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4.如图所示,光滑的水平地面上有一木板,其左端放有一重物,右方有一竖直的墙.重物质量为2m,木板质量m,重物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使木板与重物以共同的速度v0向右运动,某时刻木板与墙发生弹性碰撞,碰撞时间极短.设木板足够长,重物始终在木板上.重力加速度为g.求
(1)木板第一次与墙碰撞后向左运动的最远距离;
(2)木板第一次与墙碰撞到第二次与墙碰撞前重物在木板上移动的距离;
(3)木板从第一次与墙碰撞到再次碰撞所经历的时间.

分析 (1)应用动能定理可以求出木板的运动距离.
(2)碰撞过程系统动量守恒,应用动量守恒定律、动能定理可以求出移动的距离.
(3)应用动量定理、动能定理与运动学公式可以求出物体的运动时间.

解答 解:(1)木板第一次与墙碰撞后,向左匀减速直线运动,直到速度为零时向左运动的距离最远.对木板运用动能定理:
-$\frac{1}{2}$mv02=-2μmgx1
解得:x1=$\frac{{v}_{0}^{2}}{4μg}$;
(2)木板第一次与墙碰撞后,重物与木板相互作用直到有共同速度,以向右为正方向,由动量守恒定律有:
2mv0-mv0=(2m+m)v,
解得:$v=\frac{v_0}{3}$,
由动能定理得:$\frac{1}{2}$•3mv02-$\frac{1}{2}$•3mv2=2μmgx2
解得:x2=$\frac{{v}_{0}^{2}}{12μg}$;
(3)木板第一次与墙碰撞后,向左匀减速直线运动,直到速度为零,
再反向向右匀加速直线运动直到与重物有共同速度,再往后是匀速直线运动,直到第二次撞墙.
木板第一次与墙碰撞后,重物与木板相互作用直到有共同速度,动量守恒,有:
木板在第一个过程中,由动量定理有:mv-m(-v0)=μ2mgt1
由动能定理有:$\frac{1}{2}m{v^2}-\frac{1}{2}m{v_0}^2=-μ2mgs$,
木板在第二个过程中,匀速直线运动,有:s=vt2
木板从第一次与墙碰撞到再次碰撞所经历的时间:t=t1+t2=$\frac{{2{v_0}}}{3μg}$+$\frac{{2{v_0}}}{3μg}$=$\frac{{4{v_0}}}{3μg}$.
答:(1)木板第一次与墙碰撞后向左运动的最远距离为$\frac{{v}_{0}^{2}}{4μg}$;
(2)木板第一次与墙碰撞到第二次与墙碰撞前重物在木板上移动的距离为$\frac{{v}_{0}^{2}}{12μg}$;
(3)木板从第一次与墙碰撞到再次碰撞所经历的时间为$\frac{{4{v_0}}}{3μg}$.

点评 本题考查动量守恒定律及动量定理的应用,要注意明确哪些过程动量是守恒的,才能根据动量守恒列式求解,分析清楚物体运动过程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神舟”五号飞船:我国首位宇航员杨利伟乘坐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于北京时间2003年10月15日9时,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顺利升空.按照预定计划在太空飞行了近21个小时,绕地球14圈后,返回舱于16日6时23分在内蒙古中部地区安全着陆.这标志着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获得圆满成功,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1)“神舟”五号采用长征二号F火箭发射,关于发射初升空阶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D
A.飞船内座椅对宇航员的作用力大于宇航员对座椅的作用力
B.飞船内宇航员对座椅的作用力大于宇航员的重力
C.宇航员处于失重状态                 
D.利用了反冲原理
(2)飞船由近地点约200km、远地点约343km高度的椭圆轨道,变轨到距地面343km的圆形轨道上做匀速圆周运动时A
A.速度变小,周期变长,势能增加       B.速度变大,周期变短,势能增加
C.速度变小,周期变长,势能减小       D.速度变大,周期变短,势能减小
(3)当返回舱降到距地面30km时,回收着陆系统启动工作,相继完成拉出天线、抛掉底盖等一系列动作.当返回舱距地面20km时,速度减为200m/s而匀速下落,此阶段重力加速度为g′,所受空气的阻力为f=$\frac{ρ{v}^{2}S}{2}$,其中ρ为大气的密度.v是返回舱的运动速度,S为阻力作用的面积.试写出返回舱在速度为200m/s时的质量表达式
(4)当返回舱降到距地面10km时,打开面积为1200㎡的降落伞,直到速度降到8.0m/s后又匀速下降.为实现软着陆(即着陆时返回舱的速度为0),当返回舱离地面1.2m时反冲发动机点火,返回舱此时的质量为2.7×103㎏,取g=10m/s2(反冲发动机点火后,空气的阻力不计,可认为返回舱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求平均反冲推力的大小和反冲发动机对返回舱做的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足够长的粗糙绝缘板A上放一个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小滑块B.用手托住A置于方向水平向左、场强大小为E的匀强电场中,此时A、B均能静止,如图所示.现将绝缘板A从图中位置P垂直电场线移至位置Q,发现小滑块B相对A发生了运动.为研究方便可以将绝缘板A的运动简化成先匀加速接着匀减速到静止的过程.测量发现竖直方向加速的时间为1.0s,减速的时间为0.5s,P、Q位置高度差为1.5m.已知B质量m=1kg,匀强电场的场强E=0.3$\frac{mg}{q}$,A、B之间动摩擦因数μ=0.4.g取10m/s2.求:
(1)绝缘板A加速运动和减速运动的加速度分别为多大?
(2)滑块B最后停在离出发点水平距离多大处?
(3)B滑块在A板减速过程中,B滑块机械能是变化的,变大还是变小,变化了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2.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频率为50Hz,当地重力加速度的值为9.80m/s2,测得所用重物的质量为1.00kg.若按实验要求正确地选出纸带进行测量,量得连续三点A、B、C到第一个点的距离如图1所示(相邻计数点时间间隔为0.02s).

