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人造地球卫星在科研、国防等方面都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只要发射的技术高,就能使人造地球卫星:
A.在地球赤道面离地面任意高度的圆轨道上,并且相对于地面永远是静止的
B.在与地球赤道共面的圆轨道上做匀速圆周运动,但相对地面不一定是静止
C.不可能在地球任一纬线所决定的平面内,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
D.始终在某一经度圈所在的平面内,且轨道与该经度圈为同心圆,卫星相对地面静止
BC
相对地面静止,那么周期为24小时,根据开普勒第三定律,,周期一定,则半径一定,距离地面的距离就是一定,不会是任意高度,A错;
在地球赤道平面上,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相对地面不一定静止,B对;
卫星必须是以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必须是以地心为圆心,不可能以地球任一纬线共面,C对;D错。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如图所示,“神舟”飞船升空后,进入近地点为B,远地点为A的椭圆轨道Ⅰ上飞行。飞行数圈后变轨。在过远地点A的圆轨道Ⅱ上做匀速圆周运动.飞船由椭圆轨道Ⅰ运行变轨到圆形轨道Ⅱ运行后(   )
A.周期变短.机械能增加
B.周期变短,机械能减小
C.周期变长,机械能增加
D.周期变长,机械能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填空题

设地球半径为R,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地球自转角速度为,则沿地球表面运行的人造地球卫星的周期为________;某地球同步通讯卫星离地面的高度H为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对人造地球卫星,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根据公式环绕速度随R的增大而增大
B.根据公式环绕速度随R的增大而减小
C.根据公式F=mω2R,当R增大到原来的4倍时,卫星需要的向心力为原来的4倍
D.公式,当R增大到原来的2倍时,卫星需要的向心力减为原来的1/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据报道,美国宇航局发射的“勇气”号和“机遇”号孪生双子火星探测器在2004年1月4日和1月25日相继带着地球人的问候在火星着陆。假设火星和地球绕太阳的运动可以近似看作同一平面内同方向的匀速圆周运动,已知火星的轨道半径r1=2.4×1011m,地球的轨道半径r2=1.5×1011m,如图所示,从图示的火星与地球相距最近的时刻开始计时,请估算火星再次与地球相距最近需多长时间:( )
A.1.4年B.4年C.2.0年D.1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2011年11月1日“神舟八号”飞船发射圆满成功。 “神舟八号”飞船在入轨后两天,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成功进行交会对接。我国成为继美国和俄国后第三个掌握太空交会对接技术的国家。对接前“天宫一号”和“神舟八号”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如图所示,A代表“天宫一号”, B代表“神舟八号”,虚线为对接前各自的轨道。由此可以判定对接前

A.“天宫一号”的运行速率大于“神舟八号”的运行速率
B.“天宫一号”的周期小于“神舟八号”的周期
C“天宫一号”的向心加速度小于“神舟八号”的向心加速度
D.“神舟八号”适当加速才有可能与“天宫一号”实现对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据媒体报道,我国于2010年10月1日成功发射“嫦娥二号”月球探测卫星,若“嫦娥二号”卫星环月工作轨道为圆轨道,轨道高度100 km,运用周期45分钟。若还知道引力常量和月球平均半径,仅利用以上条件不能求出的是(     )
A.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B.月球对卫星的吸引力
C.卫星绕月球运行的速度D.卫星绕月运行的加速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2007年10月24日18时5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将“嫦娥一号”卫星成功送入太空。“嫦娥一号”绕月探测飞行将完成四大科学探测任务获取月球全表现三维图象;分析月球表面化学元素和物质类型的含量和分布;探测月壤特性;探测4万至40万公里间地月空间环境。现已知地球自转周期为T0,月球半径R,卫星距离月球高度h,月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g,万有引力常量G。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嫦娥一号”卫星绕月球运行的速率
B.“嫦娥一号”卫星和地球的角速度之比为
C.利用以上数据可以求出月球的质量
D.月球的密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三个人造地球卫星A、B、C在地球的大气层外沿如图4所示的方向做匀速圆周运动,已知mA=mB<mC,则三个卫星(        )

A.线速度大小的关系是vA>vB=vC
B.周期关系是TA<TB=TC
C.向心力大小的关系是FA=FB<FC
D.轨道半径和周期的关系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