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7.一平直木板C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今有两小物块A和B分别以2v0和v0的初速度沿同一直线从长木板C两端相向水平地滑上长木板,如图所示.设物块A、B与长木板C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A、B、C三者质量相等.
(1)若A、B两物块不发生碰撞,则由开始滑上C到A、B都静止在C上为止,B通过的总路程为多少?
(2)为使A、B两物块不发生碰撞,长木板C至少多长?

分析 (1)A、B刚滑上C时,所受的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与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根据滑动摩擦力公式求摩擦力大小,再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加速度;
A、B 刚滑上C时都做匀减速运动,由速度时间公式求出B速度减为零所用时间,再对A,运用速度公式求解A的速度大小;
分段研究本题:第一阶段:B匀减速到速度为零的过程;第二阶段:B速度减为零时此时,A继续做减速运动,B、C相对静止一起在A的摩擦力作用下做加速运动,直到A、B、C相对静止.由牛顿第二定律、运动学公式及物体间速度关系、位移关系求解.
(2)系统在水平方向不受外力的作用,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先求出最终的共同速度,再结合功能关系即可求出.

解答 解:(1)设A、B、C的加速度分别为aA、aB、aC,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
   aA=$\frac{μmg}{m}$=μg
   aB=$\frac{μmg}{m}$=μg
   aC=$\frac{μmg-μmg}{m}$=0                              
A、B 刚滑上C时都做匀减速运动,C静止不动,设经t1时间B速度减为零,对B由运动学公式有:
   v0=aBt1
解得:t1=$\frac{{v}_{0}}{μg}$                                        
设经t1时间后A的速度为vA,对A由运动学公式有:
 vA=2v0-aAt1                                       
解得:vA=v0                                                                                    
设B在t1时间内的位移为x1,由运动学公式有:
-2aBx1=0-${v}_{0}^{2}$
解得:x1=$\frac{{v}_{0}^{2}}{2μg}$                                         
此时,A继续做减速运动,B、C相对静止一起在A的摩擦力作用下做加速运动,直到A、B、C相对静止.设此阶段B、C的加速度为aBC,由牛顿第二定律有:
  aBC=$\frac{μmg}{2m}$=$\frac{1}{2}μ$g                                               
设A、B、C经t2时间共速,B、C的位移为x2,由运动学公式有:
  2v0-aAt2=aBCt2
  x2=$\frac{1}{2}{a}_{BC}{t}_{2}^{2}$                                    
解得:t2=$\frac{2{v}_{0}}{3μg}$,x2=$\frac{{v}_{0}^{2}}{9μg}$
综上,总时间:t=t1+t2=$\frac{5{v}_{0}}{3μg}$                       
B通过的总路程为:x=x1+x2=$\frac{11{v}_{0}^{2}}{18μg}$ 
(2)选择向右为正方向,由于水平方向三个物体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则:
m•2v0-mv0=3mv
所以:v=$\frac{1}{3}{v}_{0}$
在运动的过程中,系统减小的机械能转化为动能,为使A、B两物块不发生碰撞,即A与B的位移大小的和恰好等于长木板C的长度.由于A与C、B与C之间的摩擦力都是:
f=μmg
则:$μmg•L=\frac{1}{2}m(2{v}_{0})^{2}+\frac{1}{2}m{v}_{0}^{2}-\frac{1}{2}•3m•{v}^{2}$
联立得:$L=\frac{{v}_{0}^{2}}{μg}$
答:(1)若A、B两物块不发生碰撞,则由开始滑上C到A、B都静止在C上为止,B通过的总路程为$\frac{11{v}_{0}^{2}}{18μg}$;
(2)为使A、B两物块不发生碰撞,长木板C至少长$\frac{{v}_{0}^{2}}{μg}$.

