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3.如图所示,用绳AB和BC吊起一重物P处于静止状态,AB绳与水平面间的夹角为53°,BC绳与水平面的夹角为37°.(g取10m/s2sin37°=0.6,cos37°=0.8)
求:(1)当所挂重物质量为20kg时,两绳子所受拉力各为多大?
(2)若AB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500N,BC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400N,为使两绳不断,则所挂物体质量不能超过多少?

分析 (1)对结点C进行受力分析,根据共点力平衡求出两根绳子的拉力.
(2)假设随着重物重力的增大时,轻绳AB和BC都不被拉断.以结点O为研究对象,求出当AB绳拉力达到最大时,求出BC绳的拉力,判断哪绳先被拉断.

解答 解:(1)结点B受到三根绳子的拉力处于平衡状态,BP绳的拉力等于物体的重力mg,如图所示,根据合成法则,得:
FAB=mgcos37=20×10×0.8N=160N
FBC=mgsin37=20×10×0.6N=120N
(2)当AB绳拉力最大时,BC绳的拉力为:
FBC=FABtan37°=500×$\frac{3}{4}$N=375N<400N,所以BC绳子没有断开
当BC绳子拉力最大时,AC绳子的拉力为:
FAC=FBC cot37°=400×$\frac{4}{3}$N=$\frac{1600}{3}$N>500N,所以AB绳子已经断开
比较可知,当重物挂到一定量时,故AB绳子先断开.
此时重物的重力为:G=$\frac{{{F_{AB}}}}{{cos{{37}^0}}}=\frac{500}{0.8}N=625N$
所挂物体质量不能超过62.5千克.
答:(1)当所挂重物质量为20kg时,两绳子所受拉力分别为160N和120N;
(2)若AB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500N,BC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400N,为使两绳不断,则所挂物体质量不能超过62.5kg.

点评 本题难点是采用假设法分析哪根绳的拉力先达到最大值.对于绳子悬挂物体的类型,常常以结点为研究对象.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待测电阻R x的阻值约为20Ω,现要测量其阻值,实验室备有的实验器材如下:
A.电压表V(量程3V,内阻约为15kΩ)
B.电流表A1(量程150mA,内阻约为2Ω)
C.电流表A2(量程20mA,内阻约为20Ω)
D.滑动变阻器R1(0~5Ω,0.6A)
E.滑动变阻器R2(0~2000Ω,0.1A)
F.电源,电动势E=4V(内阻不计)
G.开关S,导线若干
为了减少实验误差,需采用伏安法测其电阻,则上述器材中电流表应选用B(用器材前对应的字母序号B、C填写),电流表应采用外接法(内接、外接);要使电压表和电流表示数能从0开始连续变化,则滑动变阻器应采用分压式(分压、限流)接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已知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Hz,查得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9.80m/s2,测得所用的重物的质量为1.00kg,实验中得到一条点迹清晰的纸带,如图所示,把第一个点记作O,另选连续的4个点A、B、C、D作为测量的点,经测量知道A、B、C、D各点到O点的距离分别为62.99cm、70.18cm、77.69cm、85.73cm,根据以上数据,可知重物由O点运动到C点,重力势能的减少量等于7.61J,动能的增加量等于7.57J.(取三位有效数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在倾角θ=30°的斜面上,固定一金属框,宽L=0.5m,接入电动势E=12V、内阻不计的电池和滑动变阻器.垂直框面放有一根质量m=0.1kg,电阻为r=1.6Ω的金属棒ab,不计它与框架间的摩擦力,不计框架电阻.整个装置放在磁感应强度B=0.8T,垂直框面向上的匀强磁场中,如图所示,调节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当R的阻值为多少时,可使金属棒静止在框架上?(假设阻值R可满足需要)(g=10m/s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物体甲的质量是物体乙的质量的2倍,甲从H、乙从2H高处同时自由下落,甲未落地前的下落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同一时刻甲的速度比乙的速度大
B.甲的加速度比乙的加速度大
C.乙下落时间是甲的2倍
D.各自下落相同的高度时,它们的速度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某个装有两节干电池的手电筒给筒内的小灯泡供电,每节干电池能提供的电压为U=1.5V,手电筒电路中电流为I=0.3A,通电时间为t=20S,求:
(1)两节干电池能提供的电压U=?
(2)小灯泡的电阻R=?
(3)两节干电池为电路提供的总电能E=?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5.在“用双缝干涉测光的波长”试验中,将测量头的分划板中心刻线与某亮纹中心对齐,将该亮纹定为第1条亮纹,此时手轮上的示数如图甲所示.然后同方向转动测量头,使分划板中心刻线与第6条亮纹中心对齐,记下此时图乙中手轮上的示数13.870mm,求得相邻亮纹的间距△x为2.310mm;已知双缝间距d为2.0×10-4m,测得双缝到屏的距离l为0.700m,由计算公式λ=$\frac{d}{l}•△x$,求得所测红光波长为6.6×10-4m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2.如图是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得到的一条比较理想的纸带.

①其使用的电磁式打点计时器需接4-6V交流电源.
②A、B、C、D为纸带上的四个计数点,每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4个点未画出,已知电源频率为50Hz,则每个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0.1S,B 点对应的速度是0.285m/s,加速度大小为1.50m/s2.(计算结果均保留3位有效数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如图为超声波测速仪测量车速的示意图,测速仪发出并接收超声波信号,根据发出和接收到的信号间的时间差,测出被测物体的速度.图中P1、P2 是测速仪发出的超声波信号,n1、n2分别是P1、P2由汽车反射回来的信号.设测速仪匀速扫描,P1、P2、P3之间的时间间隔△t=2s,超声波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是V=340m/s,若汽车是匀速行驶的,则根据图可知:

(1)汽车在接受到P1、P2两个信号之间的时间内前进的距离是多少?
(2)汽车的速度?(速度结果保留一位有效数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