac{v}{2}t=\frac{16}{2}×2m=16m$,
根据动能定理可得:WF-W-μmgxcosθ=$\frac{1}{2}m{v}^{2}$-0,
解得WF=49J;
(3)t=2s以后,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为B,根据共点力的平衡条件可得:
F1-μmgcosθ-BIL=0,即:F1-μmgcosθ-$\frac{{B}^{2}{L}^{2}at}{R+r}$=0,
解得:B=$\frac{1}{2\sqrt{t}}$ (T).
答:(1)导体棒与导轨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5:
(2)0~2s内拉力F做的功49J;
(3)t=2s以后,磁感应强度随时间t变化的函数关系式为B=$\frac{1}{2\sqrt{t}}$ (T).

点评 对于电磁感应问题研究思路常常有两条:一条从力的角度,重点是分析安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问题;另一条是能量,分析电磁感应现象中的能量如何转化是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0.某同学用单摆测定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
(1)如图甲所示,用游标卡尺测摆球直径.摆球直径d=16.50mm.

(2)实验操作步骤如下:
A.取一根细线,下端系住一个金属小球,上端固定在铁架台上;
B.用米尺(最小刻度为1mm)测得摆线长l;
C.在摆线偏离竖直方向较小夹角的位置由静止释放小球;
D.用秒表记录小球完成n次全振动的总时间t,得到周期T=$\frac{t}{n}$,并记录数据;
E.改变摆线长,重复B、C、D的操作并记录数据.
该同学采用两种方法处理实验数据.第一种方法:根据每一组T和l,利用g=$\frac{4{π}^{2}l}{{T}^{2}}$求出多组g值,然后计算g值的平均值,求得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第二种方法:根据每一组T和l,在图乙中描点,然后连线;根据图线的斜率,求出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
实验中测量摆线长l和单摆周期T的偶然误差都比较小.
(3)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第一种方法求出的重力加速度小于当地的重力加速度(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原因是摆长没有加摆球半径.
(4)该同学根据第二种方法在图乙描出了点,请你在图乙中描绘出T2-l图线.该同学从图乙中求出图线斜率k,则重力加速度g与斜率k的关系式为g=$\frac{4{π}^{2}}{k}$.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该方法求得的重力加速度等于当地的重力加速度(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如图所示,转动的跷跷板上A、B两点线速度大小分别为vA和vB,角速度大小分别为ωA和ωB,则(  ) 
A.vA=vB,ωABB.vA=vB,ωA≠ωBC.vA≠vB,ωABD.vA≠vB,ωA≠ω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氢原子核外电子轨道半径越大,其原子能量越小
B.在核反应中,比结合能较小的原子核转化成比结合能较大的原子核才会释放核能
C.β射线是原子的核外电子电离后形成的电子流
D.氢原子从n=2的能级跃迁到n=l的能级辐射出的光恰好能使某种金属发生光电效应,则从n=3的能级跃迁到n=2的能级辐射的光也可使该金属发生光电效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如图所示,两固定的竖直光滑金属导轨足够长且电阻不计.两质量、长度均相同的导体棒ab、cd,置于边界水平的匀强磁场上方同一高度h处.磁场高度为2h,磁场方向与导轨平面垂直.先由静止释放ab并开始计时,在t0时刻ab进入磁场刚好做匀速运动,此时再静止释放cd,两导体棒与导轨始终垂直并保持良好接触,用v表示ab的速度,Ek表示cd的动能,x表示cd相对释放点的位移.图中正确的是(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如图所示,两平行导轨间距为L=1m,由半径r=0.5m的$\frac{1}{4}$光滑圆轨道与水平轨道平滑连接组成,水平导轨的右端连有阻值为R1=1.5Ω的定值电阻;水平导轨左边有宽度d=1m的磁感应强度大小B=2T、方向竖直向上的匀强磁场.现将一质量为2kg、接入电路部分的电阻R2=0.5Ω的金属杆从圆轨道的最高点处由静止释放,金属杆滑到磁场右边界时恰好停止.已知金属杆与水平导轨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金属杆在运动过程中始终与导轨垂直并接触良好,导轨的电阻不计,g=10m/s2,求:
(1)金属杆刚离开圆弧轨道前后瞬间受支持力的大小.
(2)整个过程中定值电阻R1上产生的焦耳热和通过R1的电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8.如图1,装有两个光电门的木板固定在水平桌面上,带有窄遮光片(宽度为d)的滑块被一端固定的弹簧经压缩后弹开,依次经过两光电门.光电门有两种计时功能,既可以记录遮光片到达两光电门的时间差t,又可以分别记录在两光电门处的遮光时间△tA和△tB.(在本题各次实验中,滑块运动到A前已脱离弹簧)

(1)遮光片经过A时的速度大小为$\frac{d}{△{t}_{A}}$(选用d、t、△tA或△tB表示)
(2)利用实验中测出的d、△tA、△tB和AB间距s,写出滑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表达式μ=$\frac{{{{({\frac{d}{{△{t_A}}}})}^2}-{{({\frac{d}{{△{t_B}}}})}^2}}}{2gs}$(重力加速度为g)
(3)将光电门A固定,调节B的位置,每次都使物块将弹簧压到同一位置O后由静止释放,记录各次t值并测量AB间距s,作出$\frac{s}{t}$-t关系图线如图2,该图线纵轴截距的物理意义是挡光片经过光电门A时的速度,利用该图线可以求得滑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24(取重力加速度g=9.8m/s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在探究“探究加速度a与力F和质量m的关系”实验时需要平衡摩擦力,正确的操作是(  )
A.把砝码盘的细线系在小车上,小车拖着纸带并开启打点计时器开始运动
B.不能把砝码盘的细线系在小车上,小车不用拖着纸带开始运动
C.不能把砝码盘的细线系在小车上,小车拖着纸带并开启打点计时器开始运动
D.把砝码盘的细线系在小车上,小车不用拖着纸带开始运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6.通过观察月球的运动,可以推算出地球的质量.假设月球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引力常量已知,若要计算出地球的质量,还需要的物理量是(  )
A.月球的质量和角速度B.月球的质量和轨道半径
C.月球的速度和角速度D.月球的运行周期和轨道半径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