点评 此题涉及三个物体多过程的动力学问题,除了隔离研究三个物体的运动情况外,关键是找出物体之间的速度关系、位移关系.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一个质量为1kg的物块从斜面上某位置沿斜面上滑到最高点后再返回下滑,一段时间内的v-t图象如图所示,则这段时间内物块克服摩擦力做功为(  )
A.$\frac{9}{2}$JB.$\frac{9}{4}$JC.$\frac{27}{8}$JD.$\frac{35}{12}$J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8.如图所示,某玻璃三棱镜的顶角为θ,恰好是绿光的临界角,当一束白光通过三棱镜,在光屏M上形成红橙黄绿蓝靛紫的彩色光带后,把白光束的入射角i逐渐减小到零,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M屏上的彩色光带最上边的是紫光
B.在入射角i逐渐减小的过程中M上最先消失的是紫光
C.在入射角i逐渐减小到零的过程中,最后仍能射到M屏上的光的频率是最高的
D.若把三棱镜换成如图所示的平行玻璃砖,则入射角i逐渐增大的过程中在光屏上最先消失的也是紫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5.小船在静水中的航速为4m/s,要它横渡20m宽的河流,河水流速为2m/s.
(1)若小船船头始终垂直河岸,则小船过河的合速度大小为2$\sqrt{5}$m/s,船在横渡过程中被水流推向下游的距离为10m.
(2)若要小船直接到达正对岸,船头朝向与河岸的夹角应为6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如图所示,小球能在水平光滑滑杆上滑动,滑杆连同支架可以绕竖直轴转动,球通过弹簧与转动轴相连.当系统以角速度ω1匀速转动时,球离轴距离为r1=8cm.当系统角速度增加为ω2=$\frac{4}{3}$ω1时,球离轴距离为r2=9cm,则此弹簧的自然长度l0 为(  )
A.8.5 cmB.7 cmC.8 cmD.1 c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2.电路图(如图所示)接通电路,L的电阻远小于A灯,待灯泡A正常发光.然后断开电路,观察到什么现象?灯A会更亮,再过一会熄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霍尔效应是电磁基本现象之一,近期我国科学家在该领域的实验研究上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如图1所示,在一矩形半导体薄片的P、Q间通入电流I,同时外加与薄片垂直的磁场B,在M、N间出现电压UH,这个现象称为霍尔效应,UH称为霍尔电压,且满足UH=K$\frac{IB}{d}$,式中d为薄片的厚度,k为霍尔系数.某同学通过实验来测定该半导体薄片的霍尔系数.

①若该半导体材料是空穴(可视为带正电粒子)导电,电流与磁场方向如图1所示,该同学用电压表测量UH时,应将电压表的“+”接线柱与M(填“M”或“N”)端通过导线相连.
②已知薄片厚度d=0.40mm,该同学保持磁感应强度B=0.10T不变,改变电流I的大小,测量相应的UH值,记录数据如下表所示.
I(×10-3A)3.06.09.012.015.018.0
UH(×10-3V)1.11.93.44.56.26.8
根据表中数据在给定区域内(见答题卡)画出UH-I图线,利用图线求出该材料的霍尔系数为1.5×10-3V•m•A-1•T-1(保留2位有效数字).
③该同学查阅资料发现,使半导体薄片中的电流反向再次测量,取两个方向测量的平均值,可以减小霍尔系数的测量误差,为此该同学设计了如图2所示的测量电路,S1、S2均为单刀双掷开关,虚线框内为半导体薄片(未画出).为使电流从Q端流入,P端流出,应将S1掷向b(填“a”或“b”),S2掷向c(填“c”或“d”).
为了保证测量安全,该同学改进了测量电路,将一合适的定值电阻串联在电路中.在保持其它连接不变的情况下,该定值电阻应串联在相邻器件S1和E(填器件代号)之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6.(多选)如图所示,物块在水平圆盘上与圆盘一起绕固定轴匀速转动,说法正确的是(  )
A.物块运动的角速度不变
B.物块受三个力作用,由静摩擦力提供向心力
C.在角速度一定时,物块到转轴的距离越远,越不容易脱离圆盘
D.物块到转轴距离一定时,物块运动周期越小,越容易脱离圆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有一电场的电场线分布如图所示,场中A、B两点的电场强度和电势分别用EA、EB和φA、φB表示,则有(  )
A.EA大于EB,φA高于φBB.EA大于EB,φA低于φB
C.EA小于EB,φA高于φBD.EA小于EB,φA低于φB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