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4.如图所示,倾角θ=37°的光滑且足够长的斜面固定在水平面上,在斜面顶端固定一个轮半径和质量不计的光滑定滑轮D,质量均为m=1kg的物体A和B用一劲度系数k=240N/m 的轻弹簧连接,物体B被位于斜面底端且垂直于斜面的挡板P挡住.用一不可伸长的轻绳使物体A跨过定滑轮与质量为M的小环C连接,小环C穿过竖直固定的光滑均匀细杆,当整个系统静止时,环C位于Q处,绳与细杆的夹角α=53°,且物体B对挡板P的压力恰好为零.图中SD水平且长度为d=0.2m,位置R与位置Q关于位置S对称,轻弹簧和定滑轮右侧的绳均与斜面平行.现让环C从位置R由静止释放,sin37°=0.6,cos37°=0.8,g取10m/s2.求:
(1)小环C的质量M;
(2)小环C通过位置S时的动能Ek及环从位置R运动到位置S的过程中轻绳对环做的功WT
(3)小环C运动到位置Q的速率v.

分析 (1)对于ABC三个物体与弹簧组成的系统,可以先以AB组成的整体为研究对象,求出绳子的拉力,然后以C为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即可求出C的质量;
(2)由几何关系求出绳子RD段的长度,再以B为研究对象,求出弹簧的伸长量,以及后来的压缩量,最后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求出C的速度、动能;由动能定理求出轻绳对环做的功WT
(3)由系统的机械能守恒定律以及C与A的速度关系即可求出C运动到位置Q的速率v.

解答 解:(1)先以AB组成的整体为研究对象,AB系统受到重力.支持力和绳子的拉力处于平衡状态,则绳子的拉力为:
T=2mgsinθ=2×10×sin37°=12N
以C为研究对象,则C受到重力、绳子的拉力和杆的弹力处于平衡状态,如图,则:
T•cos53°=Mg
代入数据得:M=0.72kg
(2)考虑到本题中弹簧有不同的形变量,所以需要先计算不同情况下弹簧的形变量,然后判断出是否需要使用弹簧的弹性势能的表达式.
所以需要先计算出弹簧开始时的形变量,由题意,开始时B恰好对挡板没有压力,所以B受到重力、支持力和弹簧的拉力,弹簧处于伸长状态;产生B沿斜面方向的受力为:
F1=mgsinθ=1×10×sin37°=6N
弹簧的伸长量:△x1=$\frac{{F}_{1}}{k}$=$\frac{6}{240}$m=0.025m
由题图中的几何关系可知:$\overline{RD}$=$\overline{QD}$=$\frac{\overline{SD}}{sinα}$=$\frac{d}{sin53°}$=$\frac{0.2}{0.8}$m=0.25m
所以C由R点运动到S点的过程中,弹簧将缩短:x=$\overline{RD}$-$\overline{SD}$=0.25-0.20=0.05m>0.025m
可知弹簧将由开始时的伸长状态变成压缩状态,压缩量:△x2=x-△x1=0.05-0.025=0.025m=△x1
由于弹簧的压缩量等于弹簧开始时的伸长量,所以当C运动到S点时,弹簧的弹性势能与开始时的弹性势能是相等的.而A下降的距离等于弹簧缩短的距离x,即0.05m.
在C从R点运动到S点的过程中,C受到的重力、A受到的重力对A与C组成的系统 做功.当C到达S点时,C沿绳子方向的分速度是0,所以A的速度是0,A与C减小的重力势能转化为C的动能,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
Mg•$\overline{RS}$+mg•x•sinθ=$\frac{1}{2}$M${v}_{1}^{2}$
代入数据求得小环C通过位置S时的动能:Ek=$\frac{1}{2}$M${v}_{1}^{2}$=1.38J
环下降的过程中重力和绳子的拉力对环做功,由动能定理得:Mg•$\overline{RS}$+WT=Ek
代入数据,得:WT=0.3J
(3)结合第二步的分析可知,当环到达Q点时,由于$\overline{RD}$=$\overline{QD}$,所以,物体A恰好又回到了开始时的位置,弹簧的长度又回到了最初的长度,所以环从R到S的过程中,只有环的重力势能减小,其他的物体的势能保持不变.
对环在Q点的速度进行分解如下图,则由图可知,物体A上升的速度即沿绳子方向的速度,是环C的一个分速度,它们之间的关系为:
$\frac{{v}_{A}}{{v}_{Q}}$=cosα=cos53°=0.6
所以:vA=0.6vQ
由系统的机械能守恒得:Mg$\overline{RQ}$=$\frac{1}{2}$Mv2+$\frac{1}{2}m{v}_{A}^{2}$
代入数据解得:vQ=2m/s
答:(1)小环C的质量 是0.72kg;
(2)小环C通过位置S时的动能Ek是1.38J,环从位置R运动到位置S的过程中轻绳对环做的功是0.3J;
(3)小环C运动到位置Q的速率v是2m/s.

点评 本题考查动能定理以及功能关系的应用,解题的关键在于第二问,要注意在解答的过程中一定要先得出弹簧的弹性势能没有变化的结论,否则解答的过程不能算是完整的.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关于重力做功和物体的重力势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重力对物体做正功时,物体的重力势能减少
B.物体克服重力做功时,物体的重力势能一定为负值
C.重力对物体不做功,物体的重力势能一定为零
D.重力做功的多少与重力势能的变化都与参考平面的选取无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7.人类发射的空间探测器进入某行星的引力范围后,绕该行星做匀速圆周运动,已知该行星的半径为R,探测器运行轨道在其表面上空高为h处,运行周期为T,引力常量为G.求:
(1)该行星的质量;
(2)该行星的平均密度;
(3)设想在该行星表面发射一颗绕其环绕的卫星,则最小的发射速度为多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2.如图所示,M为圆O上的点,圆内区域存在垂直于圆平面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为B,一带电粒子(不计重力)以某速度从M点沿MO方向射入磁场,粒子飞出磁场时,速度方向偏离入射方向60°;撤去磁场,该粒子仍以同一速度从M点沿MO方向发射,经时间t恰好离开圆形区域,根据上述条件可求得(  )
A.带电粒子的初速度B.带电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周期
C.带电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半径D.带电粒子的比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题

9.在“用双缝干涉测光的波长”的实验中.装置如图所示,双缝间的距离d=3mm.

(1)若测定红光的波长,应选用红色的滤光片.实验时需要测定的物理量有:双缝到屏的距离l和n条条纹间的距离a.
(2)若测得双缝与屏之间的距离为0.70m,通过测量头(与螺旋测微器原理相似,手轮转动一周,分划板前进或后退0.5mm)观察第1条亮纹的位置如图甲所示,观察第5条亮纹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可求出红光的波长λ=7×10-7m.(保留一位有效数字)

(3)某位同学在测定光波波长的实验中,透过测量头上的目镜观察双缝干涉图样时发现,只在左侧视野中有明暗条纹出现,而右侧没有,应如何调节?转动测量头上的手轮,使测量头向左移动,直到在目镜中看到明暗条纹布满视野为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某颗行星的同步卫星正下方的行星表面上有一观察者,他用天文望远镜观察被太阳光照射的此卫星,发现日落的$\frac{T}{2}$时间内有$\frac{T}{6}$的时间看不见此卫星.(已知该行星自转周期为T,该行星半径为R不考虑大气对光的折射,)则该同步卫星距该星球的高度是(  )
A.RB.2RC.5.6RD.6.6R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如图,P、Q两个完全相同的物体放在车上,且相对于小车静止,一起水平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运动中小车对P、Q的作用力相比较(  )
A.它们方向相同,都水平向右B.它们方向相同且都不沿水平方向
C.它们方向不同,其中一个沿水平方D.它们方向不同,且都不沿水平方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如图所示,在楼底用轻绳通过定滑轮牵引重球,要使重球沿竖直光滑墙壁以v的速度匀速上升,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拉绳的速度u不变B.拉绳的速度u减小C.拉绳的速度u增大D.拉绳的力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电场线的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电场线是客观存在的
B.电场线上每一点的切线方向都跟电荷在该点的受力方向相同
C.电场线越密的地方同一检验电荷受的电场力就越大
D.顺着电场线移动电荷,电荷受电场力大小一定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