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物块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75 | |
B. | 物块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15 | |
C. | 物块A所受拉力大小为1.5N | |
D. | B刚好停止运动时刻物块A、B之间的距离为18m |
分析 根据v-t图象的斜率等于加速度,求出B物块的加速度,由牛顿第二定律求出动摩擦因数;
由v-t图象求出,A的加速度,由牛顿第二定律列方程,求出物体A所受拉力F的大小;
4s末B物体静止,由图象的“面积”表示位移,求出A、B之间的距离s.
解答 解:AB、根据v-t图象的斜率等于加速度,则得:
B物块的加速度大小为:aB=$\frac{△{v}_{B}}{△{t}_{B}}$=$\frac{6}{4}$=1.5m/s2;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μmg=maB,解得:μ=0.15.故A错误,B正确;
CD、由图象得:A物块的加速度大小为:aA=$\frac{△{v}_{A}}{△{t}_{B}}$=$\frac{12-6}{8}$=0.75m/s2;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μmg=maA得:F=2.25N,故C错误;
D、4s末B物体刚好停止运动,设A、B在4s内的位移分别为S1、S2,
由v-t图得:S1=$\frac{1}{2}$×(6+9)×4m=30m,S2=$\frac{1}{2}$×6×4m=12m,则4s末A、B两物体间的距离S=S1-S2=30m-12m=18m,故D正确.
故选:BD
点评 本题首先要根据斜率求出加速度、“面积”求出位移,其次抓住两物体的滑动摩擦力相同.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木块的动能增加f L | B. | 子弹的动能减少量为f(L+d) | ||
C. | 子弹和木块(系统)的动能减少量为fd | D. | 木块产生的热量为fd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用质点代替有质量的物体,应用的是模型法 | |
B. | 用实验探究加速度、力和质量三者之间的关系时,应用了控制变量法 | |
C. | 利用速度-时间图象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时,使用了微元法 | |
D. | 伽利略在利用理想实验探究力和运动的关系时,使用的是实验法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电阻丝R1较粗 | |
B. | 电阻丝R1、R2并联后的总电阻伏安特性曲线落在区域Ⅲ | |
C. | 电阻丝R1、R2并联后的总电阻伏安特性曲线落在区域Ⅰ | |
D. | 电阻丝R1、R2串联后的总电阻伏安特性曲线落在区域Ⅱ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A. | 做初速度为3m/s,加速度为2m/s2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 |
B. | 0到2s内发生位移为15m | |
C. | 1s末速度为7m/s | |
D. | 任意1s内发生的位移比相邻前1s内发生的位移多4m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