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在研究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某次实验纸带的记录如下图所示,图中前几个点模糊,因此从A点开始每打五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其中D点的对应速度为______________m/s,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_____________m/s2.

 

2.48    6.21

解析:(1)要求D点的瞬间速度,可用足够短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代替,故用物体经过CE距离间的平均速度cm/s=248.15 cm/s=2.48 m/s来表示.

(2)要求物体的加速度应该求其平均值.先求出相同的时间间隔T内的位移:

s1=OB-OA=(12.38-3.15) cm=9.31 cm

s2=OC-OB=(27.87-12.38) cm=15.49 cm

s3=OD-OC=(49.60-27.87) cm=21.73 cm

s4=OE-OD=(77.50-49.60) cm=27.90 cm

由以上数据可得Δs1=s2-s1=(15.49-9.31) cm=6.18 cm

Δs2=s3-s2=(21.73-15.49) cm=6.24 cm

Δs3=s4-s3=(27.90-21.73) cm=6.17 cm

比较上述相邻的相等时间内的位移之差Δs1、Δs2和Δs3可见,它们在准确到毫米时都相等,误差在测量允许的范围之内,所以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计算它运动的加速度应该求其平均值.

cm/s2

=620.75 cm/s2=6.21 m/s2,所以D点的对应速度是2.48 m/s,加速度是6.21 m/s2.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某同学选出了一条清晰的纸带,并取其中的A、B、C、D、E、F七个点进行研究,这七个点和刻度尺标度的对照情况如图所示.

(1)由图可以知道,A、B两点的时间间隔是
0.1
0.1
s,A点到D点的距离是
4.13
4.13
cm,D点到G点的距离是
6.48
6.48
cm;
(2)通过测量不难发现,(sBC-sAB)与(sCD-sBC)、与(sDE-sCD)、…基本相等.这表明,在实验误差允许的范围之内,拖动纸带的小车做的是
匀加速直线
匀加速直线
运动;
(3)经过合理的数据处理后,可以求得加速度的a=
0.261
0.261
m/s2
(4)还可以求出,打B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vB=
0.126
0.126
m/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如图所示为一次记录小车运动情况的纸带,图中A、B、C、D、E为根据打点顺序依次确定的计数点,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0.1s,根据图中数据,可判定小车作
匀加速直线
匀加速直线
运动;小车的加速度为
3.49
3.49
m/s2,打点D时小车的速度为
1.57
1.57
m/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某同学打出了一条纸带,已知计时器打点的时间间隔为0.02s,他按打点先后顺序每5个点取1个计数点,得到了O、A、B、C、D等几个计数点,如图所示,用刻度尺量得OA=1.50cm,AB=1.90cm,BC=2.30cm,CD=2.70cm.由此可知,纸带做
 
运动(选填“匀加速”或“匀减速”),打C点时纸带的速度大小为
 
m/s.
精英家教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精英家教网匀速直线运动位移的数值等于v-t图象中的矩形“面积”.如图所示,在研究匀加速直线运动时,如果我们把0~t0内整个运动过程划分成很多相等的时间小段△t,则每一小段都可以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当时间间隔△t取到很小时,所有矩形的“面积”之和就趋近于该图线与t轴在0~t0内所围成的梯形“面积”,即此梯形“面积”就表示匀加速直线运动的位移.请你类比上述方法判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如果v-t图象的图线是曲线,则图线与t轴在0~t0内所围成的“面积”不再表示物体的位移
B、如果把纵坐标换成加速度a,横坐标仍为时间t,则a-t图象的图线与t轴在0~t0内所围成的“面积”表示t0时刻的速度
C、如果把纵坐标换成加速度a,横坐标仍为时间t,则a-t图象的图线与t轴在0~t0内所围成的“面积”表示0~t0内速度的增加量
D、如果把纵坐标换成速度的倒数
1
v
,横坐标换成位移x,则
1
v
-x图象的图线与x轴上某段位移所围成的“面积”不表示任何物理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