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7.如图所示,半径为L的金属圆盘竖直放置,由圆盘中心和圆盘边缘通过触片接触两根导线连接一个阻值为R的电阻.匀强磁场与圆盘垂直,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在圆盘边缘缠有足够长的轻绳,末端连接质量为M的物体,将M由静止释放后,圆盘可绕通过圆心且垂直于盘面的固定转轴转动.忽略圆盘的电阻,求最终圆盘转动的角速度.

分析 将M由静止释放后,圆盘切割磁感线产生感应电流,受到安培力,最终圆盘匀速转动,M的重力功率等于回路的电功率,由此列式求解.

解答 解:最终圆盘匀速转动,设最终圆盘转动的角速度为ω.稳定时,圆盘产生的感应电动势为:E=$\frac{1}{2}B{L}^{2}$ω
感应电流为:I=$\frac{E}{R}$
重物下落的速度为:v=Lω
根据能量守恒得:Mgv=I2R
联立解得:ω=$\frac{4MgR}{{B}^{2}{L}^{3}}$
答:最终圆盘转动的角速度为$\frac{4MgR}{{B}^{2}{L}^{3}}$.

点评 解决本题的关键要判断圆盘的最终状态,灵活运用能量守恒定律求角速度,也可以根据稳定时安培力的力矩与M的重力力矩平衡解答.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现有900个氢原子被激发到量子数为4的能级上,若这些受激氢原子最后都回到基态,则在此过程中发出的光子总数是多少?假定处在量子数为n的激发态的氢原子跃迁到各较低能级的原子数都是处在该激发态能级上的原子总数的$\frac{1}{n-1}$.(  )
A.2200B.900C.1650D.135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8.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中,某同学的实验情况如图甲所示,其中A为固定橡皮筋的图钉,O为橡皮筋与细线的结点,OB和OC为细绳. 图乙是在白纸上根据实验结果画出的图.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图乙中的F是F1和F2合力的理论值;F′是力F1和F2合力的实际测量值
B.图乙中的F′是F1和F2合力的理论值;F是力F1和F2合力的实际测量值
C.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等效替代法
D.拉橡皮筋时,弹簧秤、橡皮条、细绳应贴近木板且与木板平面平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下列图象中可以判断物体做的是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是(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如图1所示A、B是电场中同一条直线形电场线上的两点,若将一个带正电的点电荷由A点静止释放,它在沿电场线由A到B.已知速度图象(图2),试比较A,B两点的电势φ和电场强度E.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φA>φB   EA>EBB.φA>φB      EA<EB
C.φA<φB   EA<EBD.φA<φB      EA>E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如图所示,一只质量为m的小猴,沿竖直方向的直杆,以a的加速度向上爬,求小猴对杆的作用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某同学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中,主要步骤是:
A.在桌上放一块方木板,在方木板上铺一张白纸,用图钉把白纸钉在方木板上.
B.用图钉把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板上的A点,在橡皮条的另一端栓上两条细绳,细绳的另一端系着绳套;
C.用两个弹簧测力计分别钩住绳套,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使橡皮条拉长,结点到达某一位置O.记录O点的位置,读出两个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D.按选好的标度,用铅笔和刻度尺作出两个弹簧测力计的拉力F1和F2的图示,并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出合力F;
E.只用一个弹簧测力计,通过细绳套拉橡皮条使其伸长,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记下细绳的方向,按同一标度作出这个力F′的图示;
F.比较力F′的大小和方向,看它们是否相同,得出结论.
上述步骤中:①有重要遗漏的步骤的序号是C和E;
          ②遗漏的内容分别是记下两条细绳的方向和使橡皮条伸长到O点.
(2)实验情况如图甲所示,其中A为固定橡皮筋的图钉,O为橡皮筋与细绳的结点,OB和OC为细绳.图乙是在白纸上根据实验结果画出的图.
①图乙中的F与F′两力中,方向一定沿AO方向的是F′
②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B
A.理想实验法  B.等效替代法   C.控制变量法   D.建立物理模型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水平面内有一光滑绝缘细圆环,在它某一直径的两个端点A和B固定电荷量分别为Q1、Q2的正点电荷,圆环上穿着一个带电小球q(可视为点电荷)可沿环自由滑动,如图所示.如果要使小球在P点恰能保持静止,那么PA与AB的夹角?与Q1、Q2的关系应满足(  )
A.tan3α=$\frac{{Q}_{2}}{{Q}_{1}}$B.tan2α=$\frac{{Q}_{2}}{{Q}_{1}}$C.tan2α=$\frac{{Q}_{1}}{{Q}_{2}}$D.tanα=$\frac{{Q}_{1}}{{Q}_{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汽车从制动到停止下来共用了5s.这段时间内,汽车每1s前进的距离分别是18m,14m,10m,6m,2m.
(1)求汽车前1s,前2s,前3s,前4s和全程的平均速度;
(2)这五个平均速度中哪一个最接近汽车关闭油门时的瞬时速度?它比这个瞬时速度略大还是略小?
(3)汽车运动的最后一秒的平均速度是多少?汽车末速度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