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2.为了测定水的折射率,某同学在半径r=3cm的圆形软木片中心垂直插入一枚大头针,并将其放入盛有水的容器中,如图所示,逐渐减小大头针在水中的长度,当从水面的上方刚好看不到大头针时,测得浸在水中大头针的长度h=$\sqrt{7}$cm,请求出水的折射率.

分析 以大头针末端为研究对象,只要从大头针末端发出的光线射到圆形软木片边缘界面处能够发生全反射,就从水面上看不到大头针,作出光路图,确定出全反射的临界角,再由公式sinC=$\frac{1}{n}$求解即可.

解答 解:从水面的上方刚好看不到大头针时,光线射到木片边缘时恰好发生全反射,入射角等于临界角C.如图.
由几何关系得 sinC=$\frac{r}{\sqrt{{r}^{2}+{h}^{2}}}$
设水的折射率n,由折射定律得 sinC=$\frac{1}{n}$
解得 n=$\frac{4}{3}$
答:水的折射率是$\frac{4}{3}$.

点评 本题考查光的折射,知道全反射临界角的含义及公式,能画出光路图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同时注意几何知识的应用.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2.如图所示,探测器在贴近水星表面的圆形轨道Ⅰ上做匀速圆周运动,而后在A点改变速度进入椭圆轨道Ⅱ上,忽略探测器在椭圆轨道上所受外界阻力,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探测器在轨道Ⅰ上A点运行速率大于在轨道Ⅱ上B点速率
B.探测器在轨道Ⅱ上某点的速率可能等于在轨道Ⅰ上速率
C.探测器在轨道Ⅱ上运行的周期小于在轨道Ⅰ运行的周期
D.探测器在轨道Ⅰ和轨道Ⅱ上A点加速度大小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3.某实验小组要描绘额定电压为4.0V的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并研究小灯泡功率等问题.
(1)在该实验中,符合要求的作法是A
A.闭合电键前必须检查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位置使之起到保护作用
B.实验所用滑动变阻器的阻值越大越好
C.实验中测3组数据即可
D.在坐标纸上描出点后,用直尺作一条直线使不在线上的点均匀分布在线的两侧
(2)该实验电路如图甲所示,实验中闭合开关,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b端移动,发现“电流表的示数几乎为零,电压表的示数逐渐增大”,则分析电路的可能故障为B.
A.小灯泡短路    B.小灯泡断路    C.电流表断路     D,滑动变阻器断路
(3)故障排除后根据实验数据绘出I-U图线如图乙所示,由图象可确定小灯泡在电压为2.0V时实际功率为0.60W.
(4)已知小灯泡灯丝在27℃时的电阻是6.0Ω,并且小灯泡灯丝电阻值R与灯丝温度t的关系为R=k(273+t),k为比例常数,根据I-U图线,估算该灯泡正常工作时灯丝的温度约为227℃.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0.已知:一个均匀带电的球壳在壳内任意一点产生的电场强度均为零,在壳外某点产生的电场强度等同于把壳上电量全部集中在球心处的点电荷所产生的电场强度,即:E=$\left\{\begin{array}{l}{0(r<R)}\\{k\frac{Q}{{r}^{2}}(r>R)}\end{array}\right.$,式中R为球壳的半径,r为某点到球壳球心的距离,Q为球壳所带的电荷量,k为静电力常量.在真空中有一半径为R、电荷量为-Q的均匀负带电薄球壳,球心位置O固定,P为球壳外一点,M为球壳内一点,如图所示,以无穷远为电势零点,关于P、M两点的电场强度和电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若Q不变,M点的位置也不变,而令R变小(M点仍在壳内),则M点的电势降低
B.若Q不变,M点的位置也不变,而令R变小(M点仍在壳内),则M点的场强变大
C.若Q不变,P点的位置也不变,而令R变小,则P点的场强不变
D.若Q不变,P点的位置也不变,而令R变小,则P点的电势升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在物理学理论建立的过程中,有许多科学家做出了贡献,关于科学家和他们的贡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伽利略把斜面实验的结果合理外推,发现了自由落体运动规律和行星运动定律
B.牛顿最早指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并提出了惯性定律
C.法拉第发明了人类历史上第一台发电机
D.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并提出了电磁感应定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如图所示,某“闯关游戏”的笔直通道上每隔10m设有一个关卡,各关卡 同步放行和关闭,放行和关闭的时间分别为8s和3s.关卡刚放行时,一同学立即在关卡1处以加速度2m/s2由静止加速到2m/s,然后匀速向前,则最先挡住他前进的关卡是(  )
A.关卡2B.关卡3C.关卡4D.关卡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4.美国物理学家密立根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进行测定油滴的电荷量,两块水平放置的金属板分别与电源的正负极相连,板间产生匀强电场,用一个喷雾器把许多油滴从上板中间的小孔喷入电场.油滴从喷口出来时由于摩擦而带电,在实验中要用显微镜来观察,找到悬浮不动的油滴,根据观测数据算出油滴的质量,再根据已知所加的电压算出油滴的电荷量.在进行了上百次测量以后,密立根发现油滴所带的电荷量虽然不相同,但都是某个最小电荷量的整数倍,这个最小电荷量被认为是元电荷e(e=1.6×10-19C),下列有关对密立根实验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油滴带正电
B.密立根实验是根据油滴静止平衡状态来测量电荷量
C.密立根实验测定油滴电荷量中可能有8.6×10-19C
D.若只增加两极板间距所测得相同质量油滴的电荷量将变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1.2015年12月,宁波诺丁汉大学的四名学生设计的“户外水杯”获得了设计界“奥斯卡”之称的红点设计大奖.户外水杯的杯子下方有一个盛了塑料球的复合材料罩,球和杯底直接接触,这个塑料球和罩子的重量非常轻,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但是作用却很大,在不是水平的接触面上可以自动调整,使水杯处于水平状态.如图所示,设此水杯放置于某一倾角的斜面上,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上部分的杯子受到两个力:重力、球施加的支持力
B.整个户外杯子受到三个力:重力、摩擦力、支持力
C.塑料球受到的合力不一定为零
D.因为重力不计,所以塑料球只受弹力,不受摩擦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如图所示,绳的一端通过滑轮沿与水平方向成θ角施一恒力F,使木块水平向右移动s距离,在此过程中,恒力F做功为(  )
A.FscosθB.Fs(1+cosθ)C.2FsD.2Fscosθ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