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0.如图所示是某质点做简谐运动的图象,已知质点从t=0时刻开始起振,则由图可知:质点起振后的9s内,通过的路程为0.6m,质点在t=63s末时的位移为0.1m.

分析 由图读出周期,根据时间与周期的关系求解质点通过的路程,确定质点的位置,得到位移.

解答 解:由图知,周期T=6s
因n=$\frac{t}{T}$=$\frac{9}{6}$=1.5,则质点起振后的9s内,通过的路程为 S=1.5×4A=6×10cm=60cm=0.6m
t=63s=10.5T,则知质点在t=63s末时的位移为10cm=0.1m
故答案为:0.6,0.1.

点评 质点做简谐运动时通过的路程,一般根据时间与周期的关系,求出路程是多少倍的振幅.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两个半径均为r的实心铁球靠在一起时,彼此之间的万有引力大小为F.若两个半径为2r的实心铁球靠在一起时,它们之间的万有引力大小为(  )
A.2FB.4FC.8FD.16F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太阳光谱中的暗线说明太阳缺少与这些暗线对应的元素
B.明线光谱和吸收光谱都可以用于对物质成分进行分析
C.发射光谱一定是连续光谱
D.氢原子从n=4能级跃迁到n=3能级比从n=3跃迁到n=2辐射出的光的波长长
E.氢原子从n=6能级跃迁到n=2能级辐射出的为可见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为了较准确地测量某电子元件的电阻Rx,某同学进行了以下实验,请完成中下列实验步骤:
(1)用多用电表粗略地测量该元件的电阻,选用“×10”的电阻挡测量时,发现指针偏转较大,因此应将多用电表选择旋钮调到电阻×1挡(选填“×1”或“×100”);
(2)将红、黑表笔短接,调节欧姆表调零旋钮,使指针指到欧姆表的0刻度线位置;
(3)将红、黑表笔分别连接电阻的两端,多用电表的示数如图1所示,则被测电阻的阻值为5.0Ω;

(4)为精确测量该电阻Rx,提供了以下实验器材,请选择相应的实验器材,在图2的方框中设计该实验所需的电路图,要求尽可能精确地测量出待测原件的电阻,并要求电路工作时消耗的电能尽可能低,在实验图中需标上各器材的符号.
A.电压表V1,量程15V,内阻约30kΩ
B.电流表A1,量程,0.6A,内阻约1Ω
C.电流表A2,量程6mA,内阻为5Ω
D.定值电阻Ro=495Ω
E.滑动变阻器R,最大阻值为10Ω
F.电池组(电动势3V,内阻r约为1Ω)
(5)请写出该实验中电阻Rx的计算表达式$\frac{{I}_{2}({R}_{0}+r)}{{I}_{1}-{I}_{2}}$,式中字母符号所代表的物理量是I1、I2分别表示电流表A1、A2的示数,r是电流表A2的内阻,R0是定值电阻的阻值
(6)完成对实验数据的处理并整理好实验器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声波和电磁波均可传递信息,且都具有波的特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磁波的传播速度大于声波的传播速度
B.声波和电磁波都能引起鼓膜振动
C.电磁波都不能被人看见,声波都能被人听见
D.二胡、电子琴发出的都是电磁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一均匀球体以角速度ω绕自己的对称轴自转,若维持球体不被瓦解的唯一作用力是万有引力,则此球的最小密度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一滑块以一定的初速度从一固定斜面的底端向上冲,到斜面上某一点后返回底端,斜面粗糙.下列四幅图象分别表示滑块运动过程中位移x、速度v、动能Ek和重力势能Ep(以斜面底端为参考平面)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象,其中正确的是(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如图所示,一倾角为θ的斜面体C始终静止在水平地面上,它的底面粗糙,斜面光滑.细线的一端系在斜面体顶端的立柱上,另一端与A球连接,轻质弹簧两端分别与质量相等的A、B两球连接.弹簧、细线均与斜面平行,系统处于静止状态.在细线被烧断的瞬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球的瞬时加速度均沿斜面向下,大小均为gsinθ
B.球A的瞬时加速度沿斜面向下,大小为2gsinθ
C.斜面体C对地面的压力等于A、B和C的重力之和
D.地面对斜面体C无摩擦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某实验小组利用拉力传感器和速度传感器探究“功与动能变化的关系”.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他们将拉力传感器固定在小车上,用不可伸长的细线将其通过一个定滑轮与钩码相连,用拉力传感器记录小车受到拉力的大小.水平桌面上相距L的A、B两点各安装一个速度传感器,记录小车通过A、B时的速度大小.小车中可以放置砝码.
(1)实验主要步骤如下:
①测量小车、砝码和拉力传感器的总质量M;把细线的一端固定在拉力传感器上,另一端通过定滑轮与钩码相连;正确连接所需电路;
②将小车停在C点,接通电源后(填“前”或“后”),释放小车,小车在细线拉动下运动,记录细线拉力及小车通过A、B时的速度;
③在小车中增加或减小砝码个数,重复②的操作.
(2)表是他们测得的几组数据,|v12-v22|是两个速度传感器记录速度的平方差,可以据此计算出动能变化量△E,F是拉力传感器受到的拉力,W是F在A、B间所做的功.则表格中的△E3=0.600J,W3=0.610J.(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次数M/kg|v12-v22|(m/s)2△E/JF/NW/J
10.5000.7600.1900.4000.200
20.5001.650.4130.8400.420
30.5002.40△E31.220W3
41.0002.401.202.4201.21
51.0003.241.622.8601.43
(3)第5组探究的结果偏差较大,他们以为产生原因如下,其中有可能的是C.
A.钩码质量太大,细线所受拉力过大,使得小车动能增量偏大
B.平衡摩擦力不足,木板倾角过小,使得小车动能增量偏大
C.平衡摩擦力过度,木板倾角过大,使得小车动能增量偏大
(4)如果已经平衡了摩擦力,用此装置也不能(填“能”或“不能”)验证小车、砝码以及钩码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理由是有摩擦力做功.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