(1)纸带的左(左、右)端与重物相连;
(2)打点计时器打下计数点B时,物体的速度vB=0.98m/s;
(3)从起点O到打下计数点B的过程中重力势能减少量是△Ep=0.49J,此过程中物体动能的增加量△Ek=0.48J;(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4)实验的结论是在实验误差范围内,机械能守恒.
(5)下面列举了该实验的几个操作步骤(示意图如图2):
A.按照图示的装置安装器件;
B.将打点计时器接到电源的直流输出端上;
C.用天平测量出重锤的质量;
D.释放悬挂纸带的夹子,同时接通电源开关打出一条纸带;
E.测量纸带上打出的某些点之间的距离;
F.根据测量的结果计算重锤下落过程中减少的重力势能是
否等于增加的动能.)
指出其中没有必要进行的或者操作不恰当的步骤,将其选项对应的字母填在下面的横线上,并改正不恰当的步骤:
没有必要进行的步骤是:C;操作不恰当的步骤是B,改正为应接在电源的交流输出端;
操作不恰当的步骤是D,改正为应先接通电源,待打点稳定后再释放纸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9.如图所示,在垂直纸面向里,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区域中有一个均匀导线制成的单匝直角三角形线框.现用外力使线框以恒定的速度v沿垂直磁场方向向右运动,运动中线框的AB边始终与磁场右边界平行.已知AB=BC=l,线框导线的总电阻为R.则线框离开磁场的过程中(  )
A.线框中的电动势与时间成正比B.线框中的热功率与时间成正比
C.通过线框截面的电荷量为$\frac{B{l}^{2}}{2R}$D.线框所受外力的最大值为$\frac{\sqrt{2}{B}^{2}{l}^{2}v}{R}$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9.竖直平面内有一金属环,半径为a,总电阻为R(指拉直时两端的电阻),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垂直穿过环平面,在环的最高点A用铰链连接长度为2a、电阻为$\frac{R}{2}$的导体棒AB,AB由水平位置紧贴环面摆下,当摆到竖直位置时,B点的线速度为v,则这时AB(  )
A.AB两端电压为 BavB.AB中的电流为$\frac{4Bav}{3R}$
C.AB 两端电压为$\frac{Bav}{3}$D.AB中的电流为$\frac{Bav}{R}$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6.两个大小分别为7N、4N的共点力,它们合力的大小可能是(  )
A.4NB.12NC.8ND.2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一架飞机在高度为10km上空飞行,机上乘客看见太阳升起,估计在飞机正下方地面上的观察者要经过多少时间才可以看见太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2.如图所示,两根平行光滑导电轨道竖直放置,处于垂直轨道平面的匀强磁场中,金属杆ab接在两导轨间,在开关S断开时让金属杆自由下落,金属杆下落的过程中始终保持与导轨垂直并与之接触良好.设导轨足够长且电阻不计,闭合开关S并开始计时,金属杆ab的下落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可能是以下四个图中的(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