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3.如图所示,在水平向右、场强为E的匀强电场中,两个带电量均为+q的小球A、B通过两根长度均为L的绝缘轻绳悬挂.两球静止时,两细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分别为30°、60°.用一个外力作用在A球上,使A球缓慢地绕悬点O做圆周运动,在A球运动至最低点A′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球构成的系统电势能增加$\frac{qEL}{2}$
B.两球构成的系统电势能增加qEL
C.两小球构成的系统重力势能减少(2$\sqrt{3}$-3)qEL
D.两小球构成的系统重力势能减少($\sqrt{3}$-$\frac{3}{2}$)qEL

分析 按照一定的顺序画出B受到的力,包括:竖直向下的重力、水平向右的电场力、沿绳子方向的拉力和库仑斥力;
A的移动不影响AB之间绳子的方向,当A移动到最低点时,两球都移动了$\frac{1}{2}$L,克服电场力做功;电势能增量等于电场力做的功;重力势能的变化等于重力做的功.

解答 解:A、B、小球B受4个力:竖直向下的重力、水平向右的电场力、沿绳子方向的拉力和库仑斥力
 A的移动不影响AB之间绳子的方向,当A移动到最低点时,两球都移动了$\frac{1}{2}$L,克服电场力做功,电势能增量为:$△{E}_{P}=2W=2qE•\frac{1}{2}L=qEL$.故A错误,B正确;
C、D、以 A、B两个小球组成的整体为研究的对象,整体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水平向右的电场力和沿绳子方向的拉力:
重力与电场力合力沿绳子,有mgtan30°=qE
     整体的质量:$m=\frac{\sqrt{3}qE}{g}$   
 A的移动不影响AB之间绳子的方向,当A移动到最低点时,两球在竖直方向都移动了L(1-cos30°)=(1-$\frac{\sqrt{3}}{2})$L
所以重力势能减小:△EP=(2$\sqrt{3}$-3)qEL.故C正确,D错误;
故选:BC.

点评 正确对b球和ab组成的系统进行受力分析是解题的关键;该题的难度在能够正确分析出,A、B两球位置的变化.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不可能使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的一组是(  )
A.4N 8N 7NB.8N 8N 1NC.4N 6N 1ND.4N 5N 1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静电现象在自然界中普遍存在,我国早在西汉末年已有对静电现象的记载,《春秋纬•考异邮》中有“玳瑁吸”之说,但下列不属于静电现象的是(  )
A.梳过头发的塑料梳子吸起纸屑
B.带电小球移至不带电金属附近,两者相互吸引
C.小线圈接近通电线圈过程中,小线圈中产生电流
D.从干燥的地毯上走过,手碰到金属把手时有被电击的感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同学们利用如图所示方法估测反应时间.
首先,甲同学捏住直尺上端,使直尺保持竖直状态,直尺零刻度线位于乙同学的两指之间.当乙看见甲放开直尺时,立即用手指捏直尺,若捏住位置刻度读数为x,则乙同学的反应时间为$\sqrt{\frac{2x}{g}}$(重力加速度为g).
基于上述原理,某同学用直尺制作测量反应时间的工具,若测量范围为0~0.4s,则所用直尺的长度至少为80cm(g取10m/s2);若以相等时间间隔在该直尺的另一面标记出表示反应时间的刻度线,则每个时间间隔在直尺上对应的长度是不相等的(选填“相等”或“不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同学们测量某电阻丝的电阻Rx,所用电流表的内阻与Rx相当,电压表可视为理想电压表.

①若所用图1所示电路进行实验,要使得Rx的测量值更接近真实值,电压表的a端应连接到电路的c点(选填“b”或“c”).
②测得电阻丝的U-I图如图2所示,则Rx为4.2Ω(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③实验中,随电压进一步增加电阻丝逐渐进入炽热状态,某同学发现对炽热电阻丝吹气,其阻值会变化.他们对此现象进行探究,在控制电阻丝两端的电压为10V的条件下,得到电阻丝的电阻Rx随风速v(用风速计测)的变化关系如图3所示.由图可知当风速增加时,Rx会减小(选填“增大”或“减小”).在风速增加过程中,为保持电阻丝两端电压为10V,需要将滑动变阻器RW的滑片向M端调节(选填“M”或“N”).
④为了通过电压表的示数来显示风速,同学们设计了如图4所示的电路,其中R为两只阻值相同的电阻,Rx为两根形同的电阻丝,一根置于气流中,另一根不受气流影响,为待接入的理想电压表.如果要求在测量中,风速从零开始增加,电压表的示数也从零开始增加,则电压表的“+”端和“-”端应分别连接到电路中的b点和d点(在“a”“b”“c”“d”中选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8.如图所示,图甲中M为一电动机,当滑动变阻器R的触头从一端滑到另一端的过程中,两电压表的读数随电流表读数的变化情况如图乙所示.已知电流表读数在0.2A以下时,电动机没有发生转动.不考虑电表对电路的影响,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电路中电源电动势为3.6V
B.变阻器向右滑动时,V2读数逐渐减小
C.此过程中,电动机的输出功率最大值为0.894W
D.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30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波的图象表示介质中“某个质点”在“各个时刻”的位移
B.光的偏振现象说明光是横波
C.均匀变化的磁场产生均匀变化的电场,均匀变化的电场产生均匀变化的磁场
D.分别用红光和绿光在同一装置上进行双缝干涉实验,红光的干涉条纹间距较大
E.狭义相对论认为,在不同的惯性参考系中,一切物理规律都是相同的,真空中的光速也是相同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进入加油站后,禁烟、禁火、禁打手机、严禁给塑料容器加注油品
B.滑动摩擦力可以对物体做正功,也可以对物体做负功,也可以对物体不做功
C.电荷在电势高的地方,电势能大,电荷在电势低的地方,电势能小
D.灵敏电流表在运输的时候应该用导线把两个接线柱连一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在“测定直流电动机的效率”实验中,用图1所示的电路测定一个额定电压为6V、额定功率为3W的直流电动机的机械效率.

①根据电路图完成实物图的连线(图2);
②实验中保持电动机两端电压U恒为6V,重物每次匀速上升的高度h均为1.5m,所测物理量及测量结果如表所示:
实验次数12345
电动机的电流I/A0.20.40.60.82.5
所提重物的重力Mg/N0.82.04.06.06.5
重物上升时间t/s1.41.652.12.7重物不运动
计算电动机效率η的表达式为$η=\frac{mgh}{UIt}×100%$(用符号表示),第4次实验中电动机工作效率为74%.
③在第5次实验中,电动机的输出功率是0;可估算出电动机线圈的电阻为2.4Ω.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