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5.一位蹦床运动员仅在竖直方向上运动,弹簧床对运动员的弹力F的大小随时间t的变化规律通过传感器用计算机绘制出来,如图所示.重力加速度g取10m/s2,试结合图象,求:
(1)运动员在运动过程中的最大加速度;
(2)运动员离开弹簧床上升的最大高度.

分析 (1)根据运动员停止在蹦床上时,根据重力和压力相等求出质量的大小.结合最大弹力,运用牛顿第二定律求出运动员的最大加速度.
(2)根据图线得出运动员在空中的时间,因为运动员在空中做竖直上抛运动,上升和下降的时间相等,结合下降的时间,通过位移公式求出最大高度.

解答 解:(1)由图象可知,运动员的重力为mg=500N      
弹簧床对运动员的最大弹力为Fm=2500N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m-mg=mam                           
则运动员的最大加速度为    am=$\frac{2500-500}{50}$=40m/s2                     
(2)由图象可知运动员离开弹簧床的时间为t=2.1s              
则上升的最大高度为    H=$\frac{1}{2}g$($\frac{t}{2}$)2=$\frac{1}{2}×10×\frac{2.{1}^{2}}{{2}^{2}}$m=5.51m 
 答:(1)运动员在运动过程中的最大加速度为40m/s;
(2)运动员离开弹簧床上升的最大高度为5.51m

点评 本题考查了牛顿第二定律和图象的综合,关键知道人静止时,重力等于弹力,弹力最大时,加速度最大,弹力为零时,人在空中.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如图所示均匀介质中振动情况完全相同的两波源S1、S2分别位于x1=-2×10-1m和x2=12×10-1m处,t=0时刻以频率为f=10Hz同时开始向上振动,振幅为A=2cm,波的传播速度为v=4m/s,P、M、Q三质点的平衡位置离O点距离分别位于OP=0.2m和OM=0.5m、OQ=0.8m的三个点.则下列关于各质点运动情况判断正确的是(  )
A.t=0.1s时刻质点Q开始沿y轴正方向运动
B.经t=0.175s,质点P通过的路程为14cm
C.t=0.275s时刻,质点M的位移为+4cm
D.t=0.35s时刻,S1S2之间(不包括S1S2点)振动位移为零的点共有三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6.质量为m、带电量为q的粒子(忽略重力)在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形成空间环形电流.己知粒子的运行速率为v、半径为r、周期为T,环形电流的强度为I.则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该带电粒子的比荷为($\frac{m}{q}$)=$\frac{v}{Br}$
B.在时间t内,粒子转过的圆弧对应的圆心角为θ=$\frac{qBt}{m}$
C.当速率v增大时,环形电流的强度I保持不变
D.当速率v增大时,运行周期T变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光电效应现象揭示了光具有粒子性
B.阴极射线的本质是高频电磁波
C.玻尔提出的原子模型,完全否定了卢瑟福的原子核式结构学说
D.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在高温和添加催化剂的条件下会变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木块A放在质量为M的三角形斜劈上,现用大小均为F、方向相反的力分别推A和B,它们均静止不动,则(  )
A.A与B之间一定不存在弹力
B.B与地之间一定存在摩擦力
C.B对A的支持力一定等于mg
D.地面对B的支持力的大小一定等于(M+m)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20.如图所示为一匀强电场,实线为电场线,一个带电粒子射入该电场后,留下一条虚线所示的径迹,途经a和b两点,粒子由a运动到b,粒子自身重力忽略不计,则下面判断正确的是(  )
A.b点的电势高于a点的电势
B.粒子在a点的动能大于在b点的动能
C.粒子在b点的电势能大于在a点的电势能
D.电场场强方向水平向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甲同学设计了如图1所示的电路测电源电动势E及电阻R1和R2的阻值.实验器材有:待测电源E(不计内阻),待测电阻R1,待测电阻R2,电压表V(量程为1.5V,内阻很大),电阻箱R(0~99.99Ω),单刀单掷开关S1,单刀双掷开关S2,导线若干.

①先测电阻R1的阻值.请将甲同学的操作补充完整:闭合S1,将S2切换到a,调节电阻箱,读出其示数R和对应的电压表示数U1,保持电阻箱示数不变,将S2切换到b,读出电压表的示数U2.则电阻R1的表达式为R1=$\frac{{U}_{2}-{U}_{1}}{{U}_{2}}R$.
②甲同学已经测得电阻R1=4.8Ω,继续测电源电动势E和电阻R2的阻值.该同学的做法是:闭合S1,将S2切换到a,多次调节电阻箱,读出多组电阻箱示数R和对应的电压表示数U,由测得的数据,绘出了如图2所示的图线,则电源电动势E=1.43V,电阻R2=1.2Ω.
③利用甲同学设计的电路和测得的电阻R1,乙同学测电源电动势E和电阻R2的阻值的做法是:闭合S1,将S2切换到b,多次调节电阻箱,读出多组电阻箱示数R和对应的电压表示数U,由测得的数据,绘出了相应的$\frac{1}{U}$-$\frac{1}{R+{R}_{1}}$图线,根据图线得到电源电动势E和电阻R2.这种做法与甲同学的做法比较,由于电压表测得的数据范围较小(选填“较大”、“较小”或“相同”),所以甲同学的做法更恰当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在物理学的发展过程中,许多物理学家的科学发现推动了人类历史的进步.在对以下几位科学家所作科学贡献的叙述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伽利略通过理想斜面实验,提出了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B.卡文迪许通过扭秤实验,总结并提出了真空中两个静止点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C.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找到了电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D.密立根进行了多次实验,比较准确地测定了电子的电荷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一端开口,一端封闭的均匀直玻璃管,长度为1米,开口向上竖直放置时,一段长15厘米的水银柱封闭了一段长65厘米的气柱,大气压强为75厘米汞柱.现将玻璃管在竖直平面内缓慢转到如图所示的位置,玻璃管与竖直方向呈60°角,求:最终管内的空气柱长度为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