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如图所示,在正点电荷Q的电场中有M、N、P、F四点,M、N、P为直角三角形的三个顶点,F为MN的中点,∠M=30°.M、N、P、F四点处的电势分别用φM、φN、φp、φF表示.已知φMN,φPF,点电荷Q在M、N、P三点所在平面内,则(  )
A.点电荷Q一定在MP的中点
B.φP大于φM
C.N点的场强比P点的场强大
D.将负试探电荷从P点搬运到N点,电场力做正功

分析 点电荷的等势面是一系列的同心圆,对于圆,圆弧上任意两点的连线的中垂线一定通过圆心;找出电荷位置后,根据电势能的变化情况判断电场力做功情况.

解答 解:A、点电荷的等势面是一系列的同心圆,对于圆、圆弧上任意两点的连线的中垂线一定通过圆心,故场源电荷在MN的中垂线和FP的中垂线的交点上,在MP的连线上,如图所示,故A错误;
B、根据图象可知,正点电荷到P点的距离大于到M点的距离,所以φP大于φM,故B正确;
C、在点电荷的电场中,离场源越远,电场强度越小,所以N点的场强比P点的场强小,故C错误;
D、在正的点电荷的电场中,离场源越远,电势越低,将负试探电荷从P点搬运到N点,电势能增加,故电场力做负功,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关键是确定点电荷的位置,明确点电荷的电场的电场线和等势面的分布规律,知道沿着电场线电势逐渐降低.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关于天然放射性,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所有元素都可能发生衰变
B.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与外界的温度无关
C.放射性元素与别的元素形成化合物时仍具有放射性
D.α、β和γ三种射线中,γ射线的穿透能力最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如图所示,M、N处各放置电荷量均为q的正点电荷,O为正方形abcd的中心且与MN连线中点重合,对角线ac与MN垂直,取无穷远处电势为零,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b、d两点场强相同
B.O场强点为零,电势也为零
C.将质子沿a→O→c移动,电势能先增加后减少
D.将电子沿a→b→c移动,电场力先做负功,再做正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外界对物体做功越多,物体具有的能量就越大
B.汽车上坡时,司机必须换挡的目的是减小速度,得到较大的牵引力
C.物体在合外力作用下做变速运动,动能一定发生变化
D.物体减速上升时,重力势能增大,机械能减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6.将一金属小球置于竖直放置的带电平行金属板间,A、B间电场线分布如图所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有(  )
A.M点的电场强度比N点的大
B.M点的电势比N点的小
C.将正检验电荷从M点移到N点,电场力做正功
D.将负检验电荷从M点移到N点,电荷的电势能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6.如图所示,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的纸带上,有一质量为m=0.1kg的小铁块,它与纸带右端的距离为L=0.5m,铁块与纸带间、纸带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0.1.现用力水平向左将纸带从铁块下抽出,纸带运动加速度恒为a=2m/s2.求:(不计纸带质量,不计铁块大小,铁块不滚动,取g=10m/s2
(1)纸带从铁块下抽出所用时间t.
(2)纸带抽出过程产生的内能E.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3.如图,一块足够长的木板B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在B上放一物体A,两物体都静止.现用恒定的外力F拉木板B,由于A、B间摩擦力的作用,物体A将在木板B上滑动,以地面为参照物,A、B都向前移动一段距离,在此过程中 (  )
A.外力F做的功等于A和B的动能的增量
B.A对B摩擦力所做功的绝对值小于B对A摩擦力所做功的绝对值
C.B对A的摩擦力所做的功等于A的动能的增量
D.外力F对B做的功等于B的动能的增量与B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之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一个单摆在地面上做受迫振动,其共振曲线(振幅A与驱动力频率f的关系)如图所示,则(  )
A.此单摆的固有周期约为0.5 s
B.此单摆的摆长约为1 m
C.若摆长增大,单摆的固有频率增大
D.若摆长增大,共振曲线的峰将向右移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如图所示,木块A和B用一轻弹簧相连,竖直放在木板C上,三者静置于地面,它们的质量之比为1:2:3,所有的接触面都光滑,重力加速度为g,当沿水平方向抽出木块C的瞬间,A和B的加速度分别为(  )
A.aA=0,aB=1.5gB.aA=0,aB=0C.aA=1.5g,aB=1.5gD.aA=g,aB=g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