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6.如图所示,粗糙水平面上有一长木板,一个人在木板上用水平力F向右推着箱子在木板上匀速运动,人的质量大于箱子质量,若鞋与长木板、木箱与长木板间动摩擦因数相同,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人受的滑动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右B.木箱受的滑动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左
C.木板受地面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右D.木板受地面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左

分析 对箱子受力分析,根据平衡条件判断其受静摩擦力方向;对人进行受力分析,判断出人受到的摩擦力的方向;对三个物体的整体受力分析,根据平衡条件判断地面对整体的支持力和静摩擦力情况.

解答 解:A、人用力F向右推箱子,对箱子受力分析,受推力、重力、支持力、静摩擦力,根据平衡条件,箱子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向左,与推力平衡,人用力F向右推箱子,对箱子的作用力向右,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知,箱子对人的作用力的方向向左,人若要平衡,则受到的木板的摩擦力的方向向右,但人的脚相对地面是静止的,故人受到的是静摩擦力,故A错误;B正确;
C、对三个物体的整体受力分析,受重力和支持力,不是静摩擦力,否则不平衡,故地面对木板没有静摩擦力;故CD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关键是采用隔离法和整体法灵活地选择研究对象,然后根据共点力平衡条件列式判断,要注意人虽然是运动的,但由于人的脚在和地面接触时相对地面是静止的,故人受到的是静摩擦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下列关于能的转化与守恒定律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能量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但不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物体
B.能量的形式多种多样,它们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C.一个物体能量增加,必然伴随着别的物体能量减少
D.能的转化与守恒定律证明了能量既不会产生也不会消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17.如图所示,四分之一粗糙圆弧轨道PD的圆心O1和光滑半圆轨道DQ的圆心O2,与斜面体ABC的竖直面AB在同一竖直线上,两圆弧轨道衔接处的距离忽略不计,斜面体ABC的底面BC是水平面,一个质量m=0.2kg,可视为质点的小球从P点由静止开始释放,先后沿两个圆弧轨道运动,最后落在斜面体上(不会弹起),已知四分之一圆弧的半径R1=1.0m,半圆的半径R2=0.6m,AB=9m,BC=12m,O2A=1.1m,小球在半圆最低点Q对轨道的压力为14N.求:
(1)小球经过D点时的速度大小;
(2)小球在四分之一圆弧内下滑时克服摩擦力做的功;
(3)小球落在斜面上的位置到A点的距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14.如图所示,单色细光束射到一半径为R的透明球表面,光束在过球心的平面内,入射角i=60°,该光束经折射进入球内后又经其内表面反射一次,再经球表面折射后射出,已知真空中光速为c,出射光线相对于入射光线偏转了120°(图上已画出入射光线,sin15°=$\frac{\sqrt{6}-\sqrt{2}}{4}$,结果可带根号)
①求透明球的折射率;
②求光在透明球中传播的时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有下列4个核反应方程,核反应类型依次属于(  )
①${\;}_{11}^{24}$Na→${\;}_{12}^{24}$Mg+${\;}_{-1}^{0}$e
②${\;}_{92}^{235}$U+${\;}_{0}^{1}$a→${\;}_{36}^{141}$Ba+${\;}_{36}^{92}$Kr+3${\;}_{0}^{1}$n
③${\;}_{9}^{19}$F+${\;}_{2}^{4}$He→${\;}_{10}^{22}$Ne+${\;}_{1}^{1}$H
④${\;}_{2}^{3}$He+${\;}_{1}^{2}$H→${\;}_{2}^{4}$He+${\;}_{1}^{1}$H.
A.衰变、裂变、人工转变、聚变B.裂变、裂变、聚变、聚变
C.衰变、衰变、聚变、聚变D.衰变、人工转变、人工转变、聚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一束光照射到某种金属上不能产生光电效应,可能是因为这束光的强度太小
B.${\;}_{92}^{238}$U→${\;}_{90}^{234}$Th+${\;}_{2}^{4}$He为α衰变方程
C.按照波尔理论,氢原子核外电子从半径较大的轨道跃迁到半径较小的轨道时电子动能增大,原子的能量增加
D.只有光才具有波粒二象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能量守恒定律、动量守恒定律、电荷守恒定律等等是自然界普遍遵循的规律,在微观粒子的相互作用过程中也同样适用.
卢瑟福发现质子之后,他猜测:原子核内可能还存在一种不带电的粒子.
(1)为寻找这种不带电的粒子,他的学生查德威克用a粒子轰击一系列元素进行实验.当他用a粒子(42He)轰击铁原子核(94Be)时发现了一种未知射线,并经过实验确定这就是中子,从而证实了卢瑟福的猜测.请你完成此核反应方程共42He+94Be→${\;}_{6}^{12}C$+10n.
(2)为了测定中子的质量mn,查德威克用初速度相同的中子分别与静止的氢核与静止的氮核发生弹性正碰.实验中他测得碰撞后氮核的速率与氢核的速率关系是vN=$\frac{1}{7}$vH.已知氮核质量与氢核质量的关系是mN=14mH,将中子与氢核、氮核的碰撞视为完全弹性碰撞.请你根据以上数据计算中子质量mn与氢核质量mH的比值.
(3)以铀235为裂变燃料的“慢中子”核反应堆中,裂变时放出的中子有的速度很大,不易被铀235俘获,需要使其减速.在讨论如何使中子减速的问题时,有人设计了一种方案:让快中子与静止的粒子发生碰撞,他选择了三种粒子:铅核、氢核、电子.以弹性正碰为例,仅从力学角度分析,哪一种粒子使中子减速效果最好,请说出你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7.我国自行设计并研制的“人造太阳”---托卡马克实验装置,热核反应进行的聚变反应方程式为${\;}_{1}^{2}$H+${\;}_{1}^{3}$H→${\;}_{2}^{4}$He+${\;}_{0}^{1}$n,其中反应原料氘(${\;}_{1}^{2}$H)富存于海水中,氚(${\;}_{1}^{3}$H)可以通过中子轰击锂核(${\;}_{3}^{6}$Li)产生一个氚核(${\;}_{1}^{3}$H)和一个新核的人工转变方程式为${\;}_{3}^{6}$Li+${\;}_{0}^{1}$n→${\;}_{2}^{4}$He+${\;}_{1}^{3}$H;如果一个氘核和一个氚核发生核聚变时,平均每个核子释放的能量为5.6×10-13J.则该聚变过程中的质量亏损为3.1×10-29kg;(已知光速为3.0×108m/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8.如图甲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叠放着A、B两物体.现对  A施加水平向右的拉力F,通过传感器可测得A的加速度a随拉力F变化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已知重力加速度g=10m/s2,由图线可知(  )
A.A的质量mA=6kgB.B的质量mB=8kg
C.A、B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D.A、B间的动摩擦因数μ=0.6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