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1.如图是某时刻一列沿着X轴的正方向传播的横波,从图象上可以知道,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波长为2B.振幅为4C.M点向上振动D.N点向上振动

分析 从图象可以直接读出振幅和波长;根据波形平移法判断质点的振动方向.

解答 解:AB、由图知,波长为4m,振幅为3cm,故AB错误.
CD、横波沿着X轴的正方向传播,由波形平移法可得,M点向上振动,N点向下振动,故C正确,D错误.
故选:C

点评 此类为题要求要会从波动图象上读出波长振幅等信息.要熟练运用波形平移法判断质点的振动方向.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物体在变力作用下由静止开始运动,如果变力F随时间t按图所示的情况变化,那么在0~t1的时间内物体(  )
A.加速度保持不变B.速度越来越小C.加速度越来越大D.速度越来越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如图所示,两根完全相同的金属导轨如图放置,两导轨间距为L,电阻不计,两条导轨足够长,所形成的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都是α=53°.两金属杆ab和cd长均为L,金属杆ab电阻为2R,金属杆cd电阻为R,质量分别为2m和m,两金属杆与导轨的摩擦系数μ=0.5,用一根质量可忽略的不可伸长的柔软绝缘细线通过滑轮将它们连接,两金属杆都处在水平位置.其中水平导轨平面上有垂直向上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为B.若从静止释放金属杆ab和cd,ab棒移动的距离S后达到最大速度,在此运动过程中金属杆ab和cd始终未离开导轨,且不越过虚线位置.g=10m/s2.求

(1)金属杆ab运动的最大加速度.
(2)金属杆ab运动的最大速度.
(3)从静止达到最大速度过程中ab电阻产生的热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如图,水平地面上固定一直角斜面,∠A=30°,BC=2L,斜面定点C处固定一大小不计的定滑轮,现用一质量为m,总长为5L的软绳跨过定滑轮连接P、Q两物块,两物块均可视为质点,若初始时刻P物块处于BC中点处且与斜面不接触,Q物块处于斜面底端,不计一切摩擦,重力加速度为g,试回答一下问题:
(1)若同时静止释放P、Q两物块,为使P物块能下落,则P、Q两物块的质量mp、mQ应满足的条件
(2)若mp=mQ=m,由图中位置静止释放;两物块,当P物块落至地面后立即静止于地面,试求P与地面碰撞前瞬间的速度,并通过计算说明Q物块有没有与定滑轮碰撞的风险
(3)在(2)问中,若令物块Q与斜面顶端C的距离为x,试写出Q的加速度a与x的函数关系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如图是某一个弹簧振子做简谐振动的振动图象,从图象上可知道,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振幅是2cmB.振幅是4cmC.周期是50sD.周期是150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6.关于机械振动和机械波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有机械振动就一定有机械波
B.有机械波就一定有机械振动
C.所有的机械波都可以产生干涉、衍射
D.机械波产生的条件是:要有振动的波源和传播介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3.平行板电容器,连接在电源E上,如图所示,已知电容器两板间距离为d,正对面积为S,静电力常量为k,电介质 ε,则电容器电容大小为C=$\frac{?S}{4πkd}$(用以上符号字母表示);若将两板间距离d增大,则电容量C将减小(填“增大”或“减小”或“不变”);若将面积S增大,则电容量C将增大(填“增大”或“减小”或“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20.一辆汽车以14m/s的速度做直线运动.某时刻开始以恒定的加速度刹车.第一个1s内位移为12m,汽车刹车的加速度小于14m/s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汽车刹车的加速度大小为12m/s2B.5s内汽车的位移为24.5m
C.汽车在第2s内的位移是8mD.汽车在第4s内的平均速度是1m/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某实验小组利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加速度和力的变化的关系,他们将宽度为d的挡光片固定在小车上,用不可伸长的细线将其通过一个定滑轮与砝码盘相连,在水平桌面上的A、B两点各安装一个光电门,记录小车通过A、B时的遮光时间,小车中可以放置砝码.
(1)实验中木板略微倾斜,这样做目的是CD
A.为了使释放小车后,小车能匀加速下滑
B.为了增大小车下滑的加速度
C.可使得细线拉力做的功等于合力对小车做的功
D.可使得小车在未施加拉力时能匀速下滑
(2)实验主要步骤如下:
①如图乙所示,用游标卡尺测量挡光片的宽度d=0.550cm.
②将小车停在C点,在砝码盘中放上砝码,小车在细线拉动下运动,记录此时小车及小车中砝码的质量之和为M,砝码盘和盘中砝码的总质量为m,小车通过A、B时的遮光时间分别为t1、t2,则小车通过A、B过程中加速度为a=$\frac{{(\frac{d}{{t}_{2}})}^{2}-{(\frac{d}{{t}_{1}})}^{2}}{2s}$(用字母t1、t2、d、s表示).
③在小车中增减砝码或在砝码盘中增减砝码,重复①的操作.
(3)若在本实验中没有平衡摩擦力,假设小车与水平长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利用上面的实验器材完成实验,保证小车质量M不变,改变砝码盘中砝码的数量,即质量m改变(取绳子拉力近似为砝码盘及盘中砝码的总重力),测得多组m、t1、t2的数据,并得到m与($\frac{1}{{t}_{2}}$)2-($\frac{1}{{t}_{1}}$)2的关系图象(如图丙).已知图象在纵轴上的截距为b,直线PQ的斜率为k,A、B两点的距离为s,挡光片的宽度为d,求解μ=$\frac{b{d}^{2}}{2gks}$(用字母b、d、s、k、g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