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6.空间某区域存在一电场,一带负电的粒子仅在电场力作用下从x1处沿x轴负方向运动.粒子质量为m,初速度大小为v0,其电势能Ep随坐标x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图线关于纵轴左右对称,以无穷远处为零电势能点,粒子在原点0处电势能为E0,在x1处电势能为E1,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坐标原点0处两侧电场方向相同
B.由x1运动到0过程电场力做负功
C.粒子经过x1、-x1处速度不相同
D.若粒子能够沿x轴负方向运动越过0点,一定有v0>$\sqrt{\frac{2({E}_{0}-{E}_{1})}{m}}$

分析 根据电势能与电势的关系:Ep=qφ,结合分析图象斜率与场强的关系,即可求得原点O处的电场强度;速度根据能量守恒判断;根据斜率读出场强的变化,由F=qE,分析电场力的变化,据动能定理分析速度和过O点速度情况.

解答 解:A、根据电势能与电势的关系:Ep=qφ,场强与电势的关系:E=$\frac{△φ}{△x}$,得:E=$\frac{1}{q}•\frac{△{E}_{p}}{△x}$.Ep-x图象切线的斜率等于$\frac{△{E}_{p}}{△x}$,根据数学知识可知,坐标原点O处切线斜率为零,则坐标原点O两侧的场强大小对称,方向相反,故A错误.
B、据功能关系可知,由x1运动到O过程,电势能增大,电场力做负功,故B正确;
C、由图看出,x1、-x1两处的电势能相等,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得知,粒子经过x1、-x1处速度相同,故C错误.
D、根据公式Ep=qφ,可知,该粒子带负电,从x1处到-x1处,电势先降低后升高,电场方向先沿x轴负方向后沿x轴正方向,电场力先沿x轴正方向后沿x轴负方向,粒子只要能通过原点O,就能一直沿x轴运动,设粒子恰好能到达原点O时的速度为v,则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得$\frac{1}{2}m{v}^{2}$=E0-E1,v=$\sqrt{\frac{2({E}_{0}-{E}_{1})}{m}}$,当v0>v时,即v0>$\sqrt{\frac{2({E}_{0}-{E}_{1})}{m}}$粒子能够一直沿x轴负方向运动,故D正确.
故选:BD.

点评 解决本题的关键要分析图象斜率的物理意义,判断电势和场强的变化,再根据力学基本规律:牛顿第二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进行分析.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4.如图所示,两个内壁均光滑,半径不同的半圆轨道固定于地面,一个小球先后从与球心在同一高度的A、B两点由静止开始下滑,通过轨道最低点时(  )
A.小球的线速度相等B.小球的线速度不同
C.小球对两轨道的压力相同D.小球对两轨道的压力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7.如图所示为氢原子的能级示意图,一群氢原子处于n=3的激发态,在向较低能级跃迁的过程中,用这些光照射逸出功为2.49eV的金属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金属钠表面逸出光电子的初动能的最大值为9.60eV
B.这群氢原子能发出2种不同频率的光,且均能使金属钠发生光电效应
C.从n=3的激发态跃迁到n=2的激发态时所发出的光的波长最短
D.用动能为2.0eV的电子轰击处于n=3的激发态的氢原子,可以使它们跃迁到n=4的激发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4.在下列四个方程中X1、X2、X3、X4各代表某种粒子,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1)${\;}_{92}^{235}$U+${\;}_{0}^{1}$n→${\;}_{38}^{95}$Sr+${\;}_{54}^{138}$Xe+3X1
(2)${\;}_{1}^{2}$H+X2→${\;}_{2}^{3}$He+${\;}_{0}^{1}$n
(3)${\;}_{92}^{238}$U→${\;}_{90}^{234}$Th+X3         
(4)${\;}_{12}^{24}$Mg+${\;}_{2}^{4}$He→${\;}_{12}^{27}$Al+X4
A.X1是中子B.X2是质子C.X3是α粒子D.X4是氘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如图所示,沿波的传播方向上有间距均为1m的a、b、c、d、e、f六个质点,它们均静止在各自的平衡位置.一列振幅为10cm的简谐横波以2m/s的速度水平向右传播.t=0时刻,质点a开始振动,其运动方向向上,t=1.5s时刻,质点a第一次到达最低点,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各质点开始振动后的频率均为2Hz
B.t=2s时刻,质点c、e的速度均为最大值
C.t=3s时刻,波恰好传播到质点f
D.在2s<t<3s这段时间内,质点b、d的速度先增大后减小
E.a点的振动表达式为x=10sin(πt)c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如图甲所示,质量为4kg的物体在水平推力作用下开始运动,推力大小F随位移大小x变化的情况如图乙所示,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5,g取10m/s2,则(  )
A.物体先做加速运动,推力撤去才开始做减速运动
B.物体在水平面上运动的最大位移是10m
C.物体运动的最大速度为20m/s
D.物体在运动中的加速度先变小后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方程式${\;}_{92}^{238}$U→${\;}_{90}^{234}$Th+${\;}_{2}^{4}$He是核裂变反应方程
B.方程式${\;}_{1}^{1}$H+${\;}_{1}^{2}$H→${\;}_{2}^{3}$He+γ是核聚变反应方程
C.氢原子光谱是连续的
D.氢原子从某激发态跃迁至基态要放出特定频率的光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5.在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的大小的实验中,具体操作如下:
①取油酸0.1mL注入250mL的容量瓶内,然后向瓶中加入酒精,直到液面达到250mL的刻度为止,摇动瓶使油酸在酒精中充分溶解,形成油酸酒精溶液;
②用滴管吸取制得的溶液逐滴滴入量筒,记录滴入的滴数直到量筒达到1.0mL为止,恰好共滴了100滴;
③在边长约40cm的浅盘内注入约2cm深的水,将细石膏粉均匀地撒在水面上,再用滴管吸取油酸酒精溶液,轻轻地向水面滴一滴溶液,酒精挥发后,油酸在水面上尽可能地散开,形成一层油膜,膜上没有石膏粉,可以清楚地看出油膜轮廓;
④待油膜形状稳定后,将事先准备好的玻璃板放在浅盘上,在玻璃板上绘出油膜的形状;
⑤将画有油膜形状的玻璃板放在边长为1.0cm的方格纸上,算出完整的方格有67个,大于半格的有14个,小于半格的有19个.
(Ⅰ)这层油膜的厚度可视为油酸分子的直径.
(Ⅱ)利用上述具体操作中的有关数据可知一滴油酸酒精溶液含纯油酸为4.0×10-12m3,求得的油膜分子直径为4.9×10-10m.(结果全部取2位有效数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一足够长的倾角为θ的斜面固定在水平面上,在斜面顶端放置一长木板,木板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木板上固定一力传感器,连接传感器和光滑小球间是一平行于斜面的轻杆,如图所示,现由静止释放木板,木板沿斜面下滑,稳定时传感器的示数为F1,当木板固定时,传感器的示数为F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稳定后传感器的示数一定为零B.tan θ=$\frac{μ{F}_{1}}{{F}_{2}}$
C.cot θ=$\frac{{F}_{1}}{μ{F}_{2}}$D.cot θ=$\frac{{F}_{2}}{μ{F}_{1}}$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