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2.在研究“互成角度的两个共点力合成”的实验中,测力时要注意不要让橡皮条、线与木板,弹簧与外壳发生摩擦,同时又要保证分力与合力都处在同一个平面上.
实验中在橡皮条结点位置O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当两弹簧秤之间夹角θ增大时,其中一个弹簧秤的示数可能不变(填“可能不变”,“一定改变”,“一定不变”).
在保持两个分力大小不变的条件下,观察不同夹角θ时的合力大小,由数据得到如图所示的合力F与两分力间夹角θ关系图,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合力最大的变化范围是2N≤F≤12N    B.合力最大的变化范围是2N≤F≤10N
C.两分力大小分别为2N和8N            D.两分力大小分别为6N和8N.

分析 实验时,合力与分力要在同一平面内,注意不要让橡皮条、线与木板,弹簧与外壳发生摩擦,防止摩擦改变拉力的大小.
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抓住合力不变,分析另一个分力的变化.
抓住夹角为180度和90度时的合力大小,结合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出两个分力的大小,从而得出分力的范围.

解答 解:在研究“互成角度的两个共点力合成”的实验中,测力时要注意不要让橡皮条、线与木板,弹簧与外壳发生摩擦,同时又要保证分力与合力都处在同一个平面上.
实验中在橡皮条结点位置O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当两弹簧秤之间夹角θ增大时,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知,其中一个拉力的大小可能不变,可能改变.
设分力F1>F2,当两个分力夹角为π时,合力为2N,有:F1-F2=2N,
当两分力的夹角为$\frac{π}{2}$时,合力为10N,有:$\sqrt{{{F}_{1}}^{2}+{{F}_{2}}^{2}}=10N$
解得:F1=8N,F2=6N.
则合力的最小值为2N,最大值为14N,故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故答案为:摩擦,平面,可能不变,D.

点评 本题考查了共点力的合成,知道合成和分解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知道实验的原理以及操作中的注意事项,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如图1所示,线圈abcd固定于匀强磁场中,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外,磁感应强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如图2所示,下列关于ab边所受安培力随时间变化的F-t图象(规定安培力方向向右为正)正确的是(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弹簧振子以O点为平衡位置在b、C两点之间做简谐运动.B、C相距20cm.某时刻振子处于O点正向右运动.经过0.5s,振子首次到达b点.求:(取向右为正方向)
(1)振动的频率f和振幅A;
(2)振子在5.5s内通过的路程及位移?
(3)如果弹簧的k=100N/m,小球质量为0.5Kg,则5.5s末小球的加速度大小和方向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如图所示,水平地面左侧有光滑的$\frac{1}{4}$圆弧轨道AB,半径R=1.8m,质量为M的木板静置于圆弧轨道下端,且木板上表面恰好与圆弧轨道最低点B相切,B点在圆心O正下方.质量为m的小物块(可视为质点)从圆弧轨道最高点A处从静止开始释放,小物块恰好能到达木板右端.已知:m=M,物块与木板间动摩擦因数μ1=0.5,木板与水平面间动摩擦因数μ2=0.2,重力加速度取g=10m/s2.求:
(1)木板长度L;
(2)木板在水平地面运动时间t.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频率不同的两束单色光1,2以相同的入射角射入一厚玻璃板后的光路图.请问射出光线为什么是平行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有人曾经用这样一个装置来模拟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如图所示,一根弹簧,两端分别固定一个小球,用来表示两个分子,两个小球用一根橡皮筋相连,弹簧处于被压缩状态,橡皮筋处于被拉伸状态,弹簧对两球的弹力向外,表示分子间的斥力,橡皮筋对两球的弹力向里,表示分子间的引力,试分析这个模型是否能说明分子间的相互作用情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14.如图所示,质量为M=1kg,长为l=3.5m的木箱放在水平地面上,箱子与地面的摩擦因数μ=0.1,在箱子内部的左端有一小质量为m=2kg的物块,物块与箱子的摩擦因数也为μ,现给物块一水平向右的初速度v0=4m/s,物块与木箱碰撞后粘连在一起向右运动,g=10m/s2;求:
(1)物块最终向右移动的距离;
(2)木块与箱子碰撞时损失的动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如图,水银柱长为19cm,大气压为760mmHg,玻璃管粗细均匀,当开口向上竖直放置时,封闭气体长15cm.当开口向下竖直放置时,封闭气体长多少厘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4.在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
(1)需测出单摆的摆长l和周期T,再用计算式g=$\frac{4{π}^{2}l}{{T}^{2}}$求当地的重力加速度
(2)为了比较准确地测量出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值,应选用下列所给器材中的哪些?将所选用的器材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横线上.
A.长1m左右的细绳;              B.长30m左右的细绳;
C.直径2cm的铅球;               D.直径2cm的铁球;
E.秒表;                       F.时钟;
G.最小刻度是厘米的直尺;         H.最小刻度是毫米的直尺.
所选择的器材是ACEH
(3)某同学测出不同摆长时对应的周期T,作出T2~l图线,如图甲所示,再利用图线上任两点A、B的坐标(x1,y1)、(x2,y2),可求得g=$4{π}^{2}•\frac{{x}_{2}-{x}_{1}}{{y}_{2}-{y}_{1}}$

(4)实验中,测得重力加速度的值较当地重力加速度的值偏大,可能的原因是D
A.摆球的质量偏大
B.单摆振动的振幅偏小
C.计算摆长时没有加上摆球的半径值
D.将实际振动次数n次误记成(n+1)次
(5)若如图乙单摆是一个秒摆,将此摆移到月球上,(g=$\frac{1}{6}$g),其周期是$2\sqrt{6}$ 秒
(6)实验中游标尺(10分度)读数如图丙,是18.7mm.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