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汽车刹车的加速度大小为12 m/s2 | B. | 5 s内汽车的位移为24.5 m | ||
C. | 汽车在第2 s内的位移是10 m | D. | 汽车在第4 s内的平均速度是1 m/s |
分析 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公式得出汽车刹车的加速度,结合速度时间公式求出汽车速度减为零的时间,判断汽车是否停止,再结合位移公式求出汽车的位移.
解答 解:A、根据${x}_{1}={v}_{0}{t}_{1}+\frac{1}{2}a{{t}_{1}}^{2}$得汽车刹车的加速度为:a=$\frac{{x}_{1}-{v}_{0}{t}_{1}}{\frac{1}{2}{{t}_{1}}^{2}}$=$\frac{12-14×1}{\frac{1}{2}×1}m/{s}^{2}=-4m/{s}^{2}$,故A错误.
B、汽车速度减为零的时间为:${t}_{0}=\frac{0-{v}_{0}}{a}=\frac{-14}{-4}s=3.5s<5s$,则5s内的位移为:x=$\frac{{v}_{0}}{2}{t}_{0}=\frac{14}{2}×3.5m=24.5m$,故B正确.
C、汽车在第2s内的位移为:${x}_{2}=({v}_{0}{t}_{2}+\frac{1}{2}a{{t}_{2}}^{2})-{x}_{1}$=$(14×2-\frac{1}{2}×4×4)-12m=8m$,故C错误.
D、汽车在第4s内的位移等于最后0.5s内的位移,采用逆向思维,有:$x′=\frac{1}{2}at{′}^{2}$=$\frac{1}{2}×4×0.25m=0.5m$,
则汽车在第4s内的平均速度为:$\overline{v}=\frac{x′}{t′}=\frac{0.5}{1}m/s=0.5m/s$,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了运动学中的刹车问题,知道汽车速度减为零后不再运动,结合运动学公式灵活求解.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A. | F逐渐减小 | B. | F逐渐增大 | C. | FN逐渐减小 | D. | FN保持不变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A. | 凡与热现象有关的宏观过程都具有方向性,在热传递中,热量只能从高温物体传递给低温物体,而不能从低温物体传递给高温物体 | |
B. | 液体的饱和气压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是因为饱和汽的体积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 |
C. | 液体与大气相接触,表面层内分子所受其他分子的作用表现为相互吸引 | |
D. | 0℃的铁和0℃的冰,它们的分子平均动能相同 | |
E. | 气体分子单位时间内与单位面积器壁碰撞的次数与单位体积内的分子数和温度有关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在伽利略之前的学者们总是通过思辩性的论战决定谁是谁非,是他首先采用了以实验检验猜想和假设的科学方法 | |
B. | 伽利略斜面实验是将可靠的事实和抽象思维结合起来,能更深刻地反映自然规律 | |
C. | 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三个物理量之间的定量关系,采用了控制变量的研究方法 | |
D. | 在公式I=$\frac{U}{R}$中电压U和电流I具有因果关系、公式E=n$\frac{△Φ}{△t}$中△Φ和E具有因果关系,同理在a=$\frac{△v}{△t}$中△v和a具有因果关系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105 | B. | 108 | C. | 1011 | D. | 1014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原线圈中接入交变电流瞬时值表达式为e=311sin100πt(V) | |
B. | 滑动变阻器滑片向右滑动时,副线圈电流减小 | |
C. | 在光敏电阻处增强光照,原线圈输入功率变大 | |
D. | 若将光敏电阻换做二极管,则副线圈两端电压为50